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牛鈺
近兩年頻繁出售資產降負債的金融街,交出了一份多數據增長的半年度報告。
8月19日晚間,金融街(000402.SZ)公布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106.04億元,同比增長93.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9億元,同比增長9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84億元,同比增長170.1%。
從主營業務房地產開發來看,由于結算規模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實現營業收入96.26億元,同比增長119.41%。但在行業新的調整期,金融街也難以避免銷售規模收縮、毛利下滑的困局,房產開發業務毛利率為15.19%,較去年同期下降7.95個百分點。
在銷售端,金融街2022年上半年實現銷售面積50.2萬平米、銷售簽約額116.7億元。而2021年同期,銷售面積112.2萬平米、銷售金額215.1億元,銷售面積和簽約額同比下降均在5成左右。
金融街的另外兩個業務板塊物業租賃與經營同樣遭遇了盈利能力下滑的局面,尤其是物業經營業務,包括酒店/文旅業務,毛利率為-82%,較去年同期下滑75.7個百分點。金融街對此解釋稱,主要受疫情影響明顯。物業租賃業務則相對穩定,營收同比下降3%,其中包含一些減免租金的損失。
銷售回款不佳疊加盈利能力下滑,使得金融街的現金流面臨壓力。截至6月底,金融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9.7億元,而上年同期為42.7億元。
金融街解釋稱,因銷售不及預期,貨幣資金從178.5億元減少到123.4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獲得的現金流入從約129.0億元減少到63.8億元。
觀察金融街的上半年業績,盈利能力下滑卻能實現凈利潤大幅增長近一倍,這與上半年的資產處置動作有關。
這價2016年開始大舉擴張、負債攀升的國企地產公司,近兩年開始頻繁出售資產。比如今年4月份,金融街將北京核心地段的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出售給控股股東,交易成交價格約為10.80億元,直接獲得凈利潤7.6億元,占上半年總凈利潤約66%。
若從其上半年11.49億元的利潤中除去這筆交易產生的利潤,金融街靠其經營活動實現的凈利潤為3.9億元,占比約34%。
從財務數據來看,在“三道紅線”的要求下,金融街還是踩中兩條,不過降負債也算有些成效。截至2022年6月30日,金融街的資產負債率為71.64%,較去年底下降2.51個百分點。
在融資方面,作為北京西城區的國資企業,金融街的融資渠道仍較暢通。2022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共發行3期5個品種的公司債,還有1筆中票,平均票面利率僅為3.36%,仍有融資優勢。
至于現金流縮減問題,界面新聞發現,金融界在出售資產“回血”之余,還屢屢為子公司“輸血”。據其今年上半年歷次公告顯示,金融街至少3次向四川、惠州等子公司借款,合計金額約9億元。8月2日,金融街公告稱再次向子公司參股的四川雅恒提供為期半年1.2661億元的無息借款。
除了提供借款,金融街多次為子公司,特別是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子公司提供融資擔保,解決子公司和參股公司的融資難題。
在降負債壓力以及市場環境影響下,金融街的擴張幾乎停滯,今年上半年并未出現在公開土拍市場,唯一一宗增加的土地投資,是4月份與津濱發展分別以持股34%、32%比例增資入股了中海位于天津紅橋區鈴鐺閣地塊,土地總價34.66億元,土地面積6.67萬平米,金融街入資額為12.5億元。
截至今年6月底,金融街布局五大城市群16個重點城市或區域,擁有項目總體可結算規劃建筑面積1591萬平方米,對應權益規劃建筑面積1267萬平方米,該貨值規模對于的金融街來說,或許足夠度過下半年。
金融街在半年報中表示,下半年將持續關注現金流安全,包括節約成本、抓回款以及推進處置低效資產和產品去化,補充公司發展所需資金。與此同時,也會合理補充項目儲備,但更偏向于已進入城市的核心板塊,尤其是回報可觀的地塊。
“研究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輕資產城市更新以及收并購項目等投資方式,開拓新的業務方向。”在房地產尋求新發展模式的趨勢下,金融街也表示會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