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慧東
ST海航(600221.SH)將迎來百億元級別的資金“輸血”,此消息既出,8月12日,該股再次實現漲停,報1.45元/股,成交2225萬元。
根據ST海航前一日晚發布的定增公告,擬向海南瀚巍投資有限公司以1.09元/股的價格發行99.73億股股份,預計募資總額不超過108.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據定增預案,瀚巍投資成立于2022年5月,系ST海航控股股東方大航空之控股子公司海航航空集團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此次認購資金來源于自有或自籌資金,認購股數為監管規定的認購上限。根據公告,本次發行前ST海航控股股東為方大航空,實際控制人為方威。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為瀚巍投資,實際控制人仍為方威。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不會導致ST海航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此次方大航空的百億資金注入,算是解決了ST海航燃眉之急的一半。此前,據《財新》報道,接近海航重整工作組的人士表示,方大集團希望獲得200億元應急貸款。但銀行方面態度謹慎,認為海航航空負債率太高。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幫助方大集團協調爭取應急貸款。
值得一提的是,繼定增公告后,ST海航或將在不久后向上交所提出摘帽申請。有業內人士指出,ST海航后續在新任管理團隊的領導下,有望實現摘帽,結束一年半的“戴帽”過程。
此外,就在宣布定增預案的前一日(8月10日),ST海航公告稱已收到證監會就上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一案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證監會《告知書》顯示,ST海航在財務資金管控方面缺乏獨立性,其與相關關聯方的資金往來、簽署對外擔保合同等,均在海航集團組織及操控下完成。由此導致ST海航未按規定披露非經營性關聯交易和關聯擔保。證監會擬決定對上市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200萬元罰款;上市公司原董事長謝皓明等11名高管均被予以處罰。
值得關注的是,方大入主海航半年有余,ST海航所面臨的巨大壓力與風險依舊,后續發展仍存不確定性。
受2022年疫情反復、航油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包括ST海航在內的航空板塊上市公司均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拒ST海航今年7月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公司2022年半年度凈虧損119.50億元至129.60億元,虧損額約為去年同期的13到14倍。
此外,ST海航已再度資不抵債。去年末公司凈資產剛轉正,但截至今年上半年,凈資產再次轉為負數,缺口達-32.5億元至42.6億元。
ST海航稱,虧損主要是由于經營性虧損和財務匯兌損失所致。受新冠疫情反復、航油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上半年經營性虧損約為78億-87億元,同比增虧約27億-36億元;財務匯兌損失約為39億-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虧約47億-50億元。
作為國內四大航空集團之一,ST海航虧損額較中國國航(601111.SH)與中國東航(600115.SH)低,與南方航空(600029.SH)虧損額大致接近,都在100億至130億元之間。
客運業務仍占據ST海航總營收的較大比例。2021年,公司客運收入占營收比例接近90%,貨運及行李收入占比不到8%,整體毛利率為-31.09%,同比增加18.1%。
民航客運市場一片慘淡,但民航國際貨運市場需求仍處于較高水平。中國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副主任吳世杰7月12日表示,目前航空貨運恢復至較高水平,其中國際貨運實現正增長。上半年,全行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307.7萬噸,同比下降17.9%,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7.5%。
百億注資“解渴”后,ST海航能否借機走出業績困局,仍存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