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黨員醫務工作者,他扎根基層,發揮中醫特長,開展家庭醫生巡診服務,用銀針草藥守護百姓健康。2022年抗疫戰斗打響以來,他白衣執甲,向險逆行,先后三次克服路途遙遠、積雪難行、山路崎嶇的困難,徒步登上海拔高度923米的泰礴頂,為昆崳山轉播臺的工作人員進行核酸采集。強忍腰椎間盤復發的疼痛,主動請纓到界石和曬字敬老院,上門為老人床邊采樣,優質快速完成采集任務。他還是熱血先鋒,多年來累積獻血4000毫升,用實際行動踐行守護群眾的諾言,用大愛筑起抗擊疫情的生命線。
他就是威海文登區界石鎮衛生院中醫師王明輝。

扎根基層守初心
王明輝,男,1987年3月生,中共黨員。作為基層衛生院中醫師、家庭醫生團隊長,負責9個村4000多名群眾的健康服務,他服務的村莊,最遠的離鎮衛生院有10多里路,百姓出行看病都非常不方便。他十幾年如一日,用腳步丈量責任,走村入戶開展巡診服務,用簡便驗廉的中醫診療技術,為群眾解除病痛,成為百姓健康的“守門人”。
72歲的呂家上口村民王堂英是王明輝的服務對象,老人因腦梗死導致一側肢體障礙,言語不利,一年前曾臥床不起,生活起居皆需要家人照顧。老人一度悲觀失望,情緒低落,疾病的陰霾籠罩在一家人的心頭。王明輝利用家庭醫生巡診以及休息時間,定期上門給老人提供針灸治療和康復訓練。經過半年多的康復治療,患者已能自己拄拐獨立行走,生活質量較前提高很大。老人逢人就高興地說,幸虧王醫生,為她送醫送藥,上門給她做針灸和推拿治療,她的身體才能恢復得這么好,生活也變得更有滋味了……

鐵骨柔情心為民
疫情期間,城市靜止,交通管控,敬老院里的老人,一直是王明輝放不下的牽掛,他主動請纓到界石鎮和曬字敬老院,上門為那里的老人和工作人員進行核酸采集。很多老人行動不便,在采集的過程中,王明輝便到床邊為老人采樣,不厭其煩地講解采樣要領,躬著腰、蹲下身甚至跪著完成采集任務,“老人們行動不方便,只要能優質快速完成采集任務,我怎么樣無所謂。”在采樣的過程中,王明輝排查摸清了敬老院內人員身體健康狀況,還為慢病老人帶來了急需藥品,保證了老人日常用藥需要,他以實際行動筑牢疫情防控“保護網”,架起黨員群眾“連心橋”,成為特殊時期百姓最溫暖的“醫”靠,受到了工作人員和老人們的一致稱贊。
王明輝還是一位“熱血青年”,他每年不定期去獻血屋,把獻血當作一種習慣,用自己的“熱血”去助力生命。他堅持獻血十幾年,獻血量累積4000毫升,2022年榮獲威海市公民無償獻血辦公室頒發的“熱血先鋒”紀念牌,是當之無愧的熱血英雄!

抗疫一線顯擔當
3月18日子夜時分,風雪交加,王明輝被緊急調往界石鎮高家臺交通管控卡點執行核酸采集任務。戰“疫”的號角吹響,同時也開啟了他生日的序幕……“這是我最難忘的一個生日,多年以后,也許其他的生日都會忘卻,但今天的戰“疫”,今天的生日,會永遠鐫刻在我的記憶里。”
3月19日的采集工作,異常艱苦。這一天,氣溫驟降,寒風刺骨,給核酸采集工作帶來了十分大的困難。從早上7點開始,王明輝在寒風中站立工作了4個多小時。現場采樣的群眾,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戴著帽子,雙手插在口袋里,或是縮在袖子里,還凍得瑟瑟發抖。可是王明輝的防護服里面,只是一件毛衫加一個馬夾,如果套了太多的衣服,會特別笨重,不方便采樣。并且每完成一位群眾的采集后,還要用冰冷的消毒液進行手部消毒,一上午他的手被風吹的又紅又腫,中午吃飯的時候,手不自主地顫抖,甚至連筷子都握不住……
要到泰礴頂,越野車得開過84個彎,再進入3公里長、5米寬的小路,最后還要走過一段又陡又滑的積雪路,山路兩邊都是懸崖峭壁。盡管如此,疫情期間王明輝曾三次主動申請上泰礴頂,為昆崳山轉播臺的工作人員進行核酸采集。即使穿著厚重的防護服,累的氣喘吁吁,但是到了山頂之后,他馬上調整狀態,為工作人員們采集樣本,快速優質的完成采集工作。

王明輝2018年曾因腰椎間突出癥手術治療過,連續高強度的抗疫工作,導致他舊疾復發,愈發嚴重,出現左臀部及左下肢疼痛、麻木。他強忍病痛,貼著膏藥,帶上護腰,繼續戰斗,實在痛得受不了就吃上幾粒止痛藥,愣是沒有缺席過一場戰疫,成為這場戰疫的“硬核擔當”。
用最初的心,走最遠的路。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不論是在救死扶傷的醫療一線,還是抗擊疫情的主戰場,王明輝以忠誠擔當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詮釋“天使白”守護“健康綠”的錚錚誓言。
來源:推廣
最新更新時間:08/22 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