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態LT 梁瀟
根據上交所官網在8月3日得消息,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思必馳”)沖刺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問詢。
思必馳是對話式人工智能平臺型公司,這是人工智能公司又一個上市企業。在國內,云從科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被稱作是“中國AI三駕馬車”,思必馳從側方位殺出,除了醫療、房地產等領域沒有涉及,其他領域幾乎都有客戶案例,這樣的ai公司上市能成為國內的第四條ai小龍嗎?我們來深入探究一下。
01、市場環境不容樂觀
(一)產品屬于小市場
小市場:思必馳各業務加總不夠500億的市場空間?
根據其官網顯示,思必馳主打的軟硬一體化人工智能產品主要包括AI語音芯片、搭載芯片的AI模組以及AI整機終端產品。
但是,AI芯片連續三年業務量在下降。雷峰網發布相關數據,AI芯片落地的速度確實比業界預期的慢。此外,行業人士透露,近三年來,AI芯片主要的落地場景還是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監控、云端服務器等。根據相關數據調研,整體AI語音芯片市場規模在2022年預計是506.2億元,市場規模并沒有增加。這對于創業公司來說,故事就無法講大了。
(二)市場競爭激烈,下游議價能力弱
根據招股書顯示,思必馳沒有自有的生產工廠,2021年,軟硬一體化人工智能產品的營業成本占比達到了63.78%,
而行業人士透露,ai芯片設計開發周期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開發期間是沒有收入得,“燒錢”是所有ai芯片企業的共性。所以,這個行業門檻特別高,只有大企業能參與,同業競爭對手就有:百度、騰訊、阿里、科大訊飛、云知聲等。
根據IDC得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語音語義市場份額,行業前三名科大訊飛、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加起來接近80%的市場,而思必馳、小i機器人、拓爾思三家公司合計的市場份額不足10%。
在當前思必馳的競爭對手基本都是科技巨頭企業,客戶的競爭激烈,思必馳在議價權比較難,這在毛利率上也有體現,思必馳的毛利率在2019年至2021年分別為28.75%、24.74% 和 19.12%,利潤一直在下滑,議價權越來越小。
(三)智能語音領域門口一群摩拳擦掌的進入者
根據德勤最新數據,近三年中國智能語音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而行業進入企業也在增多,寒武紀、虹軟科技、科大訊飛、云從科技、云天勵飛等專注于智能語音的發展,此外,行業新秀公司也融資消息不斷。
原本投入互聯網企業的資本都在投資人工智能行業,形成行業百花齊放的格局。此外,思必馳公司還可能面臨來自全球科技公司的潛在競爭。越來越多的潛在競爭對手,可能導致產品價格、利潤率或市場占有率有下降的風險。
02、財務表現不佳,現金處在枯竭邊緣
回到一開始的話題,招股書顯示,在2019-2021年,思必馳凈虧損分別是2.83億元、2.15億元、3.35億元,虧損沒有得到緩解,毛利率還在下降。虧損普遍存在于人工智能企業,思必馳并不算虧損大戶。
(一)與同業進行分析
盈利能力比較:
目前在招股說明書上列的思必馳同業公司,包括一批明星企業,分別為:虹軟科技、寒武紀、云從科技、科大訊飛等。2021年,上述四家公司營收分別達到5.73億元、7.21億元、10.76億元和183.14億元。對比之下思必馳的營收為3.07億元均少于這四大對手企業。
歸母凈利潤的對比情況如圖表所示,思必馳在虧損表現稍微好一些。
但在業內從業者看來,思必馳的產品研發投入不斷,這對于緩解虧損問題沒有幫助,存在“未來一定時間內無法盈利或無法進行利潤分配”和“毛利率可能持續下滑“這兩大致命缺陷。
(二)公司的現金流分析:
思必馳研發投入逐年增加的影響,思必馳現金流可是實打實的緊張。
截至2021年底,思必馳現金流只有3億出頭,尚不及同期的凈虧損,按照目前的虧損趨勢,貨幣資金只夠花一年,現金流的問題會大大制約未來的發展。
虧損是人工智能企業的常態,讓AI燒錢也是有限度的,ai企業想要活下去。而在虧損和落地難的雙重困境下,需要更合適的發展方向。
03、未來發展前景
(一)從采購看銷售:
思必馳成立之初對標科大訊飛(002230),將公司業務定位在教育領域,近年來思必馳把未來發展方向目標聚集在智慧家居、汽車和消費電子上,拓展金融、政務業務。
從思必馳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其頭部客戶變動頻繁。在報告期內,只有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一直存在于前五客戶中,其他大客戶三年內均只出現過一次。大客戶不穩定,可以反映出采購需求的不穩定,采購需求不穩定,銷售額就會不穩定。
正如一位芯片采購商所言,國內ai芯片的技術水平差別不大,更重要的是理解垂直場景,理解AI芯片在其中的作用,客戶存量不會擴大,反而存在銷售繼續降低的可能。
看來思必馳為了實現上市要求營收3億元而做的努力,任重道遠。
(二)業務交叉,技術發展能否實現相對優勢
2016年,思必馳時任產品總監張巖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未來思必馳未來不會和科大訊飛正面競爭,其目標市場是物聯網。
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思必馳與科大訊飛的業務領域是高度交叉的。公開資料顯示:科大訊飛圍繞著辦公、翻譯、教育、家庭、車載系統和玩具等場景,深入了解客戶剛需,不斷在產品層面實現突破。基本覆蓋了思必馳主要業務領域,同時同業中云知聲也做了相應布局。
要在同質化市場中勝出的關鍵在于技術。目前思必馳與科大訊飛、云知聲、百度在引擎降噪的測試表現,并沒有出彩,科大訊飛在降噪處理方面綜合表現較好,百度和云之聲也不甘示弱,思必馳的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
(3)發展后勁不足
綜上,思必馳的銷售費用只有科大訊飛的二十分之一,研發費用只有科大訊飛的十分之一,如何支持同業中的相對勝出。
人工智能公司不能再用虧損來說話,這也是思必馳的必經之路。芯片卡脖子問題,需要國內企業自我修行內功,才能給市場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