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楚風
一家疑似為“空殼”的公司,2021年及2022年前5個月沒有任何收入,凈利潤為虧損,當前凈資產為負數,而另一家公司卻愿意溢價5倍將其收購。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卻發生在A股上市公司中。
近日,步長制藥宣布作價4888萬元收購步長健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步長健康管理”)100%股權,意在布局保健品業務。值得注意的是,后者歸母權益為-1208.49萬元,估值增值6108.49萬元,增值率505.46%。
此事發布后,迅速在資本市場掀起波瀾,不少投資者質疑步長制藥“利益輸送”。
《每日財報》發現,步長制藥已不是第一次溢價收購疑似“空殼”公司。2021年10月份,其宣布2.71億元收購北京程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程瑞科技”)100%股權,后者凈資產為-3465萬元,評估值2113萬元,增值率160.97%。
近幾年來,步長制藥資本運作頻頻,2019年以來共發生14起資產收購事件。截至2022年一季末,其商譽已達到51.33億元。
高溢價“買殼”,被疑利益輸送
8月11日,步長制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步長健康產業(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步長健康產業”)擬斥資4888萬元,收購步長健康管理100%股權,主要目的是布局保健品業務。
據企查查數據,步長健康管理成立于2004年8月5日,原名為“上海海斯萊福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在2021年5月8日才變更為“步長健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2011年,步長健康管理在上海共開了5家分支機構,現已全部注銷。
2021年及2022年前5個月,步長健康管理總資產分別為38.50萬元、41.95萬元,總負債分別為1232.76萬元、1250.44萬元,凈資產分別為-1194.26萬元、-1208.49萬元。同期,步長健康管理營收均為0元,凈利潤分別為潤-53.66萬元、-14.23萬元。
截至2022年5月末,步長健康管理的賬面現金僅為96.48元,貨幣資金總計只有6萬余元,而應付款達到1226.67萬元。可以看出,至少從2021年起,步長健康管理就基本停止生產和銷售活動。
對于一家疑似“空殼”的公司,步長制藥卻愿意高溢價收購。其表示,按照收益法估值,步長健康管理在估值基準日的歸母權益為-1208.49萬元,估值為4900萬元,估值增值6108.49萬元,增值率505.46%。
為何估值采用收益法而非資產基礎法呢?估值報告稱,考慮到估值對象由于前期保健品批文辦理、資質辦理等,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產基礎法已較難客觀反映企業的投資價值,所以本次估值不采用資產基礎法。
估值報告還稱,收益法是從企業的未來獲利能力角度考慮的,步長健康管理擁有一批保健食品注冊證書,如能按照未來五年經營規劃生產經營,未來發展空間較大。
《每日財報》注意到,步長健康管理擁有保健食品批準證書34項,其中6項處于審批中;擁有商標17項,其中1項處于轉移中。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步長制藥稱此次收購不構成關聯交易,但收購方和被收購方的股東都出現共同的名字。其中,胡存超持有步長健康產業5%股權,持有步長健康產業50%股權。
18項保健食品注冊證書是否值得4888萬元呢?背后是否涉嫌“利益輸送”呢?《每日財報》向步長制藥遞送求證函,截至發稿時間尚未回復。
資本運作頻頻,此前已有“買殼”案例
近幾年來,步長制藥資本運作頻頻,收購和出售事件時有發生。據同花順iFind數據,2019年以來,步長制藥發生14起有效的資產收購事件,發生5起有效的資產出售事件,總共涉及資金為24.14億元。
《每日財報》發現,類似于高溢價“買殼”的案例,在去年已有發生。2021年10月15日,步長制藥宣布收購程瑞科技100%股權,交易總價2.71億元,其中股權轉讓款為2044萬元,承債款2.51億元。
程瑞科技成立于2020年9月21日,被步長制藥收購時,僅經營了一年的時間。截至2021年8月21日,程瑞科技總資產2.21億元,負債總額2.56億元,凈資產僅為-3465.21萬元。同期,程瑞科技營收為0元,凈利潤為-3564.21萬元。
跟收購步長健康管理有所不同,此次收購采用的估值方式是資產基礎法。據評估,程瑞科技歸母權益為-3465萬元,評估值為2113萬元,評估增值為5578萬元,增值率160.97%。
程瑞科技唯一值錢的資產是北京四合院房地產,評估增值較大也是出于房地產。步長制藥稱,近些年中國尤其北京地區的四合院房地產市場價格增幅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程瑞科技對田雯龍所負有債務及利息共計2.52億元,在2021年9月已償還107萬元,剩余2.51億元由步長制藥承擔。
此次收購也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上交所對其下發問詢函。步長制藥在回復函中稱,本次收購有利于公司以此為基礎打造中醫藥文化平臺,公司計劃建設中醫藥文化博物館,便于公司開展中醫藥文化、業務的宣傳活動和學術交流活動。
主業發展不力,藥品退出多省醫保
步長制藥主要產品在心腦血管用藥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并在婦科、泌尿等用藥領域建立了較強的競爭優勢。其中,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丹紅注射液、谷紅注射液、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復方曲肽注射液、銀杏蜜環口服溶液均是經過長期市場檢驗的成熟品種。
不過近幾年來,步長制藥主業發展不力,凈利潤連續下滑。2019年至2021年,步長制藥扣非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6.58%、-4.37%和-30.72%。至2022年一季度,其扣非凈利潤進一步下滑,增速僅為-29.70%。
從經營來看,步長制藥主要收入來源于心腦血管業務,2021年心腦血管業務貢獻收入比重達到70.80%。不過,僅幾年來,其心腦血管業務收入始終徘徊不前。2019年至2021年,心腦血管業務收入分別為113.9億元、120.8億元和111.6億元。
《每日財報》注意到,步長制藥主要業務收入不增反降,或與藥品退出多省醫保目錄有關。2019年,國家開始構建全國統一的醫保藥品目錄,并發文要求各省市在3年內,按照40%、40%、20%的原則對省級增補醫保品種清除完畢,不得自行制定目錄或用變通的方法增加目錄內藥品,也不得自行調整目錄內藥品的限定支付范圍。
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步長制藥共發布了7份產品退出省級醫保目錄的公告,涉及的產品有谷紅注射液、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復方曲肽注射液等。
2021年,谷紅注射液營收為21.12億元,占年度營收比例13.41%;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營收為13.17億元,占年度營收比例8.36%;復方曲肽注射液營收為10.49億元,占年度營收比例6.66%。
步長制藥高溢價收購疑似“空殼”公司,引起了廣大普通投資者的質疑,而在此前亦有類似的案例發生。步長制藥若未不作出進一步解釋,恐難打消普通投資者的疑慮。事實上,步長制藥資產運作頻頻,并未給公司帶來良好的收益,近兩年扣非凈利潤連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