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華誼兄弟,還是走向了“危險”的邊緣。
11年的陪跑,騰訊也扛不住了,選擇“放棄”華誼兄弟。
8月5日,華誼兄弟發(fā)布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騰訊計算機自2022年8月2日至8月4日累計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和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導致持股比例變動超1%,持股比例由7.942441%下降至4.999997%。
由于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這就意味著騰訊以后減持將不再受到限制。那么,騰訊的這一舉動釋放出了什么信號?
作為A股第一家上市的影視公司,上市的初期,華誼的股東陣容堪稱豪華。為了輔導其順利上市,汪潮涌甚至為王忠軍拉來了李嘉誠。
馬云曾經問過王忠軍:“你究竟是想做一家賺錢的公司,還是想做一家中國的華納兄弟?”
當時,王忠軍誠懇地回答道,想做中國的華納兄弟。
夢想的力量有時候很偉大,就這樣馬云為王忠軍的夢想轉了身。在成為華誼的股東之后,華誼也不負眾望,占據了當時影視行業(yè)的半壁江山。
華誼上市兩年后,騰訊開始和華誼產生了交集,并于2011年5月,耗資4.45億以16元/股的價格買入了華誼2780萬股。
自此之后,隨著華誼在國內電影市場的名聲越來越大,華誼的騰訊之間的聯系就越緊密。2011年11月,騰訊繼續(xù)加碼和華誼,在運營、影視內容版權、影視劇投拍等方面展開了深度的合作。
2014年11月,騰訊再度以24.83元/股的價格認購入了華誼兄弟5155萬股,總共耗資近1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騰訊持有華誼的股份超過了8%,超越阿里、馬云一舉成為華誼的第二大股東,但是騰訊系和阿里系持股基本上保持一致,雙方差距均不會超過總股本的0.5%。
走在大牛市的前夜,也許王忠軍忘記了馬云曾經問過他的問題,當股價一路走高接近千億市值時,王忠軍當起了“甩手掌柜”,將日常的運營交給了王忠磊,而自己則在藝術、投資以及收藏的路上越走越遠。
馬云曾公開地對外界說過,王忠軍是他見過最懶的CEO。
而當時的王忠軍還沒有察覺到,命運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2015年11月,英雄互娛的C輪融資,王中軍、王中磊率華誼兄弟直接豪擲19億元。在提到這筆投資時,王忠軍曾洋洋得意,投資的錢最好賺。
賺到了資本的錢,就不愿意踏踏實實地做實業(yè),這是上市公司的通病。2016年3月,華誼兄弟聯合騰訊及云鋒基金共斥資5.47億元入主港股公司“中國9號健康”,該公司后續(xù)改名為“華誼騰訊娛樂”。當時華誼計劃將其打造成為國際娛樂內容整合平臺。
另外,給華誼成長路上挖坑的還有2015年對馮小剛東陽拉美以及李晨、陳赫等人的東陽浩瀚,而這兩家均為成了不到半年的空殼公司。也是這兩筆收購,最終將華誼推下了“深淵”,僅2018年至2021年四年時間,華誼兄弟虧損就超過了64億元。此外,王忠軍、王忠磊兄弟二人還不斷地被列入執(zhí)行人名單。
更為重要的是,兄弟二人不僅質押比例奇高,而且今年以來也是不斷地在減持。此外因為疫情等因素的影響,華誼的業(yè)績也看不出有好轉的跡象。
至于騰訊為什么要選擇在這個節(jié)點減持:
第一,可能跟公司的戰(zhàn)略有關系,因為今年他們不僅減持了華誼,而且?guī)缀跚鍌}了新東方在線;
第二,在華誼身上獲得的回報遠低于預期。據悉2011年至2017年,華誼僅分紅7億元,而騰訊獲得的分紅則不足一億,此外在電影合作上,騰訊獲得的利潤也并不多。
綜合而言,資本市場的紛繁復雜讓王忠軍和王忠磊兄弟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那些牛市時多元化所加的杠桿,最終都需要用一個人的所有好運去“還債”,如今騰訊已經選擇“放手”了,那么未來阿里還會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