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冕財經 郭俊宇
編輯|陳澗
進入8月以來,美邦服飾(002269.SZ)可以說是麻煩不斷。
8月初,多名自稱是美特斯邦威的員工在社交平臺爆料,公司自4月起拖欠薪資,到8月仍未發放,消息迅速沖上熱搜。
“欠薪”風波還未平息,8月8日又被曝出旗下兩家子公司被強制執行近53萬。
這些“麻煩事”對美邦服飾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在這之前,美邦服飾披露的業績預告也不容樂觀,上半年預估虧損超過6億元。
在轉型路上摸索了十多年的美邦服飾,至今仍未找到出路,賬上也僅剩下3767萬現金,能賣的資產也賣得七七八八了。下一步該怎么辦?
十年來邊虧損邊轉型
在發不出工資的同時,美邦服飾的衰落速度又加快了。
根據該公司7月15日披露的業績預告,上半年預估虧損超過6個億,這已經超過去年整年的虧損。
對于上半年的巨額虧損,美邦服飾將原因歸于疫情。實際上,在疫情之前美邦服飾就已經陷入虧損泥潭。
自2015年以來,該公司僅在2016年和2018年小幅盈利,其他年份都出現大幅虧損。其中,2016年還是憑借著投資收益才得以盈利,當年的扣非凈利潤為-5.18億元。
雖然美邦服飾首次虧損是在2015年,但從2012年開始,該公司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2012年也是美邦服飾由盛轉衰的轉折之年。美邦服飾在2011年走上巔峰,創下百億營收、凈利潤12億的輝煌后,便急轉直下。
從2012年至2022年一季度,美邦服飾的營收、凈利潤幾乎一直在下滑,至今都未能走出虧損泥潭。
美邦服飾近十年來業績情況
債務倒是在不斷地增長,其資產負債率從2015年的55%,提升至最新的87%。
這些冷冰冰的數據也在告訴人們,美邦服飾至今仍未轉型成功。
美邦服飾從2010年開始探索轉型之路。
第一個階段是從2010年到2017年,美邦三次死磕電商和互聯網,但均以失敗告終。
首次試水互聯網,美邦推出了邦購網,斥資6000萬打造的電商平臺只運營了10個月便悄然下線。
第二次是搞O2O,從2013年10月開始啟動,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運營了兩年,業績不見起色,庫存卻再度堆積。
第三次則推出“有范”APP,為了開發“有范”,美邦服飾的研發支出同比增長了107%到2億元,還斥巨資拿下《奇葩說》的總冠名,結果奇葩說火了,“有范”才堅持了兩年就宣告下架。
在電商和互聯網方面的探索,并沒有給美邦高企的庫存帶來實質性的改善,反而因為大量的短期借債導致公司財務費用飆升。財報顯示,2011年至2016年,美邦的財務費用每年都在1億以上,最高時還曾達到2億。
2017年之后,美邦服飾放棄了向電商和互聯網的轉型,開始“回歸主業”。
美邦服飾將旗下Meters/bonwe主品牌由單一休閑風格變為五大風格,還請了關曉彤等五位當紅的青春偶像來代言。
然而,回歸主業后,美邦服飾的業績僅在2018年實現小幅盈利,從2019年開始虧得反而比以前更厲害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邦服飾又一次調整了營運策略,從5大品牌并行運行,改為聚焦主品牌業務,圍繞先鋒潮酷男孩、甜酷女孩、新國潮品牌策略。
從該公司預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的虧損情況來看,調整策略后業績也并沒有好轉。
美邦服飾已經落后了太多了,在它折騰電商和互聯網的那幾年,Zara、HM、優衣庫等外國品牌已經在中國扎穩腳跟,無論在上新速度,還是在產品創新和研發上,都比美邦更具優勢。
如今再提起美特斯邦威,很多80后、90后或許還能想起那句“不走尋常路”的口號,但真正愿意為其掏錢的人少之又少。
創始人挖“坑”,接班人填不上
美邦服飾如今所面臨的困境,歸根結底,都跟公司創始人周成建當初的一系列失誤脫不了干系。
首先,周成建當初為了追求快速擴張,放棄國內服裝企業“重生產、輕開發、輕營銷”的傳統模式,采用“自主設計、委托生產、加盟銷售”的虛擬經營模式。
“輕裝上陣”的美邦一開始確實擴張得飛快,但該模式的弊端也很明顯——公司管理效率跟不上。盤子鋪得越大,這一弊端也就越明顯,最后產品的品控和庫存成了美邦服飾最頭疼的問題。
其次,在美邦服飾正面臨著高庫存的隱患時,周成建卻游離于主業之外,癡迷于“資本運作”。
2014年,華瑞銀行獲批成立,首期注冊資金35億元,是當時首期試點成立的五家民營銀行之一。當時尚處于巔峰期的美邦服飾出資5.25億,占股15%,成為該銀行的第二大股東。
如果說投資民營銀行還屬于正常操作,那么在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期間,周成建主導了美邦服飾與徐翔合作操盤公司股價,則對公司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害。
這次資本運作,作為美邦大股東的華服投資套現了31.8億元,而這家公司的實控人就是周成建。而美邦服飾并沒有在這次資本運作中獲得任何好處。
周成建當年跟徐翔聯手進行的資本運作,還在一定程度上給公司的信譽造成了損害,因為這種行為必然會損害到中小股東的利益。自那之后,美邦的股價便一直都萎靡不振。截至8月10日收盤,美邦服飾股價約為1.6元/股,市值約為41億元。
美邦服飾股價從2015年9月開始進入下行通道,圖片來自雪球
另外,在徐翔被捕后,周成建曾在2016年初失聯,同年11月,美邦服飾不得不在被動情況下讓周成建的女兒胡佳佳接班。
周成建留給胡佳佳的,完全就是一個“爛攤子”。
胡佳佳接班后,美邦服飾確實展現出了回歸主業的態度和決心,先后推出5大風格系列品牌、線下渠道升級、布局購物中心、利用智慧零售進行供應鏈端變革等舉措。
這些舉措也讓美邦服飾在2017年收窄虧損,并在2018年扭虧為盈,實現稅前利潤4878.09萬元。
可惜,好景不長,2019年,美邦服飾再次深陷虧損泥潭。之后在疫情的沖擊下,虧損進一步擴大。
今年5月份,胡佳佳表現出“壯士斷腕”的決心,打算全面關閉虧損的店鋪,強化三五線市場,并升級線上渠道。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以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沒有退路,只有前進”。
對于周成建早些年的決策失誤所挖的坑,胡佳佳怕是很難填上了。如今的美邦服飾也已經沒有多少資金再去試錯了。
老本還能吃多久?
從2015年開始,美邦服飾基本上就失去了“造血”功能,之后的7年里,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一直都是負數。
美邦服飾多年虧損下還能撐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在當年輝煌的時候積累了不少資產,沒錢的時候還能賣資產。
2008年,美邦服飾通過IPO募集了13.35億元,其中大部分都用于買房。2008末斥資1.61億元購置兩家店, 2009年又花8.7億元買了53家店鋪。2010、2011年,美邦服飾用1.8億元共取得店鋪18家。
周成建控股的華服投資,也斥資10億多,拿下了外灘588號的上海國際客運中心2號樓。
自2015年陷入虧損以來,這些資產成了美邦服飾最主要的資金來源。
2016年,在主營業務虧損5.18億的情況下,美邦服飾通過變賣資產獲取了5.71億的資金,讓其凈利潤得以扭虧為盈。
2021年3月,美邦服飾又以4.48億元,將持有的“上海模共實業”100%股權,賣給上海百潤投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巴克斯酒業有限公司。
此次變賣資產,僅讓其2021年一季度業績扭虧為盈,二季度又繼續虧損。于是2021年8月份,美邦服飾打算以4.2億元的價格出售10.10%華瑞銀行的股權,繼續填補資金缺口。
但是,這筆交易拖了將近一年,遲遲未能通過。如果這筆交易能夠早點達成,或許美邦服飾可以避免此次的“欠薪”風波。
美邦服飾或許已經到了賣無可賣的地步,除了華瑞銀行的股份外,已經沒有多少能夠讓其自由支配的資產了。
雖然美邦賬上還有價值不菲的投資性房產和固定資產,但這些資產它沒辦法自由處置。
2021年財報顯示,美邦服飾還有價值3.35億的投資性房產以及8.26億的固定資產,其中近3億的投資性房產和7.5億的固定資產,都已經被抵押出去了。
美邦服飾所有權或使用權受到限制的資產,截自其2021年財報
美邦服飾的現金流接近枯竭。截至一季度末,美邦服飾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下3767.22萬元。
在賣資產“回血”的道路遇阻后,發不起工資的美邦服飾,或許還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等著大股東華服投資施以援手。
如果大股東華服投資也救不了它,那么美邦服飾可能會跟拉夏貝爾一樣黯然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