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聯網那些事
7 月 20 日,一則消息震動了區塊鏈行業:國內最大的數字藏品平臺“幻核”被傳將關閉。
“完蛋了!”
這是在幻核投資了近5萬元的小何的第一個想法,他馬上去自己加入的數字藏品藏家群詢問消息的真偽,群里已經炸開了鍋。
國內最大的數字藏品平臺,竟然都沒有撐過周歲生日。
很多人開始明白,原來炙手可熱的數字藏品僅僅是一張朝生暮死的圖片,沒有藝術,只有價格。
早前,周杰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自己的無聊猿NTF被盜,就曾經引發關于數字藏品價值的爭論。
最初在無聊猿2021年4月30日上線時,平臺定價約200美元一個,當晚10000只生成卡通猿便售罄。
據LooksRare信息顯示,該NFT在從周杰倫地址轉發出去后,短短1個小時內便被多次轉手,并分別以130ETH、155ETH的價格轉手交易。以當前ETH價格計算,周杰倫被盜的NFT價值超過5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320萬元。
而無聊猿作為NFT市場上最火爆的項目之一,就連NBA球星斯蒂芬?庫里、歌手林俊杰、賈斯汀?比伯、麥當娜等名人紛紛入手無聊猿NFT頭像。其中,賈斯汀?比伯入手的無聊猿 NFT 成交價更是達到830萬元人民幣。
在明星搶購的背景下,數字藏品眾多虛擬產品開始突破小眾圈層,走向了大眾。
截至目前,在二級市場交易上,無聊猿NFT項目的總銷售額超10億美元,總市值超35億美元,交易人數破萬人,市場底價也近35萬美元。
事實上,數字藏品是區塊鏈技術和藝術融合的產物,利用區塊鏈技術,數字化藝術品便有了唯一不可篡改的憑證,是NFT的一種應用形式。
有了這一憑證之后,不論是一段視頻、一段音樂或是一張照片,都會具備收藏和流通的價值,只不過不是實物,而是作為元宇宙中的虛擬藝術品。
換句話來說,這是一種看得見卻摸不著的藏品。
然而,這種看得見摸不著的藏品,在2021年已經共計發售約456萬份,總發行價值約為1.5億元。
01 數字藏品:一場投機取巧的盛宴?
事實上,從虛擬幣到NFT再到如今的數字藏品,本質并沒有發生改變,而變的更多只是形式。
如果從數藏的品類以及價值增長的速度看,很明顯,數字藏品正上演著一場投機狂歡盛宴。
首先在品類上,數字藏品不僅僅局限于文物,就連門票、潮玩、盲盒、卡牌、藝術創作、攝影作品、表情包等都可以制作成數字藏品發布,市場已經進入萬物皆可數字藏品化時代。
其次在價格上漲速度方面,從數字藏品交易平臺iBox上一款名為《NFT大鬧天宮》系列的數字圖片藏品看,《NFT大鬧天宮》最初實發行價只有99元,限量2000份,經過一輪又一輪價格上漲,最新價格已經上漲至26645元,其中大鬧天宮筋斗云數字藏品價格已經高達62666元。
隨著市場熱度高漲,吸引力日益倍增,入局者越來越多,阿里、京東、騰訊、小紅書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搭建數字藏品平臺或者在自家平臺接入數字藏品入口。
2021年6月,螞蟻集團就發布了“螞蟻鏈粉絲粒”小程序,并很快聯名敦煌美術研究所,推出了限量8000份的NFT付款碼皮膚,售價為9.9元加10支付寶積分。
緊接著兩個月后,騰訊上線國內首個數字藏品交易平臺“幻核”。2021年12月,螞蟻也將小程序升級為數字藏品App“鯨探”。
此后,網易、QQ音樂、京東、嗶哩嗶哩、天貓等都以發行NFT或上線交易平臺的方式布局了行業。
根據NFTGO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全球共有2910個藏品系列和超過2976萬個藏品。
其中,NFT總市值也在2022年1月20日達到最高點,約為350.5億美元,相當于法拉利汽車公司的市值。2021年3月12日,CryptoPunks#3100以4200個以太幣(約合742萬美元)的天價成交,再一次將市場推向高潮。
更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數字藏品平臺的日成交額在2022年1月達百萬元水平,到4月該數字就突破1000萬元,較年初增長已經超過10倍。
然而,這也就更能說明,越是火熱的市場,在增長翻倍的背景下,風險問題似乎越是難以避免。
此外,在對應物的存儲和交易還是需要第三方,并且項目方能夠輕易控制改動的前提下,去中心化、數據歸個人所有更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借口。
02 警惕“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泡沫”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
16世紀中期,郁金香引入西歐引起搶購狂熱,賣到了超乎尋常的高價,當時的富人也以擁有最新和最稀有的品種為傲,導致了一場經典的投機狂熱。
1000元一朵的郁金香花根,不到一個月后就升值為2萬元,最高時可以一年漲幅高達5900%!
一株郁金香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
后來由于賣方突然大量拋售,公眾陷入恐慌,導致郁金香市場極速崩潰,價格一夜之間一瀉千里。
從此“郁金香泡沫”代表的金融投機活動引發的危機,就一直存在。
這樣來看,數字藏品是架在區塊鏈之上的,但當下的區塊鏈在“去中心化”層面上并不算完善,于是在數藏上所謂的“去中心化”的特點實際上也沒有完全表現出來。
當代為開發APP、上鏈、連接支付方一條龍的外包服務在數藏市場出現之后,拔地而起的數藏平臺開始在短時間內出現瘋漲,十幾萬、十萬,甚至六萬就能夠擁有鏈路完整的數藏平臺。
然而現實中往往是,這些通過外包模式進入數字藏品市場的參與主體,并沒有真正去理解和研究數字藏品的發展規律和內在邏輯,而是試圖通過營銷炒作的方式來吸引關注,最終達到自己獲利的目的。
目前,在數字藏品交易市場,平臺眾多、參與者眾多、數字藏品的價格及交易很難標準化,虛擬幣化交易特征明顯,投機炒作等特征,已經成為該賽道內最明顯的缺陷。
換句話來說,如今的數字藏品行業活得越來越像股市。
目前在國內數藏市場上,iBox作為頭部數藏平臺,具備著一定的用戶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數字藏品而出圈的平臺不斷增多,其中最火熱的平臺也在增多。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平臺都能夠進入數藏二級市場。從監管趨勢來看,數字藏品二級市場不被看好,互聯網大廠背景的數藏平臺絕對不會碰這個領域。
于是,當下的市場就出現了一波反對數藏交易炒作的聲音。
就在今年6月底,在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的牽頭下,螞蟻、騰訊、百度、京東等國內數字藏品頭部平臺聯手發起反對炒作、提高準入標準等自律倡議。
此外,微信也對外宣布,“從事虛擬貨幣及數字藏品類交易業務”屬于違法違規經營,提供數字藏品二級交易服務將被封號。
但事實上,這些并不能完全限制數藏平臺的野蠻生長。
從2021年數字藏品火爆之后,國內市場開始爆出風險事件,從6月底開始,每天都有發行平臺關停或跑路的消息。
在去中心化的動人故事里,流量時代的營銷模式充斥著急速漲跌和瘋狂炒作,市場繁榮的同時伴隨各種亂象頻出,數字藏品正在嚴重背離其本身價值,整個行業有陷入泡沫階段的危險。
如果拉長數藏的發展軌跡來看,數藏行業似乎與17世紀荷蘭的郁金香泡沫異曲同工。
03 數藏真的有未來嗎?
7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正式對外發布,內容包括區塊鏈及元宇宙等領域。
其中,在數字藏品方面,上海支持龍頭企業探索NFT交易平臺建設,研究推動NFT等資產數字化、數字IP全球化流通、數字確權保護等相關業態在上海先行先試。
截止目前,騰訊、阿里等一眾互聯網大廠實際上并沒有進入數藏二級市場。
最明顯的就是,在數藏平臺布局上并沒有缺少互聯網大廠的足跡,而大廠集體抵制數藏炒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數藏二級市場沒有具體的監管,對于大廠來說雖然相對于開放二級市場的平臺而言,既合法合規又安全,但很顯然大廠目前無法瓜分二級市場的蛋糕。
當然,在支付這一流程上,二級市場自然無法通過支付寶來實現支付,為此當下能夠進行數藏二級市場支付的,主要為易寶、杉德。
誠然,能夠像ibox一樣能夠起飛的都是開了二級的,有熱度的,總是陸續有人進場接盤的,越后面進場的越容易會成為韭菜被收割,現在還是風口紅利期,早一點入局肉能輕松吃到肉。
當然,目前沒有進入二級市場的數藏平臺也有起飛的可能,例如稀象、數藏中國。
一方面,例如伽作meta,在參與數藏之前,自媒體閱讀僅僅幾百,加入數藏領域之后,閱讀開始快速增加,最低時期也能達到幾萬,ibox、幻藏都是如此。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參與數藏的用戶,早已突破千萬,從某些專注于數藏領域的自媒體的后臺數據來看,呈現井噴式的增長。
在二級市場和大量的用戶進場下,像是唯一平臺,熱度甚至超過一線大廠。
因為大廠旗下的幻核、鯨探的劣勢在于,一旦購買了數字藏品之后,180天之后才能轉贈。眾所周知,數字藏品如果沒有流通的市場其價格會大打折扣。
綜合來看,不能說數藏沒有市場,只能說“沒有辦法收獲更多利益的平臺,始終沒有辦法保持高度的討論度”。
據某數據網站整理,截止2022年5月5日,中國已經出現超335家數藏平臺。當然這也只是在視野內的,還有很多是小范圍推廣的數藏平臺。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在具體的監管尚未落地前,找IP合作、有好的背書不一定沒有風險,在每天有大量資金流水的地方,風險毋庸置疑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