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信托業百億資本金的信托公司又增加了。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近日,青島銀保監局向陸家嘴信托下發批復文件,同意公司注冊資本金由90億元人民幣增至104億元人民幣,股權結構不變。批復時間為2022年8月8日。
一位接近陸家嘴信托的人士稱,公司現在正在辦理工商變更手續。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陸家嘴信托近1年多以來第4次增資,公司注冊資本由40億元迅速增至104億元。
2020年12月,陸家嘴信托以未分配利潤8億元轉增為注冊資本,將注冊資本由40億元增至48億元;2021年4月,陸家嘴信托以未分配利潤9億元轉增為注冊資本,將注冊資本由48億元增至57億元;沒過多久,2021年11月,青島銀保監局批復同意公司注冊資本金增至90億元,同年12月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與此同時,2021年12月,青島市嶗山區政府發布的嶗山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2022年度重點工作計劃中指出,要積極推進陸家嘴信托增資至200億元。
公司年報顯示,陸家嘴信托由上市公司陸家嘴(600663.SH)的全資子公司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陸金發”)控股,持股比例71.606%,青島國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持有18.282%、10.112%。
公司注冊地位于青島,并在上海、北京、廣州、南京、無錫、杭州、蘇州、寧波等多個重點城市布局信托業務團隊和財富管理團隊。
此次增資完成后,具有百億資本金的信托公司將增加至10家,陸家嘴信托位列第8。其余9家分別為重慶信托(150億元)、五礦信托(130.51億元)、平安信托(130億元)、中融信托(120億元)、中信信托(112.76億元)、華潤信托(110億元)、建信信托(105億元)、昆侖信托(102.27億元)和興業信托(100億元)。
其中,已身居“百億俱樂部”的中融信托還將繼續增強資本實力。今年7月,黑龍江銀保監局批準,中融信托各股東以未分配利潤按照原持股比例增資26.68億元。增資完成后,中融信托注冊資本為146.68億元,位居行業第二。
信托行業“增資潮”背景下,開年以來,多家信托公司增資事項也在逐步推進,浙金信托、中誠信托、國通信托完成增資事項,陜國投36億定增計劃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廈門信托4.1億元增資申請獲廈門銀保監局批復同意。
對于陸家嘴信托而言,增資的效果已經在業績上有所體現。云南信托研報指出,2022年上半年,在固有業務收入前10位的公司中,華鑫信托與陸家嘴信托實現了固有業務收入的同比大幅增長,分別為35.69%與37.77%,增長動因在于其持續推進增資擴股,在資本實力、抗風險能力、綜合競爭力方面不斷擴充優勢,為公司轉型升級打開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另外,今年7月,中國信托業協會向各家信托公司下發2021年度行業評級初評結果中,陸家嘴信托第一次獲A。
資管規模和業績方面,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擁有信托資產總計1795.18億元,同比減少17.72%。合并報表下,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34億元,同比增長25.31%;凈利潤15.88億元,同比增長38.72%。
用益信托資深研究員帥國讓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信托業正處于轉型攻關期,伴隨信托公司新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凈資本的消耗將持續增加。而增資一方面可以提升資本水平,應對轉型壓力,優化信托公司業務結構;另一方面,符合監管層對加強信托公司風險防范與處置能力的審慎要求。目前信托行業注冊資本平均數為48.68億元,明顯高于中位數40.15億元,反映行業頭部集中效應仍在持續,行業分化愈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