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南紫晗
中電控股(00002.HK)的遠期電力合約出現大幅虧損,導致公司上半年巨虧。
8月8日,總部位于香港的電力供應商中電控股發布業績公告,今年上半年收入475億港元(約合4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6.9%;凈虧損48.5億港元(約合41.7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盈利46億港元(約合39億元人民幣)。
中電控股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私營電力公司之一,業務涵蓋中國香港、中國內地、澳洲等五大區域市場的輸配電網絡、發電及能源零售。
中電控股通過全資子公司澳洲能源(EnergyAustralia)在澳大利亞運營發電業務,是當地第三大電力零售企業。
今年上半年,澳洲能源持有的遠期電力合約出現79.5億港元(約合68.3億元人民幣)的公允價值虧損,導致中電控股盈利受到顯著影響。
澳大利亞的國家電力市場采取自由交易機制,電力零售商從發電商處以批發電價購買電量,再以零售電價出售給市場終端用戶,價格由供需決定。中電控股通過簽訂遠期能源合約,按照固定價格出售未來的發電量,以此對沖市場波動風險。
由于電力供應緊張及燃料價格高企,今年澳大利亞全國電力市場的電價大幅攀升。中電控股稱,目前的電價已高于遠期能源合約所約定的價格,導致公允價值出現虧損。
據衛報報道,澳大利亞能源市場調度中心AEMO(Australian Energy Market Operator)披露,今年二季度,東澳大利亞地區的平均度電價格為0.264澳元(約合0.227元人民幣),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
AEMO稱,燃煤電廠倒閉和全球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混亂。AEMO還曾在6月15日宣布,將首次暫停全國電力市場的現貨交易以保障供應。
中電控股在今年5月公布一季度業績時,就曾預警由對沖合約導致的賬面虧損。截至今年一季度,該項虧損為25億港元(約合21.5億元人民幣)。
但中電控股同時強調稱,上述虧損并非已變現虧損。在合約結算日,澳洲能源如能生產合約所需電力,兌現遠期能源合約,目前產生的公允價值虧損將會消除。
中電控股還提及,長遠來看,批發電價持續上升將為公司業務帶來有利影響。澳洲能源已增加短期煤炭及燃氣采購,以確保旗下各電廠下半年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自今年6月以來,中電控股股價開始顯著回落。截至8月8日收盤,報65.95港元/股,較6月初下跌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