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觀察團
2020年11月,銀保監會會同央行下發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對網絡小貸機構的業務準入、業務范圍、經營管理等進行了規范,并設置了三年過渡期。此后,隨著過渡期限期漸進,小貸行業整體進入調整期,從業機構整改動作頻頻。
特別是一些在金融業務上布局廣泛的互聯網巨頭,近期為滿足網絡小貸跨省經營而增資、為適應“兩參一控”而縮減牌照的操作十分密集。
最新消息是,8月9日,上海攜程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攜程小貸”)更名為上海攜趣信服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由此前的“發放貸款及相關咨詢活動”,變更為技術服務、技術開發、科技中介服務、信息咨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咨詢服務)等等。
工商資料顯示,上海攜程小貸成立于2015年,法人代表顧春欣,注冊資本為2億元。其四家股東:攜程旅游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持股40%、上海攜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0%、攜程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持股20%、攜程旅游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持股20%均為攜程旗下公司。而顧春欣還同時擔任上海攜程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法人。
對與注銷小貸牌照的情況,攜程方面對新經濟觀察團表示,此舉主要出于合規考慮,按照《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中的“兩參一控”要求,因而將旗下上海攜程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范圍進行變更,退出小額貸款業務。
根據《征求意見稿》對股權管理的規定,“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作為主要股東參股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或控股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
據新經濟觀察團此前報道,攜程旗下有兩家小貸公司,除了上海攜程小貸之外,還有重慶趣攜小額貸款有限公司(2022年1月更名為重慶攜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攜程小貸”),兩家均為攜程金融自營貸款產品“拿去花”的資金提供方。
在上海攜程小貸注銷之后,8月12日,“拿去花”借款頁面顯示的資金提供方文件只有重慶攜程小貸一家。
新經濟觀察團今日提交申請之后,顯示額度為1萬元,可取現額度為6000元,日利率0.051%,年化利率(單利)18.62%。
除了自營的小貸產品“拿去花”,攜程金融還與南京銀行、尚誠消金等機構聯合提供信用貸款產品,頁面顯示最高可借20萬,日利率最低0.02%,年化利率最低7.2%,可分3/6/12期償還。此外,還有借款產品推薦頁面,目前展示的有萬達貸、中郵消金-郵你貸、中銀消費金融、OPPO旗下歡太花錢,以及車抵貸、房抵貸、大額信用貸,最可貸款額度分別為100萬、1000萬和50萬元。
而在8月1日,重慶攜程小貸也已經將注冊資本金提高至50億元,初步完成跨區域小貸的展業門檻。
當然,面對網絡小貸監管趨嚴,以及滿足自身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需求,除了攜程之外,互聯網巨頭們都在對旗下小貸牌照進行整改。增資方面,新經濟觀察團不完全統計發現,截止8月12日,螞蟻、騰訊、字節跳動、360數科、美團、蘇寧等9家互聯網公司旗下的小貸公司已完成50億注冊資本金的增資步驟。
不過,根據《征求意見稿》,“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若按照實繳資本計算,騰訊旗下財付通小貸,OPPO、vivo旗下重慶隆攜小貸等公司目前暫未滿足全部合規要求。
除了增資,多家巨頭在“兩參一控”要求之下,與攜程一樣,整改后只保留一塊小貸牌照。
5月18日,平安普惠旗下湖南省平安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被注銷;6月30日,前者另一家小貸公司,深圳平安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又被注銷。同樣在6月,京東旗下上海京匯小額貸款公司和度小滿旗下上海滿易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均退出上海市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資格。
對此,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認為,近期互聯網巨頭在網絡小貸上動作頻頻,無論是增資還是注銷,都主要為合規考慮。調整旗下業務,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環境。從行業上來看,會推動網絡小貸領域的健康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