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道,過去兩年,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車制造商被迫取消了數百萬輛汽車的生產計劃。目前該情況正在緩解,但汽車制造商要付出新的永久性代價。
芯片和汽車行業的高管們表示,隨著汽車制造商更多參與芯片制造,管理芯片短缺正成為汽車開發的一環,其中的風險和部分成本轉移給了汽車制造商。
通用汽車、大眾汽車和福特汽車等公司新成立的團隊正在與芯片制造商直接談判。日產等汽車制造商允諾了更長期的訂單和更高的庫存,博世和電裝等主要供應商正在投資芯片生產,通用和Stellantis則表示,他們將與芯片設計師合作設計芯片組件。
行業高管和分析師認為,總體而言,這些變化代表了汽車行業的根本性轉變,更高的造車成本、更多的芯片開發實踐工作和資本承諾,以換取更透明的芯片供應。
這對以前依賴供應商(或供應商的供應商)采購半導體的汽車制造商來說是一個重大轉折。
對芯片制造商來說,與汽車制造商合作關系繼續發展,這是受歡迎的變化,也是早該出現的關系重塑。許多半導體企業高管指出,汽車制造商對芯片供應鏈的運作方式缺乏了解,并且不愿意分擔成本和風險,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近期的危機。
“他們從不打電話”
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臺積電首席執行官魏哲家表示,汽車芯片短缺之前,他從來沒有接到過汽車行業高管的電話。
“過去兩年,他們開始給我打電話,表現得仿佛我們是最好的朋友一樣”。魏哲家最近在硅谷對臺積電合作伙伴和客戶們笑著說道。一位汽車制造商打電話來緊急訂購25片晶圓,由于公司一般接2.5萬片起的晶圓訂單,魏哲家回復對方道:“難怪你得不到支持?!?/span>
格芯公司首席執行官托馬斯·考爾菲德(Thomas Caulfield)表示,汽車行業終于明白,芯片制造商不能再獨自承擔建造價值數十億美元芯片工廠的風險。
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你不能讓行業中的某個元素背負整個行業的壓力,我們不會增加產能,除非有客戶愿意承諾,并拿下這些產能的所有權。”
福特已宣布將與格芯合作,以確保其芯片的供應。負責格芯汽車業務的邁克·霍根(Mike Hogan)透露,正與其他汽車制造商洽談更多類似的合作。
SkyWater是一家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芯片制造商,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托馬斯·桑德曼(Thomas Sonderman)表示,公司正在和汽車制造商討論,通過購買設備或支付研發費用的方式使汽車制造商參與進來。
與汽車制造商及其供應商更緊密的合作,半導體供應商安森美獲得了40億美元的長期協議,用于購買由碳化硅制成的電源管理芯片。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哈?!ず铮℉assane El-Khoury)說:“這種新材料正獲得青睞,為擴大該業務,我們每年都要投入數十億美元,但我們不會僅僅因為希望而建廠。”
新突思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赫爾斯頓(Michael Hurlston)同樣認為,最近與汽車制造商更直接的合作可以創造新的商業機會,也可以管理風險。
赫爾斯頓表示,汽車行業逐漸轉向使用OLED屏幕。盡管OLED屏幕對比度更好、功耗更低,其耐用性卻不如LCD屏幕,此前許多人認為這會限制其在汽車中的應用。
“過去兩年里,這種看法已經發生了轉變,這得益于我們能夠與汽車行業對話,對我們來說,模式真的改變了。"
日本瑞薩電子公司和荷蘭恩智浦半導體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均向媒體透露,他們正在安排工程師協助汽車制造商設計新架構,用一臺計算機集中控制汽車所有功能。
恩智浦首席執行官庫爾特·西弗斯(Kurt Sievers)說:“汽車制造商已經醒悟了。他們知道需要什么了,也在努力尋找合適的人才。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我們已經明白”
根據Gartner的最新預測,由于汽車行業正在向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過渡,每輛汽車中的半導體含量將會增加,因此汽車電子領域在未來三年將繼續實現兩位數增長。預計每輛汽車的半導體含量將從2022年的712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931美元。
“我們已經明白,我們是半導體行業的一部分?!?/span>貝特霍爾德·海倫塔爾(Berthold Hellenthal)說,“我們現在有專門負責半導體戰略管理的人員。”
硅谷風險資本投資者和顧問伊萬杰洛斯·西穆迪斯(Evangelos Simoudis)指出,確保并留住芯片工程師將成為汽車制造商的挑戰,因為他們將不得不與Alphabet的谷歌、亞馬遜和蘋果公等行業巨頭公司競爭。此外,西穆迪斯認為,這有可能導致公司間的并購。
西穆迪斯說:“與自己設計核心芯片的特斯拉不同,傳統汽車制造商在進行新投資同時,還得兼顧傳統汽車模型的制作?!?/span>
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 Forecast Solutions數據統計,截至7月3日,芯片短缺導致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約25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