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馬財經 盧泳志
編輯|高巖
在“空降兵”相繼出走后,美好置業(000667.SZ)的“老臣”也離職了。
8月11日,美好置業公布了一項重要人事變動,呂卉辭任副董事長、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總裁、投資委員會委員等職位。
來源:企業公告
公告同時指出,因呂卉辭去公司總裁職務,美好置業聘任李俊鋒擔任公司總裁,同時聘任徐平利擔任公司副總裁。
事實上,本次離職距離呂卉于2021年4月8日擔任總裁僅一年多。當時,總裁何飛、副總裁尹滄同時離職,副董事長呂卉被委任兼任總裁,而李俊鋒被委任副總裁。
當時呂卉和李俊鋒的“上位”,被外界視為“老臣”替代“空降兵”。而如今,呂卉離職,被委以重任的李俊鋒和徐平利同樣是美好置業的“老臣”。
值得一提的是,李俊鋒和徐平利都曾負責裝配式建筑,其中,李俊鋒曾擔任美好房屋智造(集團)副總裁兼裝配式裝修事業部總經理、執行總裁兼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總裁;而徐平利曾擔任美好房屋智造(集團)副總裁兼E(PC)事業部副總裁。
而剛剛離職的呂卉則是先后擔任美好置業法務審計部副總監、總監、計劃財務部總監、財務負責人、副總裁、美好置業副董事長兼總裁,沒有裝配式建筑相關從業經驗。
盡管美好置業回復表示,此次部分高級管理人員變更不會影響公司經營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但這樣的調整,似乎剛好契合美好置業的發展策略。
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美好置業表示,公司未來3-5年將繼續聚焦裝配式建筑業務,即以疊合剪力墻技術體系為核心,以智能化工廠為主體,以工業化、數字化方式實現可拎包入住房屋的規模化智能建造。
從“空降”高管到重用“老臣”
美好置業成立于1989年,是一家經營已經超過30年的老牌房企。2014年,由名流置業改名為美好置業,創始人劉道明表示:“我不僅要造房子,更要造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
2014年,在完成公司更名之時,美好置業提出要推動向裝配式建筑和現代農業方向發力。2017年,美好置業控股國內裝配式建筑企業——美好裝配,發力裝配式建筑業務。
為了顯示公司的轉型決心,2019年11月,美好置業以700萬元年薪聘任何飛擔任公司聯席總裁,全面負責房屋智造業務板塊經營管理工作。
何飛畢業于東南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在建筑和房地產行業從業20多年,先后在深圳第一建筑公司、招商蛇口和旭輝控股任職。
當時,與何飛一起獲聘的還有年薪380萬的副總裁郭君。郭君擁有20多年的建筑行業經驗,曾擔任浙江省建設總承包公司總經理,以及寶龍、中南等房企高管。
然而,剛剛入職一年,郭君就于2020年9月申請辭職。不到一年后,2021年4月,何飛遞交辭呈,同時副總裁尹滄也提出離職。
值得一提的是,何飛、郭君、尹滄都是美好置業的“空降高管”,在他們離職后,美好置業的高管團隊又變成了由內部培養起來的“老臣”。
其中,2007年加入美好置業呂卉被委任為公司總裁,2009年加入美好置業的李俊鋒被委任為副總裁。
除此之外,當時美好置業董事會還提名董事長劉道明的二女兒劉南希為董事候選人,之后正式成為董事。
來源:愛企查
劉道明育有兩個女兒,都是公司重要持股人。大女兒劉柳生于1985年,2010年留學回國后,進入武漢一家銀行工作,后來成立了自己的園林綠化公司。她在美好置業僅有董事身份,沒有擔任其它要職。
二女兒劉南希生于1993年,大學就讀于武漢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2019年5月加入公司,之后出任旗下控股子公司美好建筑裝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主要負責裝配式建筑業務。
從時間節點來看,當時美好置業正在全力發展裝配式建筑,而接任總裁職務的呂卉并沒有相關經驗,而劉南希獲任董事一直剛好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缺。
如今,呂卉離職后,接任總裁一職的正是李俊鋒。與此同時,徐平利被聘任為副總裁,而其在美好置業也已經供職超過10年。
總體來看,無論是此前高薪聘請“空降兵”,還是重新啟用老臣,美好置業用人的邏輯很明顯,那就是具備裝配式建筑相關從業經驗,以便相關業務的展開。
“老臣”肩上的壓力
作為公司的老臣,呂卉兼任公司總裁,雖然看似大權在握,實際上卻要承擔業績下降、持續虧損、轉型不暢等壓力。
從2017年起,美好置業業績開始下滑。2017年,美好置業實現總營收44.38億元,同比下降14.72%;凈利潤6.46億元,同比下降3.41%。
2018年,美好置業總營收和凈利潤的降幅進一步擴大;2019年和2020年總營收回到正增長,但凈利潤由-2.08億元擴大至-4.47億元。
在這樣的情況下,呂卉開始兼任美好置業總裁,然而財務出身的她,并沒能解決美好置業持續虧損的難題。
來源:Wind
2021年,美好置業實現總營收35.6億元,同比下降15.37%;凈利潤-32.09億元,同比下滑617%。
對此,美好置業表示,2021年巨虧的主要原因有三:裝配式建筑業務沒有實現規模化,工廠折舊、資金成本以及固定費用疊加,導致凈虧10億元;受市場等多因素影響,部分地產項目延期交房造成違約,對凈利潤影響為-1.6億元;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3.27億元。
除了連續虧損,美好置業還面臨非常大的償債壓力。2021年,美好置業資產負債率為5.62%,同比增長10%;而其擁有流動資產183.11億元,面臨流動負債173.46億元。
資金鏈的緊張,再加上疫情的影響,美好置業出現交付大面積延期。2021年原計劃交付11個項目,僅2個項目按期交付,7個項目延期后交付,至今仍有2個項目尚未交付。
美好置業表示,公司已深刻認識到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風險,制定了改善措施并將積極推進。2022年度全力提升持續經營能力,切實維護公司和投資者利益。
根據年度經營計劃,美好置業計劃在2022年實現回款總額99億元,支出資金98億元,實現收支平衡。
然而,美好置業意識到,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狀況與計劃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7月14日,美好置業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2.8億元-4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11億元。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一般來說,經營壓力增大,高管的負擔自然會加重,這個時候如果在業績上沒有突破,會導致高管離職。企業需要給予職業經理人一些寬松的權限,使其在企業平臺上真正做出業績。
轉型之殤,聚焦裝配式建筑
在地產行業,企業多元化布局的情況非常多,但美好置業這種比較激進的去地產化轉型,在業內并不多見。
2014年正式更名,2016年美好置業便喊出“退房”口號,2017年以后,美好置業甚至不再將地產業務作為主要投入板塊。
由于缺乏地產主業的支撐,美好置業也業績一路下滑,而且其多元化拓展的業務也沒能交出滿意的答卷。
雖然涉足裝配式建筑涉多年,但美好置業在2021年年報中才首次披露該業務的營收情況。2021年,裝配式建筑實現營收7.59億元,同比增長21.71%。同期,該業務對總營收的貢獻比為21.31%,同比增長6.49%。
盡管營收增長,但裝配式建筑卻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21年,該業務實現利潤總額虧損9.94億元。此前,2017年-2020年,利潤總額分別虧損672.88萬元、1.94億元、5.98億元、10.29億元。
在裝配式建筑“失利”的同時,美好置業的現代農業板塊也不樂觀。
2018年,美好置業在財報中披露了現代農業板塊的營收情況。當年,該板塊利潤總額虧損1172.44萬元。此前,2019年-2021年,分別虧損1.53億元、4.08億元、7096.75萬元。
由于連續虧損,美好置業于2020年10月宣布戰略性退出現代農業,2020年和2021年,分別退租土地6.4萬畝和2萬畝。
總體來看,2017年-2021年,美好置業裝配式建筑和現代農業利潤總額累計虧損34.64億元。而自1993年成立以來,美好置業累計歸母凈利潤只有17.8億元。
來源:Wind
在這種情況下,美好置業依然表示,公司將戰略性退出房地產開發領域,向以裝配式建筑為核心的“房屋智造”業務轉型,戰略聚焦PC業務。原則上公司不再參與新的房產項目投資。
不過,美好置業也坦承裝配式建筑業務存在發展瓶頸,包括各地推動裝配式建筑的力度有明顯差異,而公司對各地政策支持力度、市場規模等的預期過于樂觀,導致部分投產工廠所在區域的裝配式建筑業務量不足。
“目前在技術研發層面,核心技術多集中在少數龍頭房企中。”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表示,裝配式建筑在我國尚屬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美好置業當前面臨行業下行與企業轉型的雙重考驗,未來可能要經歷較長的困難周期。
不可否認,裝配式建筑的確擁有較大的市場潛力,但您覺得美好置業能否撐到開花結果的那天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