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程大發
編輯 | 翟瑞民
國資委系統反腐正在加大力度。2022年8月12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又有3名干部被查。
根據通報,國務院國資委冶金機關服務中心原黨委副書記、主任段廣平,國務院國資委建材機關服務中心原黨委書記、副主任許崇偉,以及國務院國資委石化機關服務中心原副主任張建軍,3人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經北京市監委指定管轄,由東城區監委對其監察調查。
此前在8月5日,國務院國資委有色金屬機關服務中心原黨委副書記、主任李勤,以及國務院國資委輕工機關服務中心原黨委副書記、主任王兵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宣布落馬。
近日國資委被查的5人,均任職于國務院國資委直屬事業單位。國資委下設多家直屬事業單位,其中包括國資委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冶金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輕工業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石化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建材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有色金屬機關服務中心等多家機關服務中心。
以國資委建材機關服務中心為例,該中心是經中編辦批準設立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主要承擔為機關辦公與職工生活提供后勤服務、為離退休干部提供服務、對國有資產進行監督管理和保值增值等職能。
國資委建材機關服務中心成立于1989年3月,單位全稱為“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機關服務中心”。2000年12月劃歸國務院經濟貿易委員會管理,并更名為“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建材機關服務中心”,2004年7月統一劃轉國務院國資委管理,并更名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建材機關服務中心”。
與這些直屬事業單位相對應的國務院國資委管理機構為機關服務管理局。根據國資委網站介紹,國資委內設24個職能機構,其中,機關服務管理局的職責包括負責各離退休干部工作機構、機關服務中心管理工作;負責委機關和所屬單位的國有資產、財務等行政管理工作等。
今年3月2日,國資委黨委召開了2022年第一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議。會上提到,經國資委黨委批準,2022年第一輪巡視對國資委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商業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物資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機械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冶金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石化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輕工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紡織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建材機關服務中心、國資委有色金屬機關服務中心等16家單位開展常規巡視。
8月4日,中央紀委常委、國家監委委員、駐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組長陳超英曾在中國紀檢監察報發表文章表示,要始終保持國資央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持續釋放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能。
陳超英在文章中表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積極應對國資央企反腐敗斗爭新形勢新挑戰,對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工程建設、醫藥、能源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有針對性地重拳出擊、精準打擊,斬斷利益交換鏈條,為企業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陳超英強調,聚焦國資央企改革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嚴肅查處靠企吃企、利益輸送、設租尋租、關聯交易等違紀違法行為,堅決清理風險隱患大的行業性、系統性腐敗,及時堵住出血點,切實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對已經出現風險苗頭、違反規律“不正常”的現象進行重點查處,有效防范化解腐敗風險及關聯性經濟社會風險。
在近年國企反腐持續加壓背景下,作為國企監管者的國資系統也成為反腐敗重點領域。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1年5月曾在一篇聚焦國資領域腐敗的文章中介紹,國資委作為國有資產監管部門,承擔著監督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責任。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國資監管者卻將其職權當成瘋狂斂財的“資本”,由國有資產“守門員”墮落為國資蛀蟲。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信息,從黨的十九大算起,截至2021年5月已有近30名廳局級領導干部落馬,其中省級國資委主任就有11人,天津、黑龍江、遼寧均有2任國資委主任被查,山西、內蒙古、江蘇、西藏、貴州各1人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