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巴基斯坦正在經歷“氣候危機引發的人道主義災難”,這個南亞次大陸國家已經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目前,巴基斯坦所有4個省份全被暴雨和洪水影響。8月28日,巴基斯坦官員表示,自6月中旬以來,暴雨和洪水已造成該國至少1033人死亡,其中包括348名兒童,另有1527人受傷。另外,總計超過3000公里的道路、130座橋梁和49.5萬所房屋被毀。
國家災害管理局(NDMA)說,僅在過去24小時內,就有119人死亡,71人受傷,150公里的道路被破壞,超過8.2萬所房屋部分或全部受損。
上周該國氣候變化部長Sherry Rehman就表示,這次洪水“前所未有”,是“十年來最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至少有3300萬人將受影響,占總人口的15%。她表示,巴基斯坦正處于極端氣候現象的最前線,熱浪、山火、洪災、冰川湖潰決等災難輪番襲來。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稱,強降水和由此引發的洪水可能與氣候變化有關,氣候變化會形成增加極端洪水可能性的天氣模式。
造成此次災害的直接原因之一,正是遠高于正常年份的降雨量。8月25日,氣候變化部長Rehman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該國8月份的平均降雨量為166毫米,比正常水平高出241%。在南部地區,尤其是信德省,降雨量暴增了784%,該省的23個地區全部被宣布為災區。
Rehman表示,目前巴基斯坦正經歷第8個季風,往年通常只有3-4個季風。她預計,9月份季風活動將延長,這將再次帶來擔憂。
另一個原因在于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最易受極端天氣影響的國家之一。南亞次大陸受季風影響,每年雨季降水量大,時常發生洪澇災害。非政府環境組織Germanwatch編制的全球氣候風險指數顯示,在“最容易受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影響的國家”名單中,巴基斯坦排第八,在其前面的有緬甸、菲律賓、孟加拉國、波多黎各、巴哈馬、海地、莫桑比克。
早在今年5月,Rehman就在一次采訪中就表示,隨著氣溫上升,巴基斯坦出現了極端天氣事件,北部正在經歷所謂的“冰川湖潰決洪水”(GLOF) 。
巴基斯坦背靠喜馬拉雅山脈,是極地以外冰川數量最多的國家。而幾個月前的極端高溫加速冰川融化,導致湖泊增多。
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信息門戶網ReliefWeb,早在今年3月份,巴基斯坦氣溫開始飆升,大部分地區白天平均最高氣溫比正常水平高出5°C-8°C 。5月1日,Nawabshah市甚至錄得49.5 °C的高溫,這也是迄今地球上紀錄的最熱溫度。
兩個月間,高溫導致該國大面積停電、山火和農作物損失,至少90人死亡。在高山上,高溫加速了冰雪融化,導致亨扎省哈薩納巴德的希斯帕爾冰川的冰川湖爆裂。
由于氣溫上升,北部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和開伯爾-普赫圖赫瓦地區的冰川正在迅速融化,在已經形成的33個冰封的脆弱湖泊的基礎上,又形成了3000多個湖泊。大約33個被認為有潰決的風險,可能釋放數百萬立方米的水和碎石,約710萬人面臨冰川湖潰決洪水 (GLOF) 的風險。
上周,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OCHA)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洪災影響了巴基斯坦約300萬人,其中18.4萬人流離失所。災后重建工作將為囊中羞澀的巴基斯坦帶來另一個挑戰。
稍早前,巴基斯坦通脹飆升、外匯告急以及貨幣快速貶值,引發經濟崩潰擔憂,為了確保能夠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放的救助貸款,巴基斯坦目前正在被迫削減開支。
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已經就洪災向國際社會尋求援助。外長比拉瓦爾28日表示,希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金融機構能夠考慮洪災帶給巴方的經濟后果。另據該國官員,聯合國計劃為巴基斯坦救災募集總額1.6億美元的捐款。
另據新華社,巴基斯坦洪災發生以來,中方在中巴經濟走廊社會民生合作框架下提供的4000頂帳篷、50000條毛毯、50000塊防水篷等儲備物資已悉數投入救災一線。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已決定追加提供包括2.5萬頂帳篷及其他巴方急需救災物資在內的新一批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力爭以最快速度運抵。此外,中國紅十字會將向巴基斯坦紅新月會提供30萬美元緊急現匯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