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8月29日, 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一份產權轉讓信息,中海石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投資”)擬轉讓持有的北方信托3889.2019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89%),轉讓底價2.65億元。

相關信息顯示,作為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海油投資此次產權轉讓行為已獲得董事會決議通過。
本次披露公告期為20個工作日,將于9月26日結束。信息發布期滿,若只征集到一家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則采取協議轉讓方式成交;若征集到兩家及以上意向受讓方,則采取網絡競價方式確定受讓方。
除了北方信托,中海油旗下關聯的還有2家信托公司。
其中,中海油集團持有中海信托95%股權,另外還通過中海信托參股了四川信托,中海信托持有四川信托30.25%股權。
“1控2參”的情況已達極限。2020年2月發布的《信托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參股信托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或控股信托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
事實上,中海油早有意向對參股的信托公司進行處置,卻遲遲未能成功出手。
據信托百佬匯報道,2016年9月,中海信托將所持四川信托30.2534%的股份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掛牌價格為37.5億元。拍賣當日,經過23次報價后,山東的中融新大集團以溢價33.33%、總成交價50億元拍下這部分股權。
但是在最后時點,四川信托第四大股東濠吉食品明確表示,不放棄優先受讓權,并向北交所繳納相應款項。意外的是,這一交易遲遲未獲得銀監部門認可。據了解,銀監部門主要認為濠吉食品拿下股權的資金來源不明。
最終交易失敗,濠吉食品未能拿到上述30%四川信托股權,而中海信托仍是四川信托第二大股東。
四川信托出手失敗后,中海油的目光轉移到了北方信托身上。
官網資料顯示,北方信托注冊資本10億元,公司前身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信托投資公司,作為改革開放的產物,1987年成立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幾經變更后,于2019年2月完成國有股權整合工作,截至 2021 年末,公司股東單位數量為 24 家。
可以發現,北方信托小股東眾多。控股股東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32.33%,二股東天津渤海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25.43%,上市公司泰達股份(000652.SZ)持有5.43%,其余21家小股東各自的持股比例均未超過5%。
2021年年報顯示,北方信托管理信托資產規模為831.64億元,同比減少23.05%,投向領域集中于證券和房地產,分別占比42.00%、20.25%。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22億元,同比減少27.13%;凈利潤3.28億元,同比增長9.76%。
今年以來,截至7月31日,北方信托實現營業收入3.64億元,營業利潤2.40億元,凈利潤1.81億元。
從行業整體來看,小股東們正大面積出清信托公司股權。例如,中海外將其持有的金谷信托1.46%股權轉讓至AMC機構中國信達,國民信托第3、4名股東上海創信、恒豐裕將其持有的國民信托40.72%股權轉讓給富德生命人壽,東莞信托4名小股東將持有的股權轉讓給東莞金控。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這兩年信托公司股權調整主要是小股東調整,有多方面的原因,總體上反映出經濟增速放緩基本面不明朗的情況下信托公司股東,特別是小股東經營狀況不佳或者著手退出非主業的情況,去年開始的房地產業務風險急劇提升更加劇了這一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