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光伏硅料、電池雙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今年半年凈利已超出去年全年40億元。
8月17日,通威股份發布半年報,其上半年實現營收603.39億元,同比增長127.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24億元,同比增長312.17%,較去年全年凈利增長近五成。
今年一季度,通威股份實現凈利51.94億元。以此計算,該公司二季度凈利潤達70.3億元,環比增長35.3%。
同日,通威股份還公告了總額高達280億元的擴產計劃。該公司擬在保山市、包頭市分別投資年產20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項目,兩個項目投資金額均為140億元,預計2024年內竣工投產。
隆眾資訊此前根據各家企業的規劃預測,至2023年,通威股份的硅料產能將達43萬噸。上述兩個項目建成后,通威股份的硅料產能將翻番。
通威股份主營業務包括農牧及新能源兩大板塊,農業領域包括為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等產品的研究、生產和銷售等,新能源方面以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為主。
上半年,通威股份飼料及產業鏈業務實現營收143.82 億元,同比增長61.26%。同期飼料銷量323.34萬噸,同比增長49.31%。目前,通威年飼料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噸。
在光伏領域,通威股份是硅料和電池“老大”,去年高純晶硅產量位居全球第一,電池出貨量已連續五年全球第一,也是業內首家電池出貨量超過100 GW的企業。
截至目前,通威股份高純晶硅年產能23萬噸,太陽能電池年產能54 GW。
上半年,通威股份硅料產能利用率達119.28%,實現高純晶硅產量10.73萬噸,同比增長112.15%。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同期多晶硅產量約36.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53.4%。以此計算,通威股份多晶硅市占率近30%。
今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火熱,硅料供不應求,價格持續走高,帶動硅片、電池等產品價格抬升。
PVInfoLink數據顯示,上半年硅料單晶致密料均價達27.2萬元/噸,182mm、210mm主流尺寸硅片6月均價較1月分別上漲13%、16%,對應尺寸電池片6月均價較1月分別上漲9%、11%。
8月17日,硅業分會數據最新數據顯示,單晶復投料價格最高已達31萬元/噸,成交均價為30.53萬元/噸。
在硅料新項目建設方面,通威股份于6月底實現包頭二期5萬噸項目點火;樂山三期12萬噸項目預計2023年下半年建成投產。
上半年,通威股份實現電池銷量21.79 GW,同比增長54.55%。其中,大尺寸出貨占比已超過75%。
隨著在建項目金堂二期8 GW、眉山三期8.5 GW的投產,該公司預計今年底其電池產能規模將超過70 GW,其中大尺寸產能占比將超過90%。
當前光伏下一代技術領域競爭激烈,通威股份也多有布局。
該公司稱,其N型硅料質量已經全面滿足市場需求,出貨量持續提升。電池方面,TOPCon技術平均轉換效率超24.7%,組件功率達690W;異質結(HJT)電池最高研發效率達25.67%,同時對全背接觸電池、鈣鈦礦/硅疊層電池等技術有所布局。
通威股份還在規劃新增建設8.5 GW的TOPCon電池產線,預計今年底建成投產。
除晶硅和電池領域外,通威股份還將光伏發電與漁業相結合,開發建設“漁光一體”項目。
截至報告期末,通威股份建成以“漁光一體”為主的光伏電站51座,累計裝機并網規模超過3.12 GW,上半年結算發電量19.16億度。
截至8月17日收盤,通威股份上漲2.32%,報收54.8元/股,總市值約246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