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程璐
8月23日,跨境電商平臺洋碼頭創始人兼CEO曾碧波以一封5千字的致全球買手公開信,公開披露了洋碼頭在今年遭遇到的疫情防控、架構調整、貨物通關受阻等一系列挑戰,以及由此帶來的現金流惡化、資金被凍結保全、員工大量流失等困境。
曾碧波在信中透露,今年疫情防控對于整體進口電商沖擊嚴重,尤其在各個國際進口快遞的國際航班運能大幅減少,口岸清關和整體時效鏈路拉長后,買手的資金結算回籠也受到嚴重影響,用戶訂單取消率比以前更高,業務端持續下滑。
除了外部影響,在內部的平臺合規改造上也面臨著挑戰。去年拆除紅籌(海外)架構后,為了全面擁抱國內資本市場對于跨境業務的資金、稅務等多方面的合規要求,洋碼頭自查自檢,對過去高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違規行為主動進行了調整和整頓。洋碼頭在5月1號也將平臺的資金結算系統重新改造和切割,全部委托給有資質的支付機構,以及全部在境外結算。
但與此同時,平臺的現金流狀況進一步惡化,同時也引發了諸多外部供應商債權訴訟和銀行抽貸的連鎖反應,甚至少數債權方通過國內法院要求凍結銀行資金進行保全等,這讓平臺非常被動。
成立于2010年的洋碼頭是第一家靠C2C買手制起家的跨境電商,主打奢侈品包袋、化妝品、小眾潮牌、服飾鞋履等品類。
創始人曾碧波在15歲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少年班,后就職于當時國內最大的C2C電商易趣網,也曾帶領團隊和淘寶正面交鋒。洋碼頭創立前三年,發展不溫不火,直到2014年,行業制度創新讓跨境電商迎來紅利期,洋碼頭也全面取消海外商家平臺服務費,海外買手規模隨之擴大。
也是在2014年前后,中國爭相涌現出一批跨境電商的新勢力——美妝跨境電商聚美優品在紐約上市,創業公司蜜芽、洋碼頭相繼拿到融資,阿里、京東、蘇寧、唯品會先后上線了跨境進口業務。
2016年,跨境零售新政“四八稅改”出臺,跨境進口電商商品不再按行郵稅計稅,母嬰、食品、保健品等重要的跨境進口品類商品的稅負增加。當行業門檻增高,頭部效應進一步集中,其他公司的生存空間也開始受到擠壓。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阿里收購網易考拉之后,阿里系(天貓國際+網易考拉)以52.1%市場份額占據跨境電商進口市場中龍頭位置,京東國際(15.1%),唯品國際(10.5%)分列二三位。
此后洋碼頭也開始轉型,一位洋碼頭內部人士曾告訴界面新聞,近幾年的公司重點從電商平臺轉變為依靠直播+短視頻,提供供應鏈及服務的綜合零售和貿易平臺,同時向線下拓展。
簡單來說,就是洋碼頭將過去跨境供應鏈能力,提供給抖音等頭部直播平臺的主播,為直播機構或達人提供選品等服務。例如洋碼頭曾和羅永浩直播試水,創造了單場直播4458萬元的銷售額,多數抖音頭部主播也都曾與洋碼頭有過合作。2021年,洋碼頭在抖音平臺開設的跨境海外旗艦店的銷售額大約在2億元左右,拿到了抖音跨境電商銷售排名第一的成績。
在2020年8月洋碼頭十周年的發布會上,曾碧波還宣布計劃在100個城市開出1000家線下門店。主要策略是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依靠長線的加盟運作。截至今年6月,洋碼頭已經開設6家線下免稅直購店,分布于上海、重慶等地。
根據洋碼頭披露的數據,巔峰時期平臺擁有認證買手超8萬名,覆蓋全球六大洲83個國家,每日可供購買的商品數量超過80萬件。洋碼頭曾稱自己是“整個跨境電商行業里唯一且首家獲得全年盈利的獨立跨境電商企業”。
但進入到2022年,跨境垂直電商集體迎來了寒冬。7月初,母嬰電商平臺 “蜜芽” 發布APP停服公告,考拉海購也在被阿里收購后逐步進入戰略收縮狀態。蜜芽創始人兼CEO劉楠曾這樣總結垂直電商走向潰敗的原因:當綜合電商擁有算法能力之后,可以讓垂直人群在綜合電商上看到垂直內容。“雖然垂直電商失敗了,但不是毫無貢獻,2012年到2020年的八年黃金期,垂直電商共同建設起了電商的基礎設施。如果沒有垂直電商,中國電商也不會發展得這么繁茂。”
另據曾碧波透露,洋碼頭上海總部的租期8月份到期,但洋碼頭無法享受小微企的免租政策。為了壓縮不必要的開支,團隊將會開啟遠程居家辦公常態化。
面對困境,曾碧波強調,洋碼頭還有上百萬的流量,有上千個買手在平臺繼續經營,他呼吁平臺買手召回粉絲,恢復直播和商品上架銷售。
對于其他確實不想繼續經營的買手們以及其他供應商債權人,曾碧波在信中承諾,“對于歷史遺留的債務,洋碼頭不會賴賬,我個人也不會隨意跑路,下輩子還想江湖再見。所以今天請給洋碼頭一個空間和時間,不管洋碼頭公司下一步會如何,我個人會全力擔當,哪怕是開直播賣貨我也會把債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