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與碳排放“鋼”上了?寶馬或引爆ESG新戰場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與碳排放“鋼”上了?寶馬或引爆ESG新戰場

減碳是挑戰,還是機遇? 寶馬可能給出了一個不錯的答案

文|路由社  HoRizon

在商業實踐中,如何將來自減碳目標的限制轉化為優勢?

近期,寶馬集團用一場跨領域合作,為身處學習期的汽車制造行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上周四(8月4日),寶馬集團宣布與中國河鋼集團簽署《打造綠色低碳鋼鐵供應鏈合作備忘錄》,將在其供應鏈中使用低碳汽車用鋼。

根據協議,寶馬沈陽生產基地量產車型將從2023年中期開始,逐步使用河鋼的低碳汽車用鋼。

自2026年起,寶馬沈陽生產基地開始在整車量產過程中使用河鋼生產的綠色汽車用鋼(以下簡稱“綠鋼”)。這也令寶馬集團成為最早在中國宣布將在量產車中使用“綠鋼”的汽車制造商之一。

巨大的減碳壓力

與全球幾乎所有汽車制造商一樣,寶馬集團目前也面臨一個全新的課題。

根據《格拉斯哥氣候協議》,全球近200個國家將按照《巴黎協定》,致力于達成“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C之內,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C之內”的目標。

“我們邁出了重要一步,但幅度還不夠。我們脆弱的地球危在旦夕。人類還在災難邊緣徘徊。” 在去年舉行的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閉幕致辭中,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表示, “是時候進入緊急模式了——否則我們實現‘凈零排放’的機會將降至為零。”

在COP26舉行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份報告指出,當前各國的“國家自主貢獻”會導致全球“截至本世紀末氣溫上升2.7°C”。

截至去年9月底,120個國家提出的新版和更新版氣候承諾,僅在2030年預測排放量基礎上減排了7.5%。想要達成1.5°C的溫控目標,則要求實現55%的減排。

這也意味著,世界各國均面臨著巨大的減碳壓力。汽車工業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部門,則將在各國的“國家自主貢獻”中扮演重要角色。

事實上,一些活躍于行業內的跨國汽車制造商均已就“減碳”議題,制定了詳細的目標。

以寶馬集團為例。

在去年舉辦的2021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上,以“RE:THINK、RE:DUCE、RE:USE、RE:CYCLE”(再思考、再精減、再利用、再回收)為主題,寶馬集團提出了循環經濟目標。

在8月3日舉行的2022新京報貝殼財經夏季峰會上,這一目標得到了華晨寶馬業務發展及企業可持續發展總監穆迪(Carsten Mueller-Deiters)的重申。

華晨寶馬業務發展及企業可持續發展總監穆迪

具體而言,該集團至2030年將單車整個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降低至少40%,相當于總體減少超過2億噸二氧化碳排放。最遲到2050年,寶馬集團計劃完全實現氣候中和。

在制造端,寶馬計劃顯著降低每輛車的資源消耗,令其基于下一代平臺制造的“新世代”(Neue Klasse)車型在可持續性方面達到全新水平。

在此過程中,“二次優先”(Secondary First)原則將對該集團的新車制造起到指導作用。

按計劃,寶馬集團將大幅增加再生鋼、塑料、鋁等二次利用材料的使用率,并自2050年起,為其業務運營采購100%的可再生能源電力。

同樣的,梅賽德斯奔馳集團也提出,至2039年,令整個乘用車車隊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通用汽車則承諾,至2040年,產品及運營實現碳中和。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制造商之一,特斯拉盡管未做出任何有關碳中和或碳達峰的承諾,但表示將通過一系列策略,減少其碳足跡。例如,提高電芯、陰極材料內部制造率,在業務中盡可能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使用“綠鋼”的好處

隨著面向電氣化的轉型的不斷加速,當前各大汽車制造商在減碳方面所面對的最大挑戰,并非源自產品使用周期。

以特斯拉為例。

如果該公司根據計劃,至2030年將車隊總規模提升至每年2000萬輛,屆時,這些零排放產品在市場上對燃油車及低排放車型所產生的取代作用,將顯著降低汽車在產品生命周期內的碳足跡。

可現階段,即便像特斯拉這樣的純電動汽車制造商,也難以在汽車制造過程——尤其是零部件供應環節中實現100%“凈零排放”。

波士頓咨詢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汽車行業的排放主體主要集中于處在其供應鏈中的非車企主體,上游和下游總計排放占比超過95%。

這也是寶馬集團本次將減碳行動延伸至供應鏈的特殊意義所在。

根據該集團提供的數據,相較于傳統鋼材,河鋼集團生產的低碳汽車用鋼在生產過程中,將少產生10%-30%的二氧化碳。而“綠鋼”則將在此基礎上,將鋼材生產中的減碳比例進一步擴大至約95%。

河鋼集團低碳汽車用鋼在生產過程中,將少產生10%-30%的二氧化碳

全球鋼材數據服務商Mysteel的統計結果顯示,在一輛汽車制造所需的原材料中,鋼材所占比例約為72%-88%。而生產一輛中型純電動汽車所用鋼材的碳排放,約占該車供應鏈端碳排放的20%,僅次于生產高壓電池(26%)和輕金屬材料(23%)。

正因如此,對上游鋼材的碳排量進行限制,或將在較大程度上幫助寶馬加速實現供應環節的減碳目標。

按照寶馬集團目前的采購計劃,從2026年起,通過使用綠鋼,該集團在供應鏈端每年預計將減少約23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更重要的是,寶馬還將借助與河鋼的合作,與之共同構建低碳汽車用鋼材料的認證機制。此外,雙方在汽車用鋼產品的全生命周期中,還將以“全透明”的方式對碳排放數據進行評價——包括從鐵礦石開采到鋼鐵產品、從汽車用鋼到汽車報廢的所有階段,都將逐一記錄碳排放數據。

對零部件的碳足跡進行追溯,也是寶馬集團近年來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一大創新舉措。在德國本土,寶馬集團近年與德國大型軟件企業思愛普公司(SAP)取得了合作。

此舉除了有望增強寶馬在數字化轉型領域的競爭力之外,還對其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發揮空間。

思愛普公司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Klein近期在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證實,該公司與寶馬集團的合作項目中,包括一系列可用于“跟蹤和追溯汽車所有部件碳足跡,直至原材料”的軟件。

思愛普公司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Klein(左)與寶馬集團CEO齊普策(右)

“這就是寶馬想要的,他們希望在零部件碳足跡方面形成這種可追溯性,”Klein說,“之前在生產電動汽車時,無論寶馬也好,特斯拉也好,都無法準確掌握一輛車的可持續性。而現在,這種端到端的透明度,將改變游戲規則。”

這一雄心勃勃的“減碳”意愿,也將體現在寶馬集團供應鏈的其他環節中。

根據穆迪的表述,該集團計劃至2030年,令單車供應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少20%,單車生產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80%,單車使用階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少50%。

此外,寶馬在制造車輛時使用的可回收和可重復使用材料比例,也將逐步從30%提高到50%。

將限制轉為優勢

對寶馬集團來說,基于減碳目的與河鋼開展的材料供應合作,還有可能對其業務運營構成一大優勢,繼而產生商業效益。

根據此次協議,寶馬將成為河鋼綠色低碳汽車用鋼的第一家客戶。

寶馬將成為河鋼綠色低碳汽車用鋼的第一家客戶

“這對寶馬來說,無疑將在商業層面形成一種先發優勢。”精錫咨詢公司汽車分析師韓奎華表示。

他相信,無論在綠色低碳材料的采購價格,還是采購條件方面,寶馬將作為河鋼的“天使輪用戶”享受更多權益。在此過程中,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上的業務規模也將為合作雙方帶來雙贏局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進入2022年,市場需求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處于低位運行狀態,鋼廠生產有所下降,使得產量呈現下降態勢。今年1-6月,中國累計鋼材產量為66714.4萬噸,同比下降4.6%。

作為主要用鋼產業部門,汽車行業產銷水平也在今年上半年有所下降。1-6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1.7萬輛和1205.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和6.6%。

自今年6月起,隨著疫情防控成效和促消費政策效應顯現,汽車生產全面恢復正常水平,消費市場快速回暖。鋼材生產行業由此預計,進入8月,市場需求將有所回升。同時,鋼廠生產趨于恢復,產量也將有所回升。

“不過,鋼材產量的恢復水平和汽車生產對鋼材的需求之間如果不能快速達到同步,那么仍將令鋼材采購價出現波動。”韓奎華說。

即便在鋼材短期產能問題得到解決后,該行業仍有可能因持續困擾汽車制造業的芯片供應短缺,而下調汽車用鋼的產量。

中信期貨在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盡管汽車缺芯問題在中國導致的鋼鐵總需求減少比例僅為0.4%,但從需求結構來看,對于冷軋的需求沖擊相對較大,因此令國內冷軋需求下降了150-200萬噸。而在汽車用鋼中,冷軋的占比達到30%,比熱軋的占比高出10個百分點。

IHS Markit、伯恩斯坦等多家分析機構均預測,芯片供應短缺仍將在一定時間內對汽車制造行業產生影響。

這意味著,鋼鐵行業有可能會出于對市場需求的悲觀預期,限制汽車用鋼產量,繼而引起后者的采購價格出現上浮。

“在這種情況下,寶馬與河鋼的合作,一方面為達成減碳目標找到了一個好的切入口,另一方面也相當于建立了一個更加穩定的材料供應渠道。”韓奎華說。

對寶馬來說,像這樣在中國的供應鏈上游挖掘具有潛力的行業玩家,也不是第一次嘗試。如今的全球動力電池行業巨頭寧德時代就曾接受過寶馬的“知遇之恩”。

BMW iX3搭載的第五代動力電池,采用寧德時代NCM811電芯

“沒有寶馬,就不會有今天的寧德時代。”寧德時代寶馬項目總監朱凌波曾公開表示。

2012年,寶馬在籌備生產之諾1E車型時,便將這家僅成立了一年的年輕企業加入了優質電池供應商合作伙伴名單。后者也由此成為寶馬集團在大中華地區唯一的電池供應商,以及國內首家成功進入國際車企供應商體系的動力電池企業。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從CSR到ESG

在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謀求合理的商業利益與在地社區收益,寶馬集團在企業管理中不斷融入了對環境、社會與企業治理(ESG)的深度思考。

在中國,ESG是一種相對較新的企業管理理念。與單純的企業社會責任(CSR)不同,ESG將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被投資者納入對企業盈利指標的考核中。

投資研究機構中證指數援引海內外多項學術研究稱,ESG評價結果與公司財務績效、投資業績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和積極的影響。如牛津大學對200篇高質量的文獻回顧表明,ESG評價優異的公司長期穩定呈現更好的運營績效,而對投資業績也有積極正向的影響。

“如果將CSR理解成企業通過花錢來回饋社區的話,那么ESG也許可以被理解成,企業在回饋社區的過程中,對‘與社區共同獲益’所進行的一種嘗試。”韓奎華說,“這將大幅提升此類行動的可持續性。”

中證指數對此的解讀則是,ESG是“通過內在機制對企業價值產生影響”。例如,ESG可以通過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股息率改善,從而對股價產生影響,繼而形成ESG的盈利改善機制。

不過,目前ESG在中國尚處于發展初期。對投資者來說,投資業績與ESG評價結果之間的相關性不被認為是因果關系。大部分投資者不清楚ESG的作用機制,因此很難做出投資決策。這也是很多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難以踐行ESG投資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不少機構基于各自的背景和認知,發布了各自的ESG評價體系。其結果是,對同一家公司的評價結果往往差異很大,而市場上亟需比較客觀、全面的ESG評價體系和標準,為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提供客觀的參照。

此外,絕大部分機構在ESG領域的產品數量及規模仍較小,難以有效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年初,中國ESG相關貸款創造紀錄,或從側面證明ESG經濟正在形成

盡管如此,寶馬與河鋼的合作,仍可被視作ESG經濟在中國正式形成前夕,企業綜合環境、社會與自身三個維度所進行的深度思考、積極探索與有益的踐行。

對寶馬來說,這項合作的意義與收益均清晰可見。對于河鋼集團來說,是否會因此一躍成為下一個寧德時代,也同樣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與碳排放“鋼”上了?寶馬或引爆ESG新戰場

減碳是挑戰,還是機遇? 寶馬可能給出了一個不錯的答案

文|路由社  HoRizon

在商業實踐中,如何將來自減碳目標的限制轉化為優勢?

近期,寶馬集團用一場跨領域合作,為身處學習期的汽車制造行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上周四(8月4日),寶馬集團宣布與中國河鋼集團簽署《打造綠色低碳鋼鐵供應鏈合作備忘錄》,將在其供應鏈中使用低碳汽車用鋼。

根據協議,寶馬沈陽生產基地量產車型將從2023年中期開始,逐步使用河鋼的低碳汽車用鋼。

自2026年起,寶馬沈陽生產基地開始在整車量產過程中使用河鋼生產的綠色汽車用鋼(以下簡稱“綠鋼”)。這也令寶馬集團成為最早在中國宣布將在量產車中使用“綠鋼”的汽車制造商之一。

巨大的減碳壓力

與全球幾乎所有汽車制造商一樣,寶馬集團目前也面臨一個全新的課題。

根據《格拉斯哥氣候協議》,全球近200個國家將按照《巴黎協定》,致力于達成“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C之內,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C之內”的目標。

“我們邁出了重要一步,但幅度還不夠。我們脆弱的地球危在旦夕。人類還在災難邊緣徘徊。” 在去年舉行的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閉幕致辭中,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表示, “是時候進入緊急模式了——否則我們實現‘凈零排放’的機會將降至為零。”

在COP26舉行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份報告指出,當前各國的“國家自主貢獻”會導致全球“截至本世紀末氣溫上升2.7°C”。

截至去年9月底,120個國家提出的新版和更新版氣候承諾,僅在2030年預測排放量基礎上減排了7.5%。想要達成1.5°C的溫控目標,則要求實現55%的減排。

這也意味著,世界各國均面臨著巨大的減碳壓力。汽車工業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部門,則將在各國的“國家自主貢獻”中扮演重要角色。

事實上,一些活躍于行業內的跨國汽車制造商均已就“減碳”議題,制定了詳細的目標。

以寶馬集團為例。

在去年舉辦的2021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上,以“RE:THINK、RE:DUCE、RE:USE、RE:CYCLE”(再思考、再精減、再利用、再回收)為主題,寶馬集團提出了循環經濟目標。

在8月3日舉行的2022新京報貝殼財經夏季峰會上,這一目標得到了華晨寶馬業務發展及企業可持續發展總監穆迪(Carsten Mueller-Deiters)的重申。

華晨寶馬業務發展及企業可持續發展總監穆迪

具體而言,該集團至2030年將單車整個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降低至少40%,相當于總體減少超過2億噸二氧化碳排放。最遲到2050年,寶馬集團計劃完全實現氣候中和。

在制造端,寶馬計劃顯著降低每輛車的資源消耗,令其基于下一代平臺制造的“新世代”(Neue Klasse)車型在可持續性方面達到全新水平。

在此過程中,“二次優先”(Secondary First)原則將對該集團的新車制造起到指導作用。

按計劃,寶馬集團將大幅增加再生鋼、塑料、鋁等二次利用材料的使用率,并自2050年起,為其業務運營采購100%的可再生能源電力。

同樣的,梅賽德斯奔馳集團也提出,至2039年,令整個乘用車車隊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通用汽車則承諾,至2040年,產品及運營實現碳中和。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制造商之一,特斯拉盡管未做出任何有關碳中和或碳達峰的承諾,但表示將通過一系列策略,減少其碳足跡。例如,提高電芯、陰極材料內部制造率,在業務中盡可能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使用“綠鋼”的好處

隨著面向電氣化的轉型的不斷加速,當前各大汽車制造商在減碳方面所面對的最大挑戰,并非源自產品使用周期。

以特斯拉為例。

如果該公司根據計劃,至2030年將車隊總規模提升至每年2000萬輛,屆時,這些零排放產品在市場上對燃油車及低排放車型所產生的取代作用,將顯著降低汽車在產品生命周期內的碳足跡。

可現階段,即便像特斯拉這樣的純電動汽車制造商,也難以在汽車制造過程——尤其是零部件供應環節中實現100%“凈零排放”。

波士頓咨詢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汽車行業的排放主體主要集中于處在其供應鏈中的非車企主體,上游和下游總計排放占比超過95%。

這也是寶馬集團本次將減碳行動延伸至供應鏈的特殊意義所在。

根據該集團提供的數據,相較于傳統鋼材,河鋼集團生產的低碳汽車用鋼在生產過程中,將少產生10%-30%的二氧化碳。而“綠鋼”則將在此基礎上,將鋼材生產中的減碳比例進一步擴大至約95%。

河鋼集團低碳汽車用鋼在生產過程中,將少產生10%-30%的二氧化碳

全球鋼材數據服務商Mysteel的統計結果顯示,在一輛汽車制造所需的原材料中,鋼材所占比例約為72%-88%。而生產一輛中型純電動汽車所用鋼材的碳排放,約占該車供應鏈端碳排放的20%,僅次于生產高壓電池(26%)和輕金屬材料(23%)。

正因如此,對上游鋼材的碳排量進行限制,或將在較大程度上幫助寶馬加速實現供應環節的減碳目標。

按照寶馬集團目前的采購計劃,從2026年起,通過使用綠鋼,該集團在供應鏈端每年預計將減少約23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更重要的是,寶馬還將借助與河鋼的合作,與之共同構建低碳汽車用鋼材料的認證機制。此外,雙方在汽車用鋼產品的全生命周期中,還將以“全透明”的方式對碳排放數據進行評價——包括從鐵礦石開采到鋼鐵產品、從汽車用鋼到汽車報廢的所有階段,都將逐一記錄碳排放數據。

對零部件的碳足跡進行追溯,也是寶馬集團近年來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一大創新舉措。在德國本土,寶馬集團近年與德國大型軟件企業思愛普公司(SAP)取得了合作。

此舉除了有望增強寶馬在數字化轉型領域的競爭力之外,還對其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發揮空間。

思愛普公司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Klein近期在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證實,該公司與寶馬集團的合作項目中,包括一系列可用于“跟蹤和追溯汽車所有部件碳足跡,直至原材料”的軟件。

思愛普公司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Klein(左)與寶馬集團CEO齊普策(右)

“這就是寶馬想要的,他們希望在零部件碳足跡方面形成這種可追溯性,”Klein說,“之前在生產電動汽車時,無論寶馬也好,特斯拉也好,都無法準確掌握一輛車的可持續性。而現在,這種端到端的透明度,將改變游戲規則。”

這一雄心勃勃的“減碳”意愿,也將體現在寶馬集團供應鏈的其他環節中。

根據穆迪的表述,該集團計劃至2030年,令單車供應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少20%,單車生產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80%,單車使用階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少50%。

此外,寶馬在制造車輛時使用的可回收和可重復使用材料比例,也將逐步從30%提高到50%。

將限制轉為優勢

對寶馬集團來說,基于減碳目的與河鋼開展的材料供應合作,還有可能對其業務運營構成一大優勢,繼而產生商業效益。

根據此次協議,寶馬將成為河鋼綠色低碳汽車用鋼的第一家客戶。

寶馬將成為河鋼綠色低碳汽車用鋼的第一家客戶

“這對寶馬來說,無疑將在商業層面形成一種先發優勢。”精錫咨詢公司汽車分析師韓奎華表示。

他相信,無論在綠色低碳材料的采購價格,還是采購條件方面,寶馬將作為河鋼的“天使輪用戶”享受更多權益。在此過程中,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上的業務規模也將為合作雙方帶來雙贏局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進入2022年,市場需求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處于低位運行狀態,鋼廠生產有所下降,使得產量呈現下降態勢。今年1-6月,中國累計鋼材產量為66714.4萬噸,同比下降4.6%。

作為主要用鋼產業部門,汽車行業產銷水平也在今年上半年有所下降。1-6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1.7萬輛和1205.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和6.6%。

自今年6月起,隨著疫情防控成效和促消費政策效應顯現,汽車生產全面恢復正常水平,消費市場快速回暖。鋼材生產行業由此預計,進入8月,市場需求將有所回升。同時,鋼廠生產趨于恢復,產量也將有所回升。

“不過,鋼材產量的恢復水平和汽車生產對鋼材的需求之間如果不能快速達到同步,那么仍將令鋼材采購價出現波動。”韓奎華說。

即便在鋼材短期產能問題得到解決后,該行業仍有可能因持續困擾汽車制造業的芯片供應短缺,而下調汽車用鋼的產量。

中信期貨在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盡管汽車缺芯問題在中國導致的鋼鐵總需求減少比例僅為0.4%,但從需求結構來看,對于冷軋的需求沖擊相對較大,因此令國內冷軋需求下降了150-200萬噸。而在汽車用鋼中,冷軋的占比達到30%,比熱軋的占比高出10個百分點。

IHS Markit、伯恩斯坦等多家分析機構均預測,芯片供應短缺仍將在一定時間內對汽車制造行業產生影響。

這意味著,鋼鐵行業有可能會出于對市場需求的悲觀預期,限制汽車用鋼產量,繼而引起后者的采購價格出現上浮。

“在這種情況下,寶馬與河鋼的合作,一方面為達成減碳目標找到了一個好的切入口,另一方面也相當于建立了一個更加穩定的材料供應渠道。”韓奎華說。

對寶馬來說,像這樣在中國的供應鏈上游挖掘具有潛力的行業玩家,也不是第一次嘗試。如今的全球動力電池行業巨頭寧德時代就曾接受過寶馬的“知遇之恩”。

BMW iX3搭載的第五代動力電池,采用寧德時代NCM811電芯

“沒有寶馬,就不會有今天的寧德時代。”寧德時代寶馬項目總監朱凌波曾公開表示。

2012年,寶馬在籌備生產之諾1E車型時,便將這家僅成立了一年的年輕企業加入了優質電池供應商合作伙伴名單。后者也由此成為寶馬集團在大中華地區唯一的電池供應商,以及國內首家成功進入國際車企供應商體系的動力電池企業。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從CSR到ESG

在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謀求合理的商業利益與在地社區收益,寶馬集團在企業管理中不斷融入了對環境、社會與企業治理(ESG)的深度思考。

在中國,ESG是一種相對較新的企業管理理念。與單純的企業社會責任(CSR)不同,ESG將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被投資者納入對企業盈利指標的考核中。

投資研究機構中證指數援引海內外多項學術研究稱,ESG評價結果與公司財務績效、投資業績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和積極的影響。如牛津大學對200篇高質量的文獻回顧表明,ESG評價優異的公司長期穩定呈現更好的運營績效,而對投資業績也有積極正向的影響。

“如果將CSR理解成企業通過花錢來回饋社區的話,那么ESG也許可以被理解成,企業在回饋社區的過程中,對‘與社區共同獲益’所進行的一種嘗試。”韓奎華說,“這將大幅提升此類行動的可持續性。”

中證指數對此的解讀則是,ESG是“通過內在機制對企業價值產生影響”。例如,ESG可以通過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股息率改善,從而對股價產生影響,繼而形成ESG的盈利改善機制。

不過,目前ESG在中國尚處于發展初期。對投資者來說,投資業績與ESG評價結果之間的相關性不被認為是因果關系。大部分投資者不清楚ESG的作用機制,因此很難做出投資決策。這也是很多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難以踐行ESG投資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不少機構基于各自的背景和認知,發布了各自的ESG評價體系。其結果是,對同一家公司的評價結果往往差異很大,而市場上亟需比較客觀、全面的ESG評價體系和標準,為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提供客觀的參照。

此外,絕大部分機構在ESG領域的產品數量及規模仍較小,難以有效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年初,中國ESG相關貸款創造紀錄,或從側面證明ESG經濟正在形成

盡管如此,寶馬與河鋼的合作,仍可被視作ESG經濟在中國正式形成前夕,企業綜合環境、社會與自身三個維度所進行的深度思考、積極探索與有益的踐行。

對寶馬來說,這項合作的意義與收益均清晰可見。對于河鋼集團來說,是否會因此一躍成為下一個寧德時代,也同樣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高州市| 余干县| 滨海县| 聂拉木县| 太仓市| 宜宾市| 新乡市| 新巴尔虎左旗| 东乡县| 双城市| 临潭县| 开平市| 溧阳市| 仁布县| 郧西县| 乾安县| 年辖:市辖区| 财经| 祁阳县| 石家庄市| 黎平县| 南昌县| 洛隆县| 东乌珠穆沁旗| 子长县| 黄浦区| 阳春市| 石林| 临朐县| 县级市| 抚远县| 寿光市| 台山市| 红安县| 富宁县| 昌图县| 鄱阳县| 阜宁县| 朔州市|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