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湖南這所大學,盛產“電池狂人”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湖南這所大學,盛產“電池狂人”

VC/PE去湖南。

文|投資界PEdaily 張繼文

“今年我出差去了幾次湖南,挖一挖中南大學校友圈。”

熊衛任職于北京一家知名的VC機構,從去年開始專研新能源電池賽道,此前接觸了兩個項目,最后發現對方核心團隊幾乎都是畢業于中南大學,這一幕令他感到驚訝。

“除了長三角,關注新能源、新材料同事可以多去湖南看看項目。”熊衛的合伙人最近在內部會議里強調。而坐落于湖南長沙的中南大學,乍聽之下覺得陌生,但在業內被稱為中國鋰電池行業的“黃埔軍校”。

眼下,VC圈似乎無人不投新能源。你可能不知道,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容百科技創始人白厚善、鎳氫動力電池科力遠集團董事長鐘發平、鵬輝能源創始人夏信德、動力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創始人許開華、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教授……活躍在新能源賽道,他們都有著同一個母校,便是中南大學。

王傳福母校,一所被低估的大學,走出一個電池軍團

從中南大學走出最知名的電池大佬,莫過于比亞迪掌舵人王傳福。

早年間,王傳福從中南礦冶學院(現為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畢業后,他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并留院工作,后因研究成果突出,被破格提拔為有研院301所副主任。

1995年,29歲的王傳福看準機會,在深圳創辦了比亞迪公司,起初主要從事二次充電電池的研究、開發、制造和銷售,將日本不愿生產的鎳鎘電池轉移到了中國市場。彼時鎳鎘電池是自動化生產線,成本高達上千萬元,王傳福用人工加自制設備替代自動化流水線,硬是血拼出了一條電池生產線。2000年,趁著手機市場火熱,比亞迪相繼拿下了摩托羅拉、諾基亞的手機電池訂單。這便是比亞迪前傳。

此后二十余年,王傳福靠著小小的手機電池起家,締造了一個龐大的新能源汽車版圖,至今覆蓋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半導體。今年6月,比亞迪A股市值首次破萬億,這也是首個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的汽車自主品牌。

還有容百科技創始人白厚善,出身于中南大學有色冶金專業。白厚善是正極材料行業資深的技術專家和企業家,曾主導過國內第一家正極材料上市公司當升科技。離開當升科技以后,白厚善開始了自己的二次創業,創立了容百科技,公司核心業務依然是鋰電池正極材料。隨后幾年,容百科技已經成長為全球領先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供應商。2019年,白厚善帶著容百科技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最新市值超490億元。

畢業于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鐘發平,也是一位電池猛人。出生于湖南桃源,鐘發平于1981年考入中南大學的前身中南礦冶學院,開始接觸電池科學。本科畢業留校后,鐘發平繼續攻讀研究生,后進入武漢大學讀博士。此后,鐘發平進入了中科院系統,并于1993年被聘為清華大學現代物理學副教授。隨后,鐘發平被借調到國家儲能材料工程中心暨鎳氫電池中試基地,負責一個科技攻關項目——鎳氫電池生產關鍵技術及成果轉化,這為其后來創業埋下了伏筆。

1998年,鐘發平回湘創業,成立了長沙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親自帶隊自主研發生產連續化帶狀泡沫鎳材料,填補了我國新能源材料領域空白,打破了國外壟斷。2003年,長沙力元新材料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并于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更名為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市值150多億元。

此外,眼下活躍的鋰電池公司大多與中南大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譬如,產銷規模全球第一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造商杉杉股份,一部分技術來自于中南大學團隊。

2003年11月,杉杉股份并購中南大學博士彭文杰創建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企業-——長沙鋰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重組后共同成立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2021年9月,全球新能源巨頭巴斯夫收購湖南杉杉能源51%股權,合資組建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并將鋰電材料亞洲研發總部、正極材料中國區行政總部設立在長沙。

還有動力電池鵬輝能源創始人夏信德,曾就讀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提供鎳氫/鋰離子充電電池、動力電源及儲能系統的豪鵬國際集團,掌舵人潘黨育于1990年獲得中南大學冶金機械學士學位;動力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是由原中南大學冶金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許開華創立;以及新能源圈赫赫有名的歐陽明高教授,也曾就讀于中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這一份名單很長很長。

為何是中南大學?

跨湘江兩岸,依巍巍岳麓,臨滔滔湘水的中南大學,十分低調,在全國范圍內并不算知名。

2000年,原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合并組建了中南大學,而后入選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部省重點共建高水平大學,2017年9月入選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

事實上,中南大學合并的三所學校不容小覷。其中,長沙鐵道學院的前身是創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學院,與清華大學和同濟大學齊名,被譽為中國土木工程“三駕馬車”。而中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創建于1952年的中南礦冶學院,礦科專業享譽海內外,全國第一,被譽為中國“礦冶黃埔”。

“2021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排名榜上,中南大學共有43個學科上榜,上榜學科數量位居全國第11,同樣是湖南省第一。其中冶金工程、礦業工程2個學科成為中國頂尖學科,還有10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

其中,材料學是中南大學的王牌學科之一。中南大學材料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始建于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期,2002年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成立,簡稱材料學院。目前, 學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及材料學,材料物理學、材料加工工程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高校中少數幾所擁有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的材料學院之一。

尤其在高性能碳/碳復合材料、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粉末冶金新材料以及能源新材料四大領域,中南大學已躋身世界領先行列。中南大學主導研發的新材料應用在眾多的航空航天器、國防型號武器裝備上。

而在能源領域,中南大學擁有世界級完備的“地采選冶材”有色金屬學科體系鏈系,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有色金屬學科群,被學界、產業界贊譽的“沒有礦山的有色金屬之都”。從當年的冶金到現在的鋰電池,中南學子遍布。業內流傳一個說法,全國鋰電池企業中,70%的研發人員出自中南大學。

為何中南大學能夠締造一個新能源軍團?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在教授創業還不盛行的時候,中南大學“技術派創業”氛圍便十分濃厚,成果也十分顯著。據了解,博云新材、山河智能以及杉杉能源等企業,大多是中南大學教授們的“杰作”。

此外,中南大學十分重視校企合作,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研究和就業環境。湖南電將軍新能源公司曾與中南大學歷時5年聯合開發的富鋁鋰電池新技術,為全球首創。該技術不僅極大提升電池的高功率性能,具有極好的安全性能,還解決了現有鋰電池產品不耐低溫的難題,即使是在零下50攝氏度的低溫下也能穩定工作。

而在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方面,中南大學部署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產業化”的完整創新價值鏈,學校科研人員的成果可實現與市場無縫對接。目前,400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5條生產線及相關設施及9萬平方米產業化基地已建成。為孵化更多高成長型中小企業,中南大學還爭取國家發改委支持,設立了湖南新材料產業創業投資基金。

“我們對技術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追求。”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新海在接受湖南日報采訪時曾如是說。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每年一批又一批中南大學學子走出校園,走上新能源的戰場。

從新能源到新材料,火了,VC/PE去湖南

透過中南大學,我們得以重新認識中部第一大省——湖南。

在大家的日常印象中,湖南省有著網紅城市長沙、湖南衛視、偉人故里、洞庭湖、南岳衡山、湘菜等諸多特色標簽,卻又很少人真正了解湖南省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優勢。去年,當投資人涌向長沙投新消費時,還有一批投資人活躍在湖南各城市找新能源、新材料項目。

外界可能不知,湖南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迅猛,目前新型輕合金、化工新材料、炭基材料、顯示功能材料、先進陶瓷材料、先進硬質材料、先進儲能材料7條具有湖南特色的新材料優勢產業鏈已經成型。其中,先進儲能材料的品種、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第一。

尤其在新能源材料領域,湖南更是跑出了一批批黑馬,成為創投圈炙手可熱的公司。

今年5月,鋰離子電池材料商法恩萊特新能源發生工商變更,股東新增北京小米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股東,持股比例均為5%。2014年,邵俊華在河南創立了法恩萊特,瞄準鋰電池電解液領域。3年后,邵俊華相中了長沙的產業生態,毅然落戶寧鄉高新區。

無獨有偶,寧德時代、比亞迪、尚頎資本曾在2020年一同跑到湖南省湘潭市,投資了磷酸鐵鋰龍頭湖南裕能。成立于2016年,湖南裕能由湘潭電化等股東共同發起設立,專注于磷酸鐵鋰和鎳鈷錳三元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資料顯示,湖南裕能2021年在國內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為25%,磷酸鐵鋰出貨量排名全國第一。如今,湖南裕能已經踏上IPO征程,現已順利過會。

還有位于湖南常德的中鋰新材,身后也站著國中資本、德聯資本、高新創投、中科招商、聯創資本等一眾VC/PE機構。成立于2012年,中鋰新材坐落于國家級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家專業從事先進高分子膜材料企業。2017年,上市公司長園集團完成了對中鋰新材的并購。

不止于此,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的長株潭新材料產業密集區,聚集著巴斯夫杉杉、科力遠等先進儲能材料公司,株硬集團、岱勒新材等先進硬質材料公司,博云新材、時代新材等先進復合材料廠商;位于岳陽市的精細化工材料產業密集區有巴陵石化、岳化化工、長煉石油等公司;郴州衡陽有色金屬材料產業密集區有著國內唯一一家以白銀為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金貴銀業……不勝枚舉。

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產業變遷。不同于互聯網公司主要聚集一線城市,這些不起眼的新能源、新材料公司往往遍布中國各地。正如當年寧德時代與寧德這座城市互相成就,如今中國中部也在崛起了一批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重鎮。下一個寧德時代,也許已經出現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湖南這所大學,盛產“電池狂人”

VC/PE去湖南。

文|投資界PEdaily 張繼文

“今年我出差去了幾次湖南,挖一挖中南大學校友圈。”

熊衛任職于北京一家知名的VC機構,從去年開始專研新能源電池賽道,此前接觸了兩個項目,最后發現對方核心團隊幾乎都是畢業于中南大學,這一幕令他感到驚訝。

“除了長三角,關注新能源、新材料同事可以多去湖南看看項目。”熊衛的合伙人最近在內部會議里強調。而坐落于湖南長沙的中南大學,乍聽之下覺得陌生,但在業內被稱為中國鋰電池行業的“黃埔軍校”。

眼下,VC圈似乎無人不投新能源。你可能不知道,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容百科技創始人白厚善、鎳氫動力電池科力遠集團董事長鐘發平、鵬輝能源創始人夏信德、動力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創始人許開華、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教授……活躍在新能源賽道,他們都有著同一個母校,便是中南大學。

王傳福母校,一所被低估的大學,走出一個電池軍團

從中南大學走出最知名的電池大佬,莫過于比亞迪掌舵人王傳福。

早年間,王傳福從中南礦冶學院(現為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畢業后,他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并留院工作,后因研究成果突出,被破格提拔為有研院301所副主任。

1995年,29歲的王傳福看準機會,在深圳創辦了比亞迪公司,起初主要從事二次充電電池的研究、開發、制造和銷售,將日本不愿生產的鎳鎘電池轉移到了中國市場。彼時鎳鎘電池是自動化生產線,成本高達上千萬元,王傳福用人工加自制設備替代自動化流水線,硬是血拼出了一條電池生產線。2000年,趁著手機市場火熱,比亞迪相繼拿下了摩托羅拉、諾基亞的手機電池訂單。這便是比亞迪前傳。

此后二十余年,王傳福靠著小小的手機電池起家,締造了一個龐大的新能源汽車版圖,至今覆蓋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半導體。今年6月,比亞迪A股市值首次破萬億,這也是首個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的汽車自主品牌。

還有容百科技創始人白厚善,出身于中南大學有色冶金專業。白厚善是正極材料行業資深的技術專家和企業家,曾主導過國內第一家正極材料上市公司當升科技。離開當升科技以后,白厚善開始了自己的二次創業,創立了容百科技,公司核心業務依然是鋰電池正極材料。隨后幾年,容百科技已經成長為全球領先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供應商。2019年,白厚善帶著容百科技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最新市值超490億元。

畢業于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鐘發平,也是一位電池猛人。出生于湖南桃源,鐘發平于1981年考入中南大學的前身中南礦冶學院,開始接觸電池科學。本科畢業留校后,鐘發平繼續攻讀研究生,后進入武漢大學讀博士。此后,鐘發平進入了中科院系統,并于1993年被聘為清華大學現代物理學副教授。隨后,鐘發平被借調到國家儲能材料工程中心暨鎳氫電池中試基地,負責一個科技攻關項目——鎳氫電池生產關鍵技術及成果轉化,這為其后來創業埋下了伏筆。

1998年,鐘發平回湘創業,成立了長沙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親自帶隊自主研發生產連續化帶狀泡沫鎳材料,填補了我國新能源材料領域空白,打破了國外壟斷。2003年,長沙力元新材料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并于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更名為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市值150多億元。

此外,眼下活躍的鋰電池公司大多與中南大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譬如,產銷規模全球第一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造商杉杉股份,一部分技術來自于中南大學團隊。

2003年11月,杉杉股份并購中南大學博士彭文杰創建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企業-——長沙鋰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重組后共同成立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2021年9月,全球新能源巨頭巴斯夫收購湖南杉杉能源51%股權,合資組建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并將鋰電材料亞洲研發總部、正極材料中國區行政總部設立在長沙。

還有動力電池鵬輝能源創始人夏信德,曾就讀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提供鎳氫/鋰離子充電電池、動力電源及儲能系統的豪鵬國際集團,掌舵人潘黨育于1990年獲得中南大學冶金機械學士學位;動力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是由原中南大學冶金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許開華創立;以及新能源圈赫赫有名的歐陽明高教授,也曾就讀于中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這一份名單很長很長。

為何是中南大學?

跨湘江兩岸,依巍巍岳麓,臨滔滔湘水的中南大學,十分低調,在全國范圍內并不算知名。

2000年,原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合并組建了中南大學,而后入選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部省重點共建高水平大學,2017年9月入選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

事實上,中南大學合并的三所學校不容小覷。其中,長沙鐵道學院的前身是創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學院,與清華大學和同濟大學齊名,被譽為中國土木工程“三駕馬車”。而中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創建于1952年的中南礦冶學院,礦科專業享譽海內外,全國第一,被譽為中國“礦冶黃埔”。

“2021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排名榜上,中南大學共有43個學科上榜,上榜學科數量位居全國第11,同樣是湖南省第一。其中冶金工程、礦業工程2個學科成為中國頂尖學科,還有10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

其中,材料學是中南大學的王牌學科之一。中南大學材料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始建于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期,2002年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成立,簡稱材料學院。目前, 學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及材料學,材料物理學、材料加工工程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高校中少數幾所擁有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的材料學院之一。

尤其在高性能碳/碳復合材料、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粉末冶金新材料以及能源新材料四大領域,中南大學已躋身世界領先行列。中南大學主導研發的新材料應用在眾多的航空航天器、國防型號武器裝備上。

而在能源領域,中南大學擁有世界級完備的“地采選冶材”有色金屬學科體系鏈系,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有色金屬學科群,被學界、產業界贊譽的“沒有礦山的有色金屬之都”。從當年的冶金到現在的鋰電池,中南學子遍布。業內流傳一個說法,全國鋰電池企業中,70%的研發人員出自中南大學。

為何中南大學能夠締造一個新能源軍團?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在教授創業還不盛行的時候,中南大學“技術派創業”氛圍便十分濃厚,成果也十分顯著。據了解,博云新材、山河智能以及杉杉能源等企業,大多是中南大學教授們的“杰作”。

此外,中南大學十分重視校企合作,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研究和就業環境。湖南電將軍新能源公司曾與中南大學歷時5年聯合開發的富鋁鋰電池新技術,為全球首創。該技術不僅極大提升電池的高功率性能,具有極好的安全性能,還解決了現有鋰電池產品不耐低溫的難題,即使是在零下50攝氏度的低溫下也能穩定工作。

而在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方面,中南大學部署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產業化”的完整創新價值鏈,學校科研人員的成果可實現與市場無縫對接。目前,400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5條生產線及相關設施及9萬平方米產業化基地已建成。為孵化更多高成長型中小企業,中南大學還爭取國家發改委支持,設立了湖南新材料產業創業投資基金。

“我們對技術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追求。”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新海在接受湖南日報采訪時曾如是說。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每年一批又一批中南大學學子走出校園,走上新能源的戰場。

從新能源到新材料,火了,VC/PE去湖南

透過中南大學,我們得以重新認識中部第一大省——湖南。

在大家的日常印象中,湖南省有著網紅城市長沙、湖南衛視、偉人故里、洞庭湖、南岳衡山、湘菜等諸多特色標簽,卻又很少人真正了解湖南省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優勢。去年,當投資人涌向長沙投新消費時,還有一批投資人活躍在湖南各城市找新能源、新材料項目。

外界可能不知,湖南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迅猛,目前新型輕合金、化工新材料、炭基材料、顯示功能材料、先進陶瓷材料、先進硬質材料、先進儲能材料7條具有湖南特色的新材料優勢產業鏈已經成型。其中,先進儲能材料的品種、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第一。

尤其在新能源材料領域,湖南更是跑出了一批批黑馬,成為創投圈炙手可熱的公司。

今年5月,鋰離子電池材料商法恩萊特新能源發生工商變更,股東新增北京小米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股東,持股比例均為5%。2014年,邵俊華在河南創立了法恩萊特,瞄準鋰電池電解液領域。3年后,邵俊華相中了長沙的產業生態,毅然落戶寧鄉高新區。

無獨有偶,寧德時代、比亞迪、尚頎資本曾在2020年一同跑到湖南省湘潭市,投資了磷酸鐵鋰龍頭湖南裕能。成立于2016年,湖南裕能由湘潭電化等股東共同發起設立,專注于磷酸鐵鋰和鎳鈷錳三元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資料顯示,湖南裕能2021年在國內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為25%,磷酸鐵鋰出貨量排名全國第一。如今,湖南裕能已經踏上IPO征程,現已順利過會。

還有位于湖南常德的中鋰新材,身后也站著國中資本、德聯資本、高新創投、中科招商、聯創資本等一眾VC/PE機構。成立于2012年,中鋰新材坐落于國家級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家專業從事先進高分子膜材料企業。2017年,上市公司長園集團完成了對中鋰新材的并購。

不止于此,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的長株潭新材料產業密集區,聚集著巴斯夫杉杉、科力遠等先進儲能材料公司,株硬集團、岱勒新材等先進硬質材料公司,博云新材、時代新材等先進復合材料廠商;位于岳陽市的精細化工材料產業密集區有巴陵石化、岳化化工、長煉石油等公司;郴州衡陽有色金屬材料產業密集區有著國內唯一一家以白銀為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金貴銀業……不勝枚舉。

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產業變遷。不同于互聯網公司主要聚集一線城市,這些不起眼的新能源、新材料公司往往遍布中國各地。正如當年寧德時代與寧德這座城市互相成就,如今中國中部也在崛起了一批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重鎮。下一個寧德時代,也許已經出現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沧州市| 珲春市| 类乌齐县| 城口县| 陈巴尔虎旗| 黔西县| 鲁山县| 偃师市| 八宿县| 沁源县| 南召县| 塘沽区| 绥中县| 新郑市| 封开县| 罗定市| 汝南县| 孝感市| 丹东市| 开鲁县| 闸北区| 苏尼特左旗| 安化县| 舞钢市| 昔阳县| 黄大仙区| 嫩江县| 泰兴市| 沁水县| 津南区| 通江县| 那坡县| 太仓市| 高雄县| 酒泉市| 大方县| 辉南县| 洪雅县| 广丰县| 曲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