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球財說 尹柏
隨著上市公司的半年報逐步披露,部分股東為上市公司的公募基金業績情況也隨之展現,中小規模公募基金困局值得關注。
頭部基金雖增速有所放緩,但業績依然穩定。中小規模基金公司雖然不乏興銀基金等增長亮眼,但大部分凈利潤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東吳基金、鑫元基金、諾安基金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62.10%、57.81%、42.29%。
以諾安基金為例,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02億元,同比增長7.24%,實現凈利潤1.28億元,同比下降42.29%。
這與諾安基金規模停滯不前、產品業績不佳、嚴重依賴“明星經理”有關。
拯救“迷你基”計劃啟動?蔡嵩松或已自顧不暇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諾安基金規模為1440.71億元,基金數量為60只,位列公募基金第38位。
其中,貨幣型基金規模達到780.88億元,規模最高;混合型、債券型、股票型規模分別為429.29億元、170.90億元、53.23億元。
雖然,諾安基金的管理規模較2019年初的1082億元有所提升,但是基金數量不升反降,其2019年一季度末基金數量便已經達到61只,雖有極少量新基發行卻與清盤數量相抵。
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A、C兩類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數量為31只,
為了挽救瀕臨清盤的微盤迷你基,諾安基金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8月20日,諾安基金公告稱,諾安積極回報(A類:001706;C類:012847)的基金經理由宋德舜變更為蔡嵩松。
該基金A/C合計最新規模為0.62億元,較年初縮水幅度達35%。但更為關鍵的是,A類產品遭遇大額贖回,規模僅剩714萬元,不足千萬規模,A類份額也由年初的2101萬份下降至二季度末的397萬份。
這是僅僅半年時間,若不挽救將有清盤危險。
份額的急速下降,與2022年年內收益急劇下降不無關系。更大的原因是前期業績相較于行業而言,只能算是平平,并無亮色。
Wind數據顯示,2022年至今諾安基金回報A的收益率為-13.86%,跑輸同類平均的-7.30%。
2019年、2020年、2021年,諾安積極回報A的全年收益率分別為29.95%、40.80%、4.35%,同期靈活配置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29.73%、39.80%、10.26%。
上述業績只能算是無功無過的合格成績,疊加2022年年內的大跌,也自然讓投資者失去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A類自2016年成立以來,一直以機構投資者持有為主,2019年-2021年機構持有者持有比例分別為95.93%、96.46%、96.57%、87.87%、79.33%。并且,截至2022年6月30日,A/C兩類單一持有人持有占比達到53%。
由此來看,與其說蔡嵩松上陣拯救待清盤迷你基金,不如說諾安基金想給蔡經理開辟一片新的天地進行發揮,一舉兩得。
畢竟2022年二季度,諾安積極回報的資產配置結構發生了巨變,股票資產占比由一季度末的89.98%降至0.12%,債券資產則由0升至96.92%。
那么,蔡嵩松上陣,可以解決問題,或是說再塑奇跡嗎?
此前7月2日,蔡嵩松已經接手了規模僅為1482萬元的諾安優化配置(006025),雖然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基金經理蔡嵩松便“力挽狂瀾”收獲了約13%的任職回報,但也延續了他的“過山車”走勢。
另一點需要提及的是,諾安優化配置于2022年8月3日新增基金經理劉慧影,是剛剛入行的新晉基金經理,諾安基金還為蔡嵩松安排了“老帶新”的工作。
截至目前,蔡嵩松管理基金數量已經達到5只,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為306.16億元,其中最新規模達266.36億元諾安成長(320007)仍為其代表作,也是諾安基金除貨幣型基金諾安天天寶(000559)外規模最高的產品。
諾安成長作為2019年的“神基”,以全年95.44%的收益率讓蔡嵩松一戰成名,但2020年便跌下神壇,嚴重跑輸同類平均,排名由同類前五跌至后20%行列。
圖片來源:Wind
2021年表現尚可,但是進入2022年至今收益率為-27.01%。這與蔡嵩松堅守科技賽道有一定關系,固化的持倉無法保證業績長虹。韋爾股份、兆易創新、圣邦股份、卓勝微、北京君正等,幾乎均由2019年一直堅定持有至今。
不過,諾安成長的規模也由2019年初的5.97億份增至2020年末的189.56億份。
蔡嵩松上任前,諾安成長由老將王創練掌舵,后王創練與新晉基金經理蔡嵩松共同管理至2020年5月中旬。
那么,2019年的“高光時刻”屬于王創練還是蔡嵩松呢?
時隔兩年三個月終發新基,王創練策略調整失敗?
再來看看王創練。作為從1997年便開始證券從業的諾安基金老將,在出任基金經理的7年多時間中,年化收益率為12%。
相較于“老帶新”時的搭檔蔡嵩松,王創練已經經歷幾輪牛熊,風格較為穩健。
不過,目前王創練管理著4只基金,但規模僅為24.01億元,其代表產品諾安研究精選(320022)規模為7.69億元。
2022年,諾安研究精選年內收益率為-13.58%,雖跑輸同類平均,但依舊跑贏滬深300。
2019年-2021年,全年收益率分別為73.04%、63.24%、14.60%,均好于普通股票型同類產品平均收益率。
在平衡穩健與超額收益方面,王創練顯著優于蔡嵩松,也收獲了不少投資者的青睞。不過,2022年7月6日,諾安研究精選新聘基金經理鄧心怡共同管理,又是“老帶新”的組合。同時也引起了部分投資者對于日后更換基金經理的擔憂。
上文提及,諾安基金的基金數量不增反減。《全球財說》發現,在公募基金高歌猛進的2020年、2021年,諾安基金新基發行少之又少,2020年僅發行2只新基,2021年數量為零。
同樣的情況延續到了2022年,即便已經過去了8個多月的時間仍沒有新基發行。
諾安基金發售的最后一只A類新基,便是2020年5月9日成立、由老將王創練管理的諾安研究優選A(008185),在此后的兩年三個月時間中,諾安基金再無A類新基發行。
然而隨著A股波動加劇,諾安研究優選A的業績卻乏善可陳,2.3年時間中收益率為11.38%,跑輸同類35.18%的平均水平,排名位于后20%陣營,2022年年內收益為-25.05%。
諾安研究優選不同于諾安研究精選的股票配置思路,其2022年一季度轉而重倉農業養殖行業,二季度又調倉多只細分醫療領域及工業個股,策略上發生一定改變。
同樣是“高光時刻”過去后的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但畢竟“常勝將軍”少之又少。
需要一提的是,老將王創練擬管理的諾安均衡優選一年持有A/C已處于等待發行階段,計劃于8月29日公開發售。
作為時隔兩年多再發行的新產品,能否獲得投資者的青睞還不得而知。只是,兩年多過去了,新產品依舊是由王創練掌舵,也難免讓市場投資者覺得諾安基金已無人可用,未來發展存在一定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