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胖部
編輯|樸芳
進入2022年,綜藝成為抖快頻繁提起的重點。
發力綜藝四五年之后,抖快驟然加速。從2019年起累計輸出不到20檔綜藝的抖音,年初在引擎大會上一口氣發布了17部作品;快手從2月的《11點睡吧》《時空店鋪》到近期的《出發吧!老媽》《聲聲如夏花》,較去年頻率大大加快。
正如曾經在線視頻時代催生了網綜內容的特點,打造了《奇葩說》《火星情報局》等早期綜藝,抖音和快手這幾年也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探索短視頻時代的“短綜”應該有什么特點。
明星,平臺互動生態,多元垂類,到底哪個才是短視頻平臺與綜藝的結合點?
抖、快在今年給出了不同的思考,前者打出了“控量投放”的技術牌,頭部資源給足,就等內容拉出來遛遛;快手則充分調動社交平臺的話題場,跟年輕人聊睡眠,聊代際,聊怎么做音樂。
相同的是,兩家的節目都表現出“高概念”的特征。不同于科幻,影視制作的“高概念”強調的是邏輯直白,一句話能概括作品主旨。這或許也是結合短視頻受眾特性做出的選擇,也在當下變成一道抖、快綜藝必須闖過的內容關。
短視頻綜藝探索的三個方向
2018年西瓜視頻為主體制作的《考不好沒關系》和《頭號任務》,在風格氣質上與初代網綜有不少共同點,《頭號任務》還邀請了汪涵作為主持人,制作方是《火星情報局》的銀河酷娛。
從一開始,抖、快綜藝就在尋找屬于自己的內容特色。最早的思路就是,把平臺宣推能效作為結合點,與既有的市場頭部IP融合,實現平臺生態的拓展。
這成為短視頻綜藝的第一種方向:傳統綜藝內容+短視頻互動。
比如抖音有將《中國達人秀》重新包裝的《點贊!達人秀》,“抖音版《奇遇人生》”《很高興認識你》,還有在短視頻復活的《非常靜距離》這種老牌節目;快手自制也對準了時下的內容潮流,自制綜藝《超nice大會》和《岳努力越幸運》都以喜劇為主要方向,并以路人緣較好的脫口秀演員們和岳云鵬、孫越組合為嘉賓。
這就要說到抖、快自制綜藝的第二種方向,以人為核心。
也就是短視頻紅人經濟思路在長內容領域的延伸。尤其是2019年兩家分別加碼明星生態后,轉化明星私域流量成為刺激平臺流量的關鍵解決方案,一系列圍繞明星的內容策略也在這個時期上馬。
比如抖音的《魔熙先生+》《尋夢“歡”游記》《歸零》三檔明星微綜藝,直接為明星量身打造內容;快手的《岳努力越幸運》,也是通過個人品牌深度包裝,進一步提升用戶粘性。
目前,結合明星生態仍然是短視頻內容的關鍵方向。比如《給你,我的新名片》,張藝興和李冰冰“新身份”的設定,都是很深度的個人表達。平臺達人生態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目標受眾以外的影響力,第二季《為歌而贊》讓抖音達人房琪徹底出圈。
但仍然有兩個問題待解決:一是確定短視頻平臺的綜藝特點是什么,二是兩家平臺缺乏一檔爆款節目。
2022年兩家明顯開始在內容上下功夫,也推動著第三種短視頻綜藝方向的出現。
2022引擎大會上,抖音發布了“控量投放”的新策略,并宣布即將推出百川綜藝季,六個子節目分別上線,由行業頭部團隊加明星達人參與,目前播出的《百川文明訣》上線兩期,收獲超2億播放。
而快手則進一步強化內容的話題性,比如《出發吧!老媽》由大張偉母子的出行作為主線,探討兩代人相處的話題;《11點睡吧》則從明星出發探討國人睡眠問題;剛剛播出的《聲聲如夏花》,則試圖打造音樂主播的職業化語境。
“高概念”,成為這一次嘗試中的關鍵詞。
抖、快的綜藝內容關,“高概念”的硬幣兩面
放在長視頻斗獸場里,抖快綜藝做的內容似乎缺少一些競爭力。
比如《百川文明訣》,主打的是沉浸式益智猜詞綜藝,雖然有中華語詞文化的包裝,但猜詞已經可以說是古早的綜藝品類;再看《11點睡吧》,請明星在線直播睡覺,在直播內容領域也屬于比較離譜的。
但事實并非完全如此。如果結合短視頻消費場景,觀眾在刷短視頻的時候看到相關內容,并選擇觀看全片,那么相對輕量級、短平快的內容反而是更能讓觀眾感受到陪伴感和舒適感。
“高概念”的價值就在于此,一個好的設定基本能判斷其商業化前景。
《百川綜藝季》的六個子節目里,比如《百川樂時空》,節目介紹“歌手隱藏身份向隔代素人演繹歌曲”,就已經能夠帶動足夠的話題性和娛樂性聯想;《百川老朋友》關注“中老年群體最Young最Fun的退休生活”,顯然受眾會放在年輕受眾身上。
高概念是商業化內容的共同追求。近些年,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和對內容的鈍感,打造新鮮感成為一種剛需,一些節目嘗試增加新的概念和要素,希望為觀眾帶來更耳目一新的感覺,長視頻平臺通過新概念、強節奏、大制作,照樣可以獲得觀眾“追劇式追綜”。
但這條路線并不適合小屏的短平臺。年輕態、不燒腦、陪伴感,是最適合抖、快內容的路線。
作為同樣是長、短平臺共同發力的內容品類,短劇或許可以為綜藝領域提供一些參考,圍繞著短劇,優騰芒和抖快分別形成了各自的內容特色和變現路徑,不排除未來的綜藝市場也呈現出這種格局。比如目前抖、快多種時長組合上線的播出方式,已經初步形成了差異。
問題或許在于,內容缺乏創新性會影響擴散傳播的效率,也極大限制了短視頻平臺上誕生爆款的節奏。抖音目前的《百川綜藝季》,已經明確將內容突破作為新的重點。
而快手雖然加快了產出頻率,但目前還未表現出成體系的內容突破思路。目前的幾檔綜藝里,《出發吧!老媽》其實仍然是親子類觀察節目,《聲聲如夏花》則是冠以音樂主播話題的音樂競演綜藝,主打老年相親的《老鐵情緣》也屬于前兩年的熱點內容。
以《出發吧!老媽》為例,大張偉帶母親琴姐外出游玩,遇上李雪琴、王勉、姚琛等不同類型的母子關系,并在快手達人處品嘗美食,類似的內容在長視頻平臺不勝枚舉,已經很難給觀眾帶來新鮮感,而節目本身從制作角度說也不突出。
在當前流量下行的市場環境下,這種內容很難匹配平臺尋找增長點的需求。首期節目播出6800萬次表現平平,相關討論也熱度有限。
如果單純依靠制造內容話題性、尋求共鳴,短視頻平臺更大程度上是在發揮既有的推廣優勢,而非打造真正具有獨特性的“短綜”,而后者才是當下平臺最需要的。
抖、快綜藝路能否堅持走下去?
大環境下,一些新的要素也需要考慮在內。
2020年開始抖、快進軍長視頻領域,甚至都曾有過版權囤積的策略,與當時長、短視頻大戰的背景相關,包括雙方相互發力綜藝、短劇都發生在這一時期。但三年來,情況已經出現了變化。
無論是降本增效的長視頻平臺,還是抖、快逐漸壓縮成本,從大環境到平臺策略,都決定了雙方的消耗戰不可能持續打下去,愛奇藝與抖音此前還簽訂了版權合作協議。
在這種情況下,短視頻平臺會堅持做綜藝嗎?
需要看到的是,雖然內容聲量還待進一步提升,在頭部綜藝開始出現裸奔的情況下,抖、快綜藝表現出短視頻招商業務的優勢。根據快手最新財報,第二季度平臺廣告主數量同比增長超過90%,廣告主留存率亦有所提高。
比如快手的《11點睡吧》本身就是喜臨門床墊的一次娛樂營銷,匹配品牌“睡吧118”健康睡眠理念;《出發吧!老媽》獲得了伊利欣活中老年奶粉獨家冠名。抖音的《百川綜藝季》也獲得了君樂寶小小魯班兒童奶粉獨家冠名、立邦聯合贊助。
換言之,從商業服務角度看,長綜藝為品牌服務提供了更豐富的場景和內容選擇,包括與衛視合作的項目,也會成為大小屏聯動、覆蓋多元人群的機會。
而對于平臺來說,綜藝制作的投入至少能收回部分成本。在此基礎上,也要看到這部分內容對盤活平臺生態的價值。
更長的行業視野下,綜藝也會成為抖、快在長視頻賽道上打下的樁釘,為未完待續的長內容夢等一個“必有回響”。在快手《聲聲如夏花》的播放界面,還放著免費領取觀影卡的活動快捷鍵。
但是否保留這枚釘子,還是需要抖、快盡快拿出具有說服力的內容。當前環境下,短視頻綜藝需要表現出更多可能性和即時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