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馮雨晨
8月23日,皇氏集團(002329.SZ)開盤迅速拉升,隨后漲停報9.89元/股。這是皇氏集團近7個交易日收獲的第四個漲停板。
消息面上,皇氏集團稱將投資100億元撬動年產20 GW Topcon超高效太陽能電池和2GW組件項目。
100億從哪里來?
8月22日晚間,皇氏集團公告,公司與安徽省阜陽經開區管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本次簽署的協議,皇氏集團擬在阜陽經開區管委會管理區域內投資建設萬頭奶牛牧場、乳制品深加工廠項目及年產20GW 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達成合作共識。
其中,年產20 GW Topcon超高效太陽能電池和2GW組件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由皇氏集團子公司皇氏農光互補(廣西)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農光互補”)牽頭在阜陽經開區管委會轄區內新設立公司作為投資主體投資建設。
該項目分兩期建設,擬至2023年6月1日前完成一期10 GW Topcon超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建設并實際投產,擬至2024年6月1日前完成二期10 GW Topcon超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建設并實際投產。
太陽能電池項目全部建成且達產后,預計可實現總年銷售額不低于170億元,年稅收不低于4億元(指應稅銷售額)。
公告中還提到,太陽能電池項目投資資金將主要由相關合作方出資及項目公司自籌解決。
這也是不少投資者關心的問題,市值80億元左右且去年業績虧損的皇氏集團,如何撬動百億級項目?
據2021年年報數據,皇氏集團歸屬凈利潤-4.72億元,賬上貨幣資金為7.08億元,資產總額為54.23億元,短期借款為13.79億元,資產負債率達65.94%,為歷年最高。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皇氏集團賬上貨幣資金為7.8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3.27%。
界面新聞就項目資金問題致電皇氏集團證券部人士,其表示,皇氏集團只是牽頭該項目,具體的項目建設運作及資金籌措,由子公司農光互補及后續新設立的項目公司進行。
而該項目投入如此之大,后續是否有將光伏項目作為長期利潤增長點?該證券部人士表示,因皇氏集團參股農光互補,將享受該項目收益。
此外,由于光伏賽道并非低門檻項目,界面新聞進一步詢問該人士,投資建設該太陽能電池項目的人才和團隊是否有相應儲備及規劃,該人士稱并不清楚。
界面新聞注意到,天眼查信息顯示,本次承擔項目運行的皇氏集團子公司農光互補,成立于2022年1月27日,持有農光互補40%股份的熊貓光伏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于2015年成立,主要經營光伏能源設備研發、電子電子元器件制造、太陽能電池片等。

曾跨界影視和AI
皇氏集團的主營業務包含乳業及信息業務,支柱產業是以水牛奶、發酵乳、巴氏鮮奶為核心的特色乳品業務,有“中國水牛奶之王”之稱。
年報顯示,乳制品、食品業務占皇氏集團2021年總收入80.57%,而其信息板塊業績不理想,2021年該業務形成的商譽、無形資產、存貨計提大額減值,導致該年出現較大虧損。
展拳腳跨界光伏之前,皇氏集團幾次嘗試跨界。
2014年,皇氏集團通過并購文化產業入局影視行業,進行外延式擴張,買下御嘉影視、北廣高清等文化產業。但好景不長,2017年皇氏集團的影視業務走向下坡路。2018年6月,隨著影視行業監管升級,出現成本升高、產能過剩等問題,皇氏集團影視業務收入一落千丈。隨后不久,皇氏集團剝離影視業務。
2020年,皇氏集團意圖進軍進軍人工智能領域,與上海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稱將在人工智能關鍵領域開展深度、立體的合作。最新公告顯示,該合作因疫情影響暫無進展。
和上述跨界不太如意相比,本次皇氏集團瞄準光伏,似乎前景“光明”。
2021年年報中,皇氏集團就透露過,將推進“農光互補”、“牧光互補”,助力鄉村振興。積極響應國家對于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號召,充分利用現有的及未來新建的廠房及牧場進行光伏資源利用及開發,推動“農光互補”、“牧光互補”,創造未來收益。
皇氏集團表示,建設光伏項目,可降低其牧場建設成本及租金成本,同時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助力鄉村振興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除了本次的太陽能電池項目,8月16日,皇氏集團還披露,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擬簽訂關于建設約1300MW光伏開發合作及公司乳制品進入中石油供應渠道與中石油“昆侖好客”1500余個門店的供應商體系的戰略合作協議。
同時,皇氏集團子公司皇氏農光互補擬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人民政府、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簽訂關于賓陽縣首期200MW的分布式光伏開發項目的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