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科技
十年前的消費者們絕對想不到,在當年如日中天甚至能與蘋果打得五五開的HTC,到了2022年早已人走茶涼,即使它在今年6月推出了一款號稱專為元宇宙打造的手機,但依舊掩蓋不了其已徹底衰敗的事實。在今年年初HTC官方更是承認:企業在大陸地區已無手機出售,基本已經確定了HTC在手機市場中再難抬起頭。
從業界首屈一指的安卓手機之王,到淪為眾人,再到“賣團隊、賣專利、賣工廠”,HTC只花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反觀它當年的對手三星蘋果,如今都成為了手機市場中的真正巨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智能手機蓬勃發展的十幾年時間里,我們見過很多曇花一現后就被遺忘的小廠商,但像HTC這種從巨頭混到今天這種局面的情況真的是少之又少。那么,HTC到底是做錯了什么才導致今天的地步呢?
從打工仔,到安卓之王
談到HTC,就不得不提這家企業的創始人王雪紅,在創辦HTC之前她就白手起家將盛威電子發展成世界第二大芯片企業,甚至一度威脅到了英特爾的地位。只不過后來英特爾對其發動了專利戰,讓盛威電子瞬間隕落成為昔日神話。
不過王雪紅并未被擊垮,在1997年她聯合八名工程師共同創立了HTC,不過她們一開始的主營業務并不是去做智能手機,而是主要為各家廠商做代工。在積累了一定的代工經驗后,HTC迎來了第一個轉折點,它接到了搭載Windows CE系統掌上電腦的大量訂單,這款產品在熱銷的同時也讓HTC短時間內名利雙收,也讓更多的企業愿意將自己的產品放心交給HTC代工。
根據當時的數據統計,2001年掌上電腦的全球出貨量為300萬臺,其中有接近一半的產品是由HTC代工的,可見HTC當時的影響力。
另外由于HC曾和微軟有著相當不錯的關系,因此微軟選擇與HTC一同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載微軟Smartphone 2002平臺(這也是Windows 8的前身)的多普達智能手機,可是由于諸多因素,這款手機并未在市場上引起較大的反響。隨后的幾年中,HTC和微軟先后推出了多款搭載最新Windows mobile系統的手機,雖然也沒能引起市場的關注,但這也為日后蓬勃發展的HTC埋下了伏筆。
眼看和微軟的合作并未濺起太大的水花,于是HTC在2006年官宣推出HTC品牌智能手機,終于在2008年,它們帶來了推出外形驚艷、震驚四座的HTC Diamond。該產品的推出讓HTC的股價大漲,也讓HTC的市值超過了當時的巨頭諾基亞,更堅定了HTC繼續做手機的信心。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同年9月,HTC與谷歌合作帶來了世界上第一臺安卓智能手機——HTC Dream。這款研發代號“G1”的手機揭開了智能時代的新篇章,HTC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巔峰。
從安卓之王到無人問津,HTC做錯了什么?
時間來到2010年,智能手機也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時代,當然其中大部分蛋糕都被HTC、蘋果以及三星給拿走了。根據當時的數據統計在2010年HTC智能手機在全球出貨量為2460萬部,且在美國實現了在銷售上對蘋果和黑莓的超越。次年HTC銷售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300多萬部,并在全球手機市場排名第四,在安卓系統手機廠商中排名第一,市值達到335億美元。同年王雪紅以68億美元的身家問鼎中國臺灣首富。
在智能手機市場站穩了腳跟的HTC,毅然決然地加快了產品的研發速度,相比三星、蘋果這些一年只有幾臺甚至只有一臺產品的企業,HTC拿出了如今不少手機廠商們都在效仿的機海戰術,僅2011年一年,HTC就發布了近50款產品,雖然其中大部分機型都是套娃機,但其中也包含不少類似Incredible S(G11)、 Sensation(G14)、Raider(G19)等經典機型。
大家都知道機海戰術的好處是能夠快速打出名聲,讓更多的消費者能了解到這個品牌,換句話說就是狂刷存在感,但缺點同樣明顯。設想一下,當你花了大價錢買了一臺“最強旗艦”,可不到兩個月后,它的第三款迭代產品就已經上市了,而且在各方面的提升都相當之大,難免會讓消費者產生心理落差。
因此在2012年,面對小米、華為、魅族、三星等手機企業的崛起,HTC顯然有些招架不住,并終于放棄了機海戰術,開始精簡自己的產品線,還推出了極為經典的HTC One系列。但在嘗到小米、魅族等國產廠商的超高性價比甜頭后,消費者們自然降低了對HTC的購買欲望。
這一年,HTC的市場份額出現急速下滑,本來大家認為HTC One的出現會幫助HTC再次復興,不料卻被當年的三星S4和iPhone 5打得找不著北,銷量暴跌的同時也澆滅了HTC想重回第一梯隊的最后一絲希望。這是競爭對手的強大與HTC太注重產品本身而不重視營銷共同導致的結果。
2018年的時候,HTC的網上銷售渠道直接被關閉。從這個時候開始,HTC也慢慢的淡出了大家的視線。值得一提的是目前HTC手機在全球手機市場中的占有率已經低于0.1%,跟當初80%的市場占有率比,更是令人無比唏噓。
其實HTC的沒落究根結底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產品線單一、技術相對薄弱,一心想著跟蘋果三星這些企業爭奪中高端市場的份額,卻忽視了利潤雖低但份額極高的低端市場,一旦中高端市場出現問題,整體銷售就會下滑;二是品牌形象未能完全樹立起來,它既沒有像三星、蘋果一樣深入人心,也沒有國產手機們那樣的高性價比,可以說HTC做了這么多年手機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一直很模糊;三是供應鏈問題,HTC手機屏幕一直是三星提供。如果三星改變戰略時,那么HTC也將會面臨重新找供應商的準備。實際上三星也確實干過這事,導致當年HTC產品線大亂。而這三點最終也都成為壓垮HTC的稻草。
當然,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還是HTC沒有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一個很好的規劃,它是手機市場中為數不多只專注于手機行業的“老實人”,從未去想過能從其他行業來提升自己的營收和品牌形象。反觀HTC的對手們:三星一直在研發自己的系統和處理器,而且依舊是大部分手機廠商的“上游爸爸”;而蘋果一直都是軟硬件一手包辦,iTunes和App Store所帶來的超高利潤讓全世界的硬件商看著流口水;中國的手機廠商們則另辟蹊徑,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越了不少傳統老牌企業......
而這位啥都不會的“安卓之王”,從巔峰跌至谷底只用了短短五年。
HTC想在VR市場實現彎道超車?
最后再讓我們把時間調到2020年,這一年HTC已在智能手機市場中銷聲匿跡,且凈虧損數額高達13.8億,在這巨額債務的背負下,不少人都誤以為這家手機巨頭企業已經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員了。但誰都沒有想到HTC并沒有放棄掙扎,而還真在VR領域做出了一點小成績。
實際上在2015年,HTC就已經將整個公司的重心轉移到VR市場中,同年發布的“ VIVE”虛擬頭盔,以較高的完成度驚艷了不少人的目光。在經歷了三年的發展后,2018年那年VIVE在全球的銷量達到了20萬臺,取得如此傲人成就的HTC,慢慢的開始發展VR的產業鏈。此后連續幾年,HTC都已超過市場占有率1/3的優勢保持在全球VR市場領先的地位,并且在2021年成功進入到全球VR領域前五巨頭的位置,在2022年HTC的VR相關產品出貨量已經超過了6500萬臺,算得上是目前VR領域中的龍頭企業。
然而VR市場真的能救HTC于水火之中嗎?我認為不見得,VR市場有潛力嗎?當然有,但至少不是現在。根據研究機構統計,2019年,全球AR/VR銷量為562萬臺;2020年全球AR/VR銷量為585萬臺,同比增長4%;2021年,全球AR/VR銷量為1100萬臺,同比增長88%。不難看出VR產業的進步還是很明顯的,無論是市場規模、人均設備擁有數、VR頭顯活躍用戶數都取得很大進步。
然而仔細想想,HTC想要在VR市場中獲得更多的優勢還有好幾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需要繼續提高VR設備的便捷性和算力,畢竟如今主流的VR一體機主打的都是娛樂方面,如果算力不夠就會嚴重影響到用戶的實際體驗和操作;第二是是增強體驗感,在刷新率、分別率上達到4K屏的效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提高性價比。
而目前HTC的VR頭顯產品起步價就要七八千元,定位高端一些的甚至去到了一萬兩千多元,這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著實有些昂貴,跟Meta旗下的Oculus Quest系列相比也沒有任何價格優勢可言。
事實也確實如此,外媒統計的數據顯示,Meta在VR硬件設備市場占有率超過50%,目前還在呈快速上漲趨勢,隨著Oculus的快速崛起,HTC、Pico、DPVR甚至索尼的市場份額,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蠶食。相比之下,HTC的市占率從2020年6月近30%的高峰一路下滑,現在已經要被排在身后的Valve迎頭趕上了。
回顧HTC這20多年的發展,不難發現它的壯大是因為有一定的前瞻性,吃到了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塊蛋糕,但在危機感方面卻相當薄弱,以至于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就被友商們打得找不著北。在手機市場內卷嚴重難有翻身之地、VR市場未迎來大爆發的背景下,HTC能否憑借自己沉淀多年的技術積累來打開新市場的大門呢,這一切都只能交給時間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