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車市物語 彭斐
“蔚來正計劃推出第三個汽車品牌‘螢火蟲’,團隊的核心人員已經搭建好了,零部件也快要定點完成了。”蔚來內部人士施杰(化名)告訴車市物語,“其研發團隊在合肥,將和蔚來、阿爾卑斯一樣都是獨立運營。不同的是,螢火蟲前期只在歐洲市場銷售?!?/p>
如果將時間撥回至一年前的8月,不難發現“螢火蟲”的蛛絲馬跡。彼時,蔚來汽車CEO李斌率隊來到了五菱參觀,并試駕了五菱最新的新能源車型——寶駿KiWi EV。
李斌盛贊了KiWi EV的原創性、科技感和未來感,甚至還做起了寶駿的銷售:“蔚來汽車的車主們,如果家庭第二臺車就應該是KiWi EV 這樣的產品,時尚、年輕、好玩。”
可能在那個時刻,李斌心里就埋下了一顆種子,想要造一輛像五菱那樣的國民小車。當時,蔚來剛剛透露計劃,將成立“阿爾卑斯”副品牌,李斌的五菱之行引發了很多猜測,蔚來的“副品牌”要去搶五菱的蛋糕。
但隨著“阿爾卑斯”浮出水面,以及李斌親口表述的副品牌“不會進入五菱宏光的細分市場”,打消了外界的猜疑。
現在看來,李斌不會無緣無故跑去五菱做調研。據悉,蔚來的螢火蟲將覆蓋10萬-20萬元的中低端市場,但它會錯開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轉去歐洲市場賣。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當下,車企為了擴大市場份額,推出多品牌已不是新鮮事。可在第二個品牌阿爾卑斯還沒熟透之際,又要匆匆推出第三品牌,并且是難度加倍的歐洲市場,蔚來走這一步棋,背后有何深意?
01 蔚來第二次“放下身段”
在戰略打法上,蔚來汽車基本復制了特斯拉的思路,首款車型為高端超跑,進行核心技術儲備并樹立品牌形象,隨后向豪華車型以及中高端市場延伸。
但特斯拉以單一品牌面對高中低端市場,蔚來汽車則選擇了類似大眾汽車集團內“奧迪、大眾、斯柯達”的階梯式矩陣,以30萬、20萬、10萬作為三個子品牌的分水嶺。
李斌認為一個品牌能承載的價格帶有限,再往下推出更平價的車型,就需要另起爐灶。
蔚來曾經是新勢力之首,在過去兩年里有過許多高光時刻。這跟自身的高端化路線緊密相關,恰好踩中了新能源市場“兩頭大、中間小”的發展勢頭,這個區間燃油車的競爭不充分,蔚來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可現在,曾經競爭最激烈的燃油車中端市場,正被新能源汽車品牌快速打開。包括零跑、哪吒等新勢力都在近期收獲了不錯的成果,這是蔚來所欠缺和“羨慕”的。
早在2020年財報會議上,李斌就透露過“進入大眾市場是蔚來的長期戰略”。做阿爾卑斯是蔚來第一次放下身段,而做螢火蟲是第二次放下身段。這并不讓人意外,因為無論汽車行業怎么變,規?;肋h是最根本的競爭力。
只是未想到,第三品牌會繞過中國市場,直攻歐洲市場。“現在國內中低端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價格戰的重災區,蔚來很難在這一片紅海中殺出一條道路,但歐洲不一樣,仍是一片藍海?!笔┙軐Υ私忉?。
在歐洲市場布局,蔚來可謂是新勢力的排頭兵。2021年5月,蔚來就官宣了“挪威戰略”,計劃兩年內在歐洲交付7000輛ES6和ES8。但遺憾的是,一年半過去了,還沒有太大的起色。
數據顯示,2021年,蔚來在挪威只賣出200臺ES8,2022年前7個月為550臺,在純電車型銷量榜中排名僅為第35名。
銷量受挫,主要是因為蔚來的現有產品線并不適合歐洲。中國消費者更看重高續航、高智能的電動汽車,而歐洲地方小,續航就顯得不那么重要,開著一款適合自己用車場景的車就行。
歐洲市場一直以小型車、緊湊型車為主導,即使是純電動車市場,小車依然是歐洲的主旋律,比如大眾ID.3、雷諾ZOE。而蔚來的ES6、ES8、ET5、ET7都是中型、中大型車,且未建立一定的品牌標識度,難以打開歐洲市場。
如果是螢火蟲,蔚來或有機會突圍。首先,歐洲車企觀念比較保守,像大眾、Stellantis、BBA這些老牌車企也不擅長智能化技術,但并不意味歐洲人對智能化沒有需求,市場教育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用戶,早年前被人嘲笑的大屏和多屏,近期BBA車企也在效仿。
據了解,螢火蟲車型將支持換電,搭載L2+級輔助駕駛,與歐洲現有的主流車型比,螢火蟲的智能化是其優勢之一。
其次,螢火蟲在歐洲市場也可采用BaaS方案,更進一步降低其售價,理想狀態下,走量款能幫助蔚來更快地在歐洲打開局面。
在本地化方面,蔚來已開始籌建工廠。李斌曾對海外市場建換電站的成本表示過擔憂,“如果長期來講,在歐洲部署比較多的換電站,換電站也要考慮本地生產,運輸費用確實挺貴的?!?/p>
圖源:蔚來官方
正因為此,蔚來近日宣布,在匈牙利佩斯州投資建設的蔚來能源歐洲工廠將于9月投入運營。蔚來能源歐洲工廠占地約10000平方米,是蔚來在海外建設的第一座工廠,也是蔚來加電產品的歐洲制造中心、服務中心和研發中心。
先前,蔚來在歐洲表現出來的實際行動,要遠遠小于欲望,但現在看來,蔚來要動真格了。
02 “一個人拿著紅纓槍叫陣”?
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目前處于供給不足狀態。2022年5月,大眾汽車方面透露,2022年歐洲和美國的新能源汽車訂單額度已滿。
不過,即使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前景大好,蔚來的前行之路也不會平坦。
想打入中低端市場,背后要具備性價比且交付量跟得上的優勢,而從去年開始,蔚來已經多次由于疫情、缺芯、動力電池短缺,甚至工廠改造等原因,造成產能危機、無車可交。
圖源:蔚來官方
與上述消息相對應的是,在日前舉行的2022年蔚來合作伙伴日上,李斌直呼“拜托合作伙伴頂住”,原因是ET7原計劃在7月邁上一個新臺階,但是,因為壓鑄件供應不足,導致7月生產較計劃減少了數千臺。
據施杰透露,蔚來的兩個新品牌車型也會使用一體壓鑄技術,比如副車架。“目前副車架產能壓根排不過來。”
“如果蔚來的交付量提不上來,以后想做中低端市場那更是困難?!逼嚪治鰩熗鯓罚ɑ囀形镎Z稱??梢哉f,短期內,蔚來在國內市場已經應接不暇了,很難再騰出一部分產能轉移至歐洲市場。
雖然賣小車很容易做到規?;?,但前提是車企要有很強的供應鏈成本管控能力,這點蔚來也不是專長。
從現有傳統車企品牌在10萬元級別的市場看,諸如歐拉好貓、比亞迪海豚等,基本實力不俗。這背后有兩層因素,一是長城、比亞迪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廠,而且電池自給自足,能更好地控制成本;二是企業自身的規模,一家100萬年銷量的企業與一家10萬年銷量的企業,在和供應商談采購成本時,籌碼和議價能力是不同的。
五菱宏光MINI EV之所以價格能拉低,也是由于其巨大的銷量規模支撐。而長安新能源在學習了一陣子之后,近期受材料、供應商漲價的壓力后也撐不住了,暫停了奔奔E-Star國民版車型訂單。
回看蔚來,目前由江淮汽車代工生產,不但需要支付高昂的代工生產費用,在迭代上也趨于緩慢。即使BaaS方案能降低售價,但能否在海外打開局面存一定的不確定性。
圖源:蔚來官方
比如,即使是國內以性價比著稱的五菱神車,到了海外市場,由于沒有大規模本地化配套支持,整車成本無法與中國國內相比,因此只得艱難“仰攻”。
“蔚來缺乏規模效應和體系能力,和歐洲主流車企的力量對比,蔚來就好比‘一個人拿著紅纓槍來叫陣,而對方是現代化完整的防御體系’?!蓖鯓氛f。
此外,國內外環境不一樣,蔚來的商業模式能否跑得通?這些可能都要打一個問號。
李斌深知背后的艱難,他曾在發布挪威戰略時稱,國際化是特別艱苦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難度肯定比在中國市場要難一個量級還不止,但是再難的事情總是要有人去做?!?/p>
03 年年虧損,“三胎”養得起?
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正迅速由啞鈴狀向金字塔形轉變,蔚來推出中低端品牌,是一次必要之舉,通過可觀的中部地帶,進而分攤研發、制造等多個方面的成本,進一步優化財務報表。
不過在蔚來身上,能夠看到共享的分攤體系很少。由于車身尺寸限制,螢火蟲不會使用蔚來現有的平臺開發,而是會專門新建一個平臺進行單獨開發。“螢火蟲和阿爾卑斯都是,兩者平臺并不兼容的。”施杰說道。
不僅平臺如此,換電站也是,各自品牌之間獨立運營?!澳壳拔祦砥放频?678車型用的是一代和二代換電站,未來的阿爾卑斯和螢火蟲沒法用前兩代換電站。”施杰坦言,“第三代換電站正在籌劃中。”
這也意味著蔚來前期建設的1000多臺換電站或面臨翻新或重建。要知道,此前蔚來的單個換電站的建設成本約在200萬元,“這樣重資產的投入下,蔚來要實現盈虧平衡或是一個悖論?!绷硪晃粯I內人士對此表示。
更何況蔚來的兩個新品牌,一個在中國市場,一個在歐洲市場,蔚來采用復制模式,將產品、直營直銷、NIO House、換電、服務中心,全部照搬。相比其它中國品牌,蔚來的資金投入要多得多。
圖源:蔚來官方
如果參考比亞迪,與蔚來差不多的時間進入歐洲市場,但此時蔚來的步伐已經相對落后了。
2021年5月,比亞迪宣布與挪威經銷商集團RSA合作進入挪威市場;當年8月,比亞迪唐EV開始在挪威交付。數據網站elbilstatistikk顯示,2021年比亞迪唐EV在挪威市場的上牌量為1067輛。2022年前七個月,唐EV在挪威銷售1125輛,而蔚來銷售只有550輛。
一名熟悉比亞迪歐洲業務的人士稱,新品牌進入新的市場,還是需要依靠本地渠道,否則難以打開局面。除了在歐洲市場推出高端車型唐EV后,未來比亞迪還要再往下延伸。
除了與海外主流品牌拼搏外,螢火蟲和比亞迪也必有一戰?!熬湍壳翱矗祦硐胍龅较癖葋喌夏菢拥囊幠?,無論是國內還是歐洲市場,短期內是達不到的?!蓖鯓啡缡钦f。
先前,蔚來的“高端”幾乎都是靠燒錢燒出來的,在塑造品牌形象的同時,不得不面對巨額虧損。成立已經8年的蔚來,目前仍然還未實現盈利。2021年,蔚來凈虧損達40.2億元,現金儲備554億元。來到今年一季度,蔚來凈虧損17.8億元,現金儲備縮水至533億元。
在母品牌壓力陡增、銷量開始停滯、盈利艱難的背景下,進入中低端市場,意味著要燒更多的錢,承擔更大的風險,年年虧上幾十億的蔚來,還能不能一邊燒錢,一邊多研發兩個子品牌?
上述人士認為,“以蔚來現在的能力,還完全不足以支撐做3個品牌。如果想做最好是靠外部的聯合,比如整合五菱資源,打開歐洲市場局面,這對提升銷量有好處?!钡@在蔚來內部看來是不可能的,“蔚來有錢,也更需要講資本故事。”
在蔚來2021年財報會上,李斌提到,2024年會實現盈虧平衡。從兩個子品牌的投產節點看,阿爾卑斯將在2024年量產,而螢火蟲預計最快也要在2025年。由于產能和銷量爬坡需要一定的時間,蔚來至少需要為兩個新品牌持續輸血長達3年的時間。
尚處于“小學生”階段的蔚來,除了在研發、生產、渠道等層面繼續“自我奮斗”,還需要再孕育兩個“嬰兒”,向資本市場講好新的故事,以獲取更多的資源支持。
只不過,這個故事能否講得動聽,一方面要看李斌的構想與口才,另一方面也要看中國與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蔚來屢屢強調“要與時間做朋友”,但對所有的創業公司而言,時間窗口不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