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波
在地產行業深度調整期,面對債務違約,榮盛發展(002146.SZ)上半年主抓現金流,追回多項逾期欠款。
8月29日晚間,榮盛發展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期內實現營收145.02億元,同比下降57.63%;歸母凈利潤為-22.53億元,同比下降188.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8.1億元,同比下降207.46%。
在榮盛發展的營收來源中,房地產開發板塊占據絕大比例。據財報,在上半年營收中,房地產業務占比88.03%,物業服務占比5.59%,酒店經營占比1.49%,產業園區占比0.36%,其他行業占比4.53%。
榮盛發展未在年報中解釋公司業績下滑的具體原因,但其在公司風險中提及房地產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若房地產市場的波動對公司銷售資金回籠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可能面臨因資金周轉速度較慢而導致的現金流量不足風險。”
今年上半年,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房企行業普遍承壓。據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68,92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6%。商品房銷售額66,072億元,下降28.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1.8%。
榮盛未公布上半年總合約銷售額,或許隨著市場逐步減壓,榮盛下半年銷售額將有所改善。
根據榮盛發展在財報中所述,2022年上半年,全國累計175個省市出臺了299次調控政策,共計627條。其中36城調整限購,54城調整限貸,20城調整限售,58城執行首套房貸利率4.25%、二套5.05%,31城減免房地產稅費,50城實行購房補貼,43城調降土拍門檻。
樓市政策調整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房地產市場。對榮盛發展而言,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環京調控政策的變化。今年8月5日,廊坊官網取消“限購”,還明確降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
隨著政策調整,環京市場在慢慢向好。環京區域頭部企業華夏幸福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環京市場仍在恢復階段。
環京市場對榮盛發展的業績表現也至關重要,因為其大部分土儲都位于環京。根據財報,上半年,榮盛發展僅新增一幅地塊,為滄州商服用地。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其累計土地儲備總計為3253.72平方米。其中河北省土儲為1354.31萬平方米,占總土儲的41.6%。
但近幾年環京市場持續低迷,對容盛發展業績貢獻占比明顯低于土地儲備占比。財報顯示,分區域來看,上半年河北、浙江、安徽的營收貢獻比率為22.01%、19.69%、17.59%。
正如榮盛發展自身所言,銷售回款減少直接影響了公司現金流量。榮盛發展強調,公司上半年以現金流為核心工作,優先傾向交付項目;開展專項清欠工作,追回多項逾期欠款。
在債務方面,財報披露,榮盛發展總資產為2821.6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373.91億元;負債總額為2404.74億元,期末資產負債率約為85.2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9.99億元。
此外,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榮盛發展應付賬款約266億元,其中逾期未兌付票據為33.64億元。
對于債務風險,榮盛發展表示將合理安排融資計劃,理性選擇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保證企業的流動性。
為了籌措資金,榮盛發展還處置了部分股份。今年6月,公司以5.91億元轉讓約2.17億股給牛傘資產,轉讓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
今年以來,在保交付方面,上半年榮盛發展實現開工完成率100%,交付完成率90.2%,供貨完成率92.4%。
此外,榮盛發展高管變動也比較頻繁。今年2月,榮盛發展董事、副總裁莊青峰因個人原因辭職。8月26日,劉山又再辭去董事、總裁職務。
面對下半年的市場環境,榮盛發展稱將繼續集全集團之力做好地產主業,把現金流作為核心工作,同時將“保工程、保信用、保品牌”三個條件作為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