文|云酒頭條
編者按: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白酒市場增長邏輯生變,酒商需要對過去諸多成功經驗重新審視,酒企傳統中慶國慶促銷推廣策略也相應調整。面對眾多市場不確定性,酒商應盡快抓住市場機遇、提前布局,才可能在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旺季中搶占先機。
如何提前布局中秋、國慶市場?云酒頭條梳理酒企、酒商多個應對“招式”,其中諸多細節與方法,或將為下一個旺季動銷帶來更多啟發。
“還是要實事求是,曾經屬于醬酒的旺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成都經營白酒多年的薛劍(化名)說道。
但若要倒退回幾個月前,不少主營醬酒的經銷商對今年中秋旺季仍信心十足。是什么導致經銷商對醬酒旺季的態度發生轉變,醬酒市場在旺季又有哪些新變化?
穩在頭部名酒
自今年春節、端午等白酒常規銷售旺季動銷未達預期、渠道庫存遭積壓之后,白酒又迎來了中秋。對比去年中秋醬酒市場調研情況來看,今年似乎仍只有頭部醬酒品牌保持穩定增長。
自8月上旬開始,不少名酒就已開始預熱中秋。從茅臺強勢推出中秋禮盒來看,名優醬酒品牌的旺季爭奪戰早已打響。
云酒頭條了解到,茅臺、習酒、珍酒等省外知名品牌已經在醬酒消費大省的河南舉辦過多次品鑒會。有貴州經銷商表示,“為迎戰中秋,有的名酒品牌在河南開展品鑒會數十場,核心經銷商組織品鑒近百場,都是為了促進動銷。”
盡管環境復雜,不少經銷商仍表示,頭部品牌醬酒受影響一直較小,背書扎實,消費者也愿意買。特別在中秋、國慶這種以送禮為主要需求的場合,進一步推動了名酒消費。名酒廠商與經銷商也愿意在營銷上下功夫,8月就開始備戰中秋旺季,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動銷。
醬酒進入下半場,頭部效應愈發凸顯。名酒亦更加重視渠道端的庫存積壓問題,為幫助解決庫存,發布了諸多幫扶政策;經銷商也更加愿意加碼名酒份額,助力其打通與消費者之間的隔閡。
生死線
“不看好沒有品牌背書的醬酒。壓經銷商、忽視市場推廣、賺快錢等行為,已經麻痹了這些品牌的渠道‘神經’。”當談及二三線品牌的醬酒銷售情況時,薛劍則這樣說道。
河南經銷商梁文波(化名)也表示,“除名酒之外的其他醬酒品牌都在生死線上,醬酒需要停下來好好調整。”
實際上,受醬酒熱影響,越來越多的商家紛紛下場,加入了醬酒賽道。業外資本、跨香型“染醬”,“沾醬即賺”一度成為熱議現象,生產企業、醬酒品牌、貼牌產品等也出現井噴。
時值今年中秋旺季,很多終端倉庫里的醬酒堆積如山,“賣不動”成為新的共識。
梁文波透露,其實從年初春節開始,貼牌產品數量就在市場上有快速下降的趨勢,二三線醬酒品牌也賣不動。“這些酒企以為加了茅臺鎮幾個字就不愁賣,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本來還期待這個中秋能夠清一下庫存的,結果消費者依舊不買賬。”
從行業角度來看,自去年秋糖以后,中小醬酒酒企的日子就開始不好過。在沒有長期主義、深耕行業的大局觀之下,一味沖“醬”的結果就是酒體品質不可控,品牌宣傳不到位等將直接影響經銷商的銷售。同時,酒企加大力度催促打款,造成經銷商們苦不堪言,更加不愿意接收這些品牌。
“醬酒熱”邏輯生變
總的來說,本次中秋旺季,醬酒仍未能達到“再熱一把”的預期。而究其原因,可歸納為內因與外因兩點。
外因是內需動力不足。中秋之前不少城市迎來又一輪疫情,白酒作為非必要性消費,消費者需求不大。但名酒作為社交屬性較強的單品,在強有力的品牌背書之下,銷量仍保持堅挺。
內因是醬酒步入中場之后的“冷靜期”。頭部酒企固然未受太大影響,但仍然需要時刻警惕調整期的種種變化。至于部分中小醬酒企業,為“撈快錢”,采取最簡單的方法,只重包裝、不重質量,導致了醬酒市場產品良莠不齊,這也是二三線品牌賣不出去的主要原因。
短期來看,對于醬酒下一步如何“補足”銷量,云酒頭條從多位經銷商處了解到,大部分酒商還是寄希望于春節。從消費場景來看,名酒多為春節期間送禮剛需,名酒增量保守估計在40%左右;宴席有望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增加;返鄉增加,小型聚會需求也有所增加。
長期來看,醬酒賽道仍處于“洗牌期”。一是未來優勢將持續向頭部品牌集中,馬太效應凸顯;二是醬酒仍處于“長期不缺酒,長期缺好酒”的階段,醬酒企業仍需將品質視為第一生產力,堅持長期主義;三是資本將陸續撤出,不少中小品牌將因基礎不牢被“淘汰出局”;四是酒類電商將成為重要渠道,隨著疫情不可控的因素加重,線上渠道將成為廠家及經銷商們開拓市場的又一穩定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