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鑫
“盡快完成各項準備,向QFII、RQFII開放參與商品期貨、商品期權和股指期權產品,為境外交易者提供更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8月26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十九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做出上述表述。
方星海介紹,2022年以來,中國期貨市場總資金突破1.6萬億元,總持倉突破3600萬手,均創歷史新高。上半年商品期貨成交量29.78億手,占全球商品類成交量的69.07%,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品期貨市場。
截至上半年,150家期貨公司總資產約1.6萬億元、凈資產1700億元、凈資本1000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0%、19%、31%。
“當前我們面臨的內外部形勢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證監會將不斷完善法治和品種體系,持續提升期貨市場運行質量,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強化市場監管,發揮期貨市場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的功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方星海表示。
具體而言,證監會將以《期貨和衍生品法》為契機,做好《期貨和衍生品法》配套法規制度“立、改、廢”工作,著力在產業鏈補短板、服務綠色發展等方面,穩妥有序地推動品種上市工作,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品種體系。
方星海指出,證監會將優化完善交割標準和庫容設置,持續優化做市制度,豐富做市商數量和類型,提升市場流動性質量。探索組合保證金試點,優化擔保品折扣比率,加大產業客戶培育力度,疏通產業客戶參與“堵點”,推動更多生產和流動領域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鼓勵引導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提升服務中小企業能力。
他續指,證監會將推進市場、機構、產品全方位制度型開放,積極探索多元化對外開放路徑。研究推進油脂油料期貨期權品種納入特定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提升我國油脂油料期貨價格的國際影響力。推動國債期貨雙向開放,盡快向QFII、RQFII開放參與商品期貨、商品期權和股指期權產品。
方星海強調,將堅持嚴的主基調,全面凈化市場生態,完善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市場風險防控機制。持續推進落實“看穿式”監管,提升科技監管效能,豐富監管手段,提升發現和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的能力,堅決抑制過度投機,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加強與現貨管理部門的信息互通,與其他金融監管部門建立相關的監管協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