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南紫晗
光伏從業人士呼吁警惕行業潛在風險。
8月26日,2022第五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高峰論壇上,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曾少軍在展望光伏產業發展時警示,目前行業發展火熱,預計未來兩三年行業會迎來沉淀和震蕩期。
曾少軍稱,“如果能夠做到理性競爭,回歸技術進步,而且能夠倡導包容發展,新能源從業者將達到輝煌前景”。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會長趙家生指出,目前光伏行業發展呈現階段性的快速擴張趨勢。
他表示,據協會統計,去年底我國多晶硅產能為52萬噸,預計今年將超過100萬噸,到2023年則超過200萬噸,較目前增長近3倍。
協會預測,到2025年全球的光伏裝機量將達到550 GW,2030年突破1000 GW,對硅料的需求有望達到180萬噸和300萬噸。
趙家生提出,投資過熱勢必會造成階段性產能過剩,導致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需要企業提效增值,進一步降低成本。
趙家生另外指出,面對如今復雜的國際環境,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和因素將會越來越多。他建議企業建立預警機制,主動跟蹤市場變化,動態調整企業發展戰略。
阿特斯太陽能(下稱阿特斯,CSIQ.US)總裁莊嚴對此表示認同,他補充道,“動態地管理企業就是要把握住企業在行業里的定位”。
他同時表示,光伏行業目前仍處在資本差異化的時代,尚未形成技術壁壘,未來技術的價值會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定制化。
莊嚴提出,技術價值將會體現在四個大方面,包括N型效率和成本、儲能、應用場景的多元化,以及智能化和數字化。
光伏產業鏈大致可分為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等環節。眼下,行業技術領域內的新一輪變革將以電池端為重點。若根據電池中的硅片摻雜工藝差異,晶硅電池可為P型電池和N型電池。
其中,P型電池是目前主流太陽能電池。但N型電池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無衰減特性,單位面積上的發電量大,具有更大的潛力和市場空間。業內普遍認為,N型電池技術將成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
莊嚴還提到,電力交易將是光伏資產投資人重要的獲利手段之一,而交易的能力取決于整個光儲系統的智能化、數字化。莊嚴稱,阿特斯目前除了光伏組件制造之外,其第二增長曲線將定位在大型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