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oodaily每日食品 Cathy Wang
眾里尋他千百度,雪糕沒有個位數?
在這個被“雪糕刺客”剝奪雪糕自由的炎炎夏日,還有哪些清涼解暑單品可以選擇?
Foodaily注意到,“DIY冰鎮水果果凍”憑借晶瑩剔透的超高顏值、爽滑筋道的Q彈質地、Duang來Duang去的冰涼口感、簡單易學的制作方法,成為不少網友的夏日續命神器。
圖片來源:小紅書
然而說到果凍,曾幾何時,“工作休閑來一個!健身娛樂來一個!”、“明天的明天,你還會送我水晶之戀嗎?”、“果凍,我就要喜之郎?!钡冉浀鋸V告語響徹大江南北,街頭巷尾掀起果凍購買熱潮。
時過境遷,當年愛吃果凍的80后、90后們長大了,果凍市場的發展卻陷入了“中年危機”。產品創新力不足、同質化日益嚴重、消費群體局限于兒童、配料成分不健康···曾經風光無限的果凍逐漸變成少人問津的“懷舊零食”。
圖片來源:喜之郎
近年來,在消費升級趨勢的推動下,以果凍為載體的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產品陸續涌現,使得果凍重回大眾視野;傳統休閑零食品牌也紛紛圍繞果凍進行健康化、功能化改造。
國內果凍市場迎來新的增長點的同時,品牌之間的競爭與內卷也更加激烈。如何從這場“搶灘爭奪戰”中脫穎而出?海外市場又有哪些成功案例值得借鑒?
Foodaily在研究全球果凍市場時發現,來自日本的休閑零食品牌tarami自1969年創立以來,致力于水果果凍的研發與創新,累計推出果肉果凍、水果甜品果凍、蒟蒻果凍、功能性果凍等300余款水果果凍產品。2020年tarami銷售額達209億日元(約10.5億人民幣),市場占有率51.3%,穩居日本水果果凍市場第一。
圖片來源:tarami
那么,tarami是如何圍繞果凍進行產品創新的?tarami暢銷日本50余年、穩居行業龍頭的商業秘訣是什么?對于中國果凍市場又有哪些借鑒的意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期【新XIU】——tarami。
01 從水果加工廠到日本水果果凍代名詞,是選對品類還是機緣巧合?
果凍在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前,曾是西方國家流行的一種現制甜品。以通過長時間烹煮牛、豬、魚等動物的骨頭獲得的食用明膠為主要原料,過濾后添加風味物質制成。
盡管制作過程費時費力,憑借爽滑Q彈的獨特質地與口感,19世紀早期歐美國家的高級餐廳或正式家宴上,依然經常出現各式果凍甜品的身影。
直到19世紀中期,工業明膠粉的誕生使得果凍成為可以工業化生產的食品,隨后果凍逐漸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開來。
維多利亞時期的甜品,圖片來源:redbubble
在tarami誕生之前,日本既會食用以寒天為原料的茶果子、粗點心、寒天水果糖等甜品,也有人氣的以明膠為原料的自制果凍粉產品“カップゼリーの素”,還誕生了日本特有的夏季清涼人氣甜品咖啡果凍,甚至學校的校餐里,也會提供水果果凍作為小甜品。
人氣果凍粉產品“カップゼリーの素”,圖片來源:kantenpp
可以看出,從兒童到成年人,果凍都已經已經積攢下了人氣,并在日本民眾心中逐漸形成了“美味”“清涼”“夏季甜品”等消費心智,這或許可以說是tarami未來成功的基礎。
快速打開市場,椰果功不可沒
作為日本水果果凍的代表品牌,tarami并非在1969年創立之初就開始生產果凍。官方資料顯示,tarami的前身“多良見青果”是一家在日本長崎批發、銷售橘子的企業。
由于未達到標準尺寸的橘子無法售賣,為了處理這些僅僅是尺寸不佳但品質沒有問題的水果原料,多良見青果開始了果凍、果醬等水果加工產品的探索。
1988年,多良見青果正式開始水果果凍的生產,并更名為“tarami株式會社”。以“通過水果和果凍來追求美味和健康,并讓每個人都感到快樂”為愿景,向消費者持續提供“超越水果的美味”。
在tarami轉型初期,產品開發上曾嘗試過各種原料與果凍的組合。其中也運用到了椰果這種原料。而tarami之所以能夠快速打開日本果凍市場,也離不開椰果在日本的爆火。
圖片來源:jouer-style.jp
關于椰果在日本爆火的理由有幾種說法。根據urbanlife.tokyo的報道,椰果在1970年左右由菲律賓傳入日本,起初主要用于制作水果罐頭,但不管是在原產地還是在日本都并未引起較大的市場關注。
直到1992年的夏天,Denny's家庭餐廳推出的椰果酸奶健康甜品成為當地的熱門菜品,椰果憑借低熱量和獨特的口感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與椰果有關的產品也迎來空前的銷售熱潮。
然而,當時椰果的原產地產能并不能及時跟上日本市場的需求,日本大眾都在尋找椰果制品,因此添加了椰果的tarami果凍成為了購買對象,tarami也由此打開了市場。
發展至今,tarami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水果果凍加工廠,年生產水果果凍2.5億個,年銷售額達209億日元(約10.5億人民幣),市場占有率穩居日本水果果凍市場第一。此外,在日本一項關于果凍品牌認知度的消費者調查中,53%的消費者表示一提到果凍就會想到tarami。
圖片來源:tarami
那么,圍繞水果果凍,tarami打造了怎樣的產品矩陣?這些產品有何特色?解決了消費者哪些痛點和需求?下面就讓我們走進tarami的水果果凍世界。
02 一塊水果果凍,究竟有多少種創新解法?
為了向消費者持續提供“超越水果的美味”,tarami自1988年正式生產水果果凍以來,始終致力于水果果凍的研發與創新。
除了向現有顧客穩定地供應經典果肉果凍,針對有望成為tarami新顧客的不同消費群體,tarami相繼推出高端的水果甜品果凍、減少卡路里攝入的水果果凍、具有功能性宣稱的水果果凍等產品,并逐漸形成經典系列-甜品系列-健康系列-美容系列產品矩陣,滿足日益多元的消費需求。
圖片來源:tarami
(1)經典系列:優質原料的極致表達
作為tarami最為經典的產品系列,優質的水果原料永遠是tarami果肉果凍最大的亮點。為了實現一年四季穩定的水果供應,tarami在平衡產品品質與成本的同時,從世界各地選購優質水果,并在盛產白桃、橘子、菠蘿、椰子的海外產地開設合作農場。通過向合作農場提供水果栽培技術指導,提高水果的品質與產量。
圖片來源:tarami
此外,為了最大程度保留當季水果的新鮮口味,采摘后的水果會先在合作農場當地的罐頭工廠進行罐裝處理,隨后送至tarami日本工廠進行后續加工。盡管水果果凍的生產流程早已工業化,但tarami日本工廠從原料的驗收、分揀到果凍杯中的填充,均由經驗豐富且操作熟練的工作人員負責,嚴格控制水果的形狀、大小、顏色、質地等。
與此同時,tarami日本工廠坐落在擁有百強水源的多良山脈腳下,因此就地取材的特色的水源原料也成為了tarami果凍的差異化賣點。
圖片來源:tarami
在優質水果原料+獨特果凍液的雙重優勢加持下,主打“當季采摘鮮果美味”的「PURE」系列、主打“隨時輕松享受水果美味,全家共享”的「くだもの屋さん水果店」系列、主打“隨時享受各種水果”的「どっさり混合果肉果凍」系列、主打“大塊果肉更滿足”的「ごろっと」系列···tarami水果果肉果凍爆款頻出,為消費者帶來全球當季現摘果實的純正美味。
圖片來源:tarami
(2)甜品系列:層次豐富,味蕾滿足
隨著越來越多品牌加入果凍賽道,日本果凍市場一度陷入“價格戰”。消費者對于果凍的訴求也不再局限于僅僅添加果肉。為了從這場“價格戰”中突圍,tarami結合消費者需求調整產品戰略,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水果甜品果凍?!挨郡椁撺ⅴぅ攻讥戛`(tarami冰淇淋果凍)”就是其中一款頗具代表性的產品。
作為業界第一款水果冰淇淋果凍,tarami將水果果凍與冰淇淋甜品概念相結合,采用獨家制作工藝,將新鮮水果果肉加入冰淇淋果凍中,不僅可以品嘗到冰淇淋溫和的甜味,還有滿滿的水果果肉帶來的清爽,打造出超越普通水果果凍和冰淇淋的存在。
圖片來源:tarami
隨著食用時間的延長,產品還會呈現出3種不同的質地與口感。比如,從冷凍室剛剛拿出時表現出沙沙的冰沙口感,拿出5分鐘后質地逐漸彈滑軟嫩,拿出10分鐘后口感則變得愈發柔滑,入口即化。產品提供橘子芒果菠蘿、青提蘆薈等多種口味選擇。既可以作為犒勞自己的甜品,也可以與朋友、家人相聚共享。
圖片來源:tarami
此外,tarami還開設了水果甜品果凍線下體驗店“たらみフルーツ工房”。以季節限定的水果為原料,現場制作新鮮水果果凍、水果提拉米蘇、水果布丁等從未見過的水果與甜品的組合,在消費者心中強化tarami超越水果美味的創意和技術。
圖片來源:arne.media
(3)健康系列:原料賦能,功能加持,果凍也要重立“人設”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消費者渴望告別高卡高糖的甜蜜煩惱。為此,tarami開展低卡水果果凍的研發,用熱量更低的原料替代傳統果凍液,讓隨時隨地無罪惡享用甜品成為現實。
例如,熱量只有80kal的tarami杏仁豆腐水果果凍,便是選用了高膳食纖維、低熱量的瓊脂和椰果為配料,同時以熱量極低的赤蘚糖醇代替蔗糖增加甜味。入口如嫩豆腐般幼滑細膩,果肉在醇厚杏仁香味中中增添一份清新跳躍,深受不舍美味又要控制熱量的消費者喜愛。
圖片來源:tarami
0卡路里0脂肪的“蒟蒻果凍系列”則是結合了魔芋與天然果汁。酸甜可口,果香濃郁,滿足每日所需維生素C和鐵的攝入,解饞飽腹的同時無需擔心卡路里攝入。多重水果口味選擇,便攜軟包裝隨走隨吃。在2020年日本蒟蒻果凍市場中占據著40%的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tarami
針對一些細分人群的特殊保健需求,tarami還開發了一系列功能性水果果凍。2019年tarami推出旗下第一款具有功能聲稱的食品“おいしい蒟蒻ゼリー PREMIUM+(プラス)”。以抗性糊精這種食物纖維作為功能性成分,抑制餐后甘油三酯和血糖升高,調節腸胃狀況。
圖片來源:tarami
此外,針對BMI(身體質量指數)較高的消費者,tarami還推出了添加玫瑰果苷的“體脂肪を減らす”系列,幫助降低體脂肪。
圖片來源:tarami
03 亟待升級的國內果凍市場,甜品化會是下一個增長點嗎?
一個長青的品牌表面上是爆品頻出、不斷迭代進化,背后深層次的動力,則是品牌深入每個時代下的社會和人群,準確洞察用戶需求乃至引領流行文化。
果凍雖然是從西方國家傳入的舶來品,但在tarami為代表的日本果凍品牌的改造下,果凍已逐漸覆蓋日本各個年齡段消費群體,并形成一定的消費習慣,融入日本民眾的日常生活。
圖片來源:tarami
反觀國內市場,20世紀80年代,果凍自日韓傳入中國后,中國果凍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其中,喜之郎搭乘電視廣告發展的快車,憑借多部經典廣告迅速打開國內果凍市場,逐漸形成“果凍就要喜之郎”的品類領導地位。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果凍市場,產品同質化現象日益嚴重,不論是產品概念還是產品形態都長期停留在固有的“零食”品類,限制了果凍向更多消費群體輻射的可能。
通過復盤tarami的商業歷程,我們發現,果凍在日本市場已經不再局限于“零食”這一種商品屬性,甜品、飲料、功能性食品等品類中均已取得了一定的創新發展。
伴隨著消費升級,新人群、新場景、新物種不斷涌現,中國休閑食品行業朝著健康化、功能化的方向轉變,果凍進入創新發展活躍期。
目前國內市場上,暫未出現明確的甜品屬性果凍產品,但從社交平臺上網友紛紛種草打卡DIY果凍甜品的現象來看,消費者已經表現出對于高端果凍甜品產品的需求。未來,甜品化的果凍產品將迎來怎樣的創新發展?讓我們共同期待。
參考資料:
[1]果凍的「中年」遭遇戰。新營養,2022-01-25
[2]一袋3000萬的果凍,你吃過嗎?財經無忌,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