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疫情以來,越來越多的實體展覽、大型會議放到網上舉行,為協助企業適應這種新常態,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在今年推出名為“EXHIBITION +”(展覽+) 的融合展覽模式,將實體展中的面對面互動和洽商,延伸至網上智能配對平臺。
8月24日,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對包括界面新聞大灣區頻道在內的媒體表示:“貿發局自2020年3月起,將多項實體展覽、大型會議、研討會、商貿配對等移師網上舉行,工作從未間斷,一直協助企業聯系國際買家及提供不同支援,并推出全新展覽模式‘EXHIBITION +’,讓企業熟習如何善用數碼平臺,線上線下全天候捕捉環球機遇。”
據介紹,“EXHIBITION+”新模式結合了實體展、“商對易”(Click2Match)智能配對平臺、線上線下研討會及論壇 (Intelligence Hub),以及“貿發網采購”平臺 (hktdc.com Sourcing)。
在“EXHIBITION+”展覽模式下,展商于實體展一個月前可在展會網站開始向買家展示產品,買家則可以瀏覽產品及挑選合適展商。而在實體展一星期前,買賣雙方均可通過“商對易”平臺主動搜尋生意目標及查詢由人工智能推薦的潛在合作伙伴,并發出會議邀請。到了實體展期間,大家可以在實體展或“商對易”平臺上會面,并可在展后一星期繼續在“商對易”平臺上安排及展開更多網上會議。即使在展后的一個月內,展商仍可繼續收到買家的采購咨詢。
香港在今年7月舉辦了“國際采購匯”展,有部分展商已經體驗了“展覽+”。參展商中山啟雄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國雄表示,開展前七天在“商對易”平臺面已找到環球買家的采購資訊,并參加了多場國外買家的會議,“展覽+”線上線下的展覽模式幫助公司聯系到更多海外買家。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為參展商線上線下同時參展創造了條件。疫情爆發后,在內地有“中國第一展”之稱的廣交會也采取了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的方式。
根據香港貿發局最近一份買家問卷調查顯示,在600名來自東盟、澳洲、歐洲、中國內地及美國等地受訪國際買家中,有93%買家已經使用線上采購平臺,超過八成半買家曾參加網上展會,以解決采購需求。
大部份受訪買家指出,待國際差旅限制解除后,將選擇通過實體展會 (63%) 或混合展會 (59%) 進行采購。未來,實體展會及線上線下融合展會,兩者可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