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我們不是在演外國人,而是在演人,人的情感是共通的 | 8月滬京好戲推薦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我們不是在演外國人,而是在演人,人的情感是共通的 | 8月滬京好戲推薦

從經典文學改編到推理舞臺劇,本月戲劇精彩不斷。

記者 | 尹清露 林子人

編輯 | 林子人

【上海】

音樂劇《隱秘的角落》

演出時間:8月3日-8月14日

演出地點:上海人民大舞臺

隱忍數年的上門女婿,制造了精心謀劃的連環殺人案,卻被幾個在遠處玩耍的小孩無意中拍下。孩子們原本無憂無慮的暑假被命運強行扭轉了方向。天真爛漫的孩子、文質彬彬的教師,在無人知曉的隱秘角落里露出內心深處的灰暗底色……音樂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長篇小說《壞小孩》,由國家一級導演周小倩執導,青年作曲家陳祺豐作曲。今年3月,《隱秘的角落》全國巡演首演在廣州大劇院啟航,繼2020年爆款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之后,以音樂劇的形式再度引發觀眾對社會現實和人性的批判性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正派形象示人的資深音樂劇演員劉巖在該劇中飾演飽含復雜性的反面角色“張東升”一角。據看過該劇的觀眾反映,劉巖版的張東升說話輕聲細語,卻讓人毛骨悚然,不敢直視他的眼睛。

開心麻花X陳薪伊共創年度大戲《威尼斯商人》

演出時間:8月3日-8月14日

演出地點:上海文化廣場

威尼斯富商安東尼奧為了成全好友巴薩尼奧的婚事,向高利貸者夏洛克借債。夏洛克乘機設下圈套,約定如果逾期不還,就要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安東尼奧因商船失事無力償還債務,被夏洛克告上法庭。巴薩尼奧的妻子、聰慧勇敢的鮑西亞女扮男裝出庭為丈夫的好友安東尼奧辯護,機智地破解了夏洛克的陰謀……

這是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的劇情梗概,但在開心麻花攜手國家一級導演陳薪伊創作的《威尼斯商人》中,據說“除了莎翁的劇本,什么都改了”。在這部劇中,可以看到國內舞美設計師打造的超大型舞臺魔術,演員踩著滑板互相追逐、在水波光影中靈活穿梭,還原“貢多拉”尖舟水巷滑行的場景,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2022上海大劇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

演出時間:8月10日-8月14日

演出地點: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創作于1598年,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與其《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并稱為“臨川四記”。《牡丹亭》講述的是杜麗娘和柳夢梅超越生死的愛情故事,湯顯祖在該劇《題詞》中言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石破天驚地點出了這部劇的核心。《牡丹亭》因此是明末“情教”風潮中的重要文本之一,性別史研究顯示,《牡丹亭》尤其受當時女性讀者的歡迎。

在當代戲劇舞臺上,由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很大程度上將這部明代戲劇重新推回公眾視野。而在“2022上海大劇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中,編劇羅周將敘事重點放在杜麗娘之夢(原著第十出《驚夢》)與柳夢梅之夢(原著第二出《言懷》)上,展現湯顯祖在《牡丹亭》的創作中使用的極具現代性的敘述方式——通過時間線的剪斷重組與封閉循環,柳夢梅與杜麗娘互為因果。重逢《牡丹亭》通過回溯這部傳世之作,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杜麗娘與柳夢梅以“至情”沖破“生死夢中”循環的動人故事。

話劇《貴胄學堂》

演出時間:8月11日-8月21日

演出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

清朝末年,清政府效仿日本明治維新,設立“貴胄學堂”,將滿人青年貴族們選派入學,讓他們學習西方科技及現代“新學”。以秋琦、景瀾和仁祥為代表的青年貴族們對學習毫無興趣,整日無法無天、尋歡作樂,于吹拉彈唱、吃喝玩樂爛熟于心、浸潤于行。他們把學堂當成放浪之地,對美國留學歸來的教習林熙彥反感作弄。林熙彥秉持個性解放、平等自由的觀念,與這群貴胄學生們雞同鴨講,但又無可奈何。他又因倡導“新學”而遭到總理兼總教習裕王爺為首的守舊派抵觸。林熙彥夾在二者之間苦不堪言。愚昧與文明,守舊與創新,禁錮與開放的思想在貴胄學堂里強烈沖撞。然而,時日稍長,貴胄學生們與林熙彥之間似乎漸漸找到了某種屬于年輕人的共性。與此同時,一場驚天動地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這群年輕人在時代的浪潮里,將會有怎樣的命運?

《貴胄學堂》是編劇黃維若創作的清朝末年系列話劇之一,與前作黑色戲劇《秀才與劊子手》一樣都已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保留劇目。談到《貴胄學堂》的創作動機,黃維若表示:

“為什么我對清朝最后幾年如此感興趣?因為這是一個激烈動蕩的時代。國家的危機、社會的危機、民族的危機、個人的危機等等交織在一起,人們如被卷入急流中的漩渦。新與舊、保守與革新、開放與封閉、生存與毀滅、侵略與抵抗,交織如亂麻,尖利如滾刀,向每一個中國人劈面而來。所有的人,都處于危機與希望、蛻變與守舊、奮起與消沉、分裂與掙扎、消亡與重生的慘烈情境當中。其內心的痛苦與裂變,其人生的沉淪與悲慘,其生活的破產與重構,都是上佳的戲劇創作材料。這些人和事,延展為戲劇情節、人物關系、戲劇糾葛與沖突,有的是如此可笑而悲涼,有的是如此荒唐而怪異,有的是如此剛強而壯烈,讓人總想提筆去描寫他們。這就是《貴胄學堂》的創作動機與內容。”

音樂劇《星際信使》

演出時間:8月13日-8月21日

演出地點:上劇場

《星際信使》是創作于2017年的韓語音樂劇作品,藝術化想象了開普勒寫給伽利略的一封信,講述開歷史先河的科學家在研究“日心說”的過程中追求科學真理的希望、勇氣與自我犧牲。該劇曾獲2020韓國音樂劇大賞“最佳音樂劇”提名,此次中文版也是國內第一部在音樂劇領域講述追求科學真理故事的作品。

【北京】

2022國家大劇院戲劇季·《人世間》

演出時間:8月12日-8月14日

演出地點:國家大劇院

作為2022年熱播的國民大劇,《人世間》改編自作家梁曉聲同名長篇小說,從七十年代寫到改革開放后,從知識分子、國企工人寫到個體商戶等角色,匯聚而成一部“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

話劇版《人世間》將這五十年來的長篇巨作高度濃縮在了180分鐘的表演之中,既橫向展現出平凡而立體的角色形象,又縱向地契合了年代變遷后的人物變化。為了達到最好的舞臺效果,編劇苑彬用多散點、多時空、多鍛煉的方法構建本劇,并且原創了老周家跨越時空的深情對話。正如導演楊佳音所說:“改編作品的難度在于既要忠于原著精神,又要在舞臺呈現上有新的解讀。創作者的態度決定作品的溫度。人,立于世,如何為人、如何為事?面對生活的磨難,依然有向上、向善、向美的靈魂,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原創話劇《我這半輩子》

演出時間:8月6日-8月15日

演出地點:北京人藝實驗劇場

改編自老舍小說的話劇并不少見,《我這半輩子》卻是一部從老舍本人生平進行切入的作品。本劇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七十周年原創邀約單元劇目,編劇黃盈截取了老舍具有自傳性質的《二馬》、《我的母親》等作品,講述了北京的底層人民常順一生的跌宕起伏,也穿插了老舍往返于北京和倫敦的現實經歷。黃盈的創作動力來自于對老舍的種種疑問:“我很關心,他是怎么做到這樣的地步的?能寫出這么多形色各異的作品的人,他的人生是怎么樣的?” 

除了對劇本的打磨,本劇的舞美設計也對彼時的京城做出了還原,比如懸掛于舞臺上的不規則屋瓦,以及覆蓋于地面上的冬日積雪。坐在三面觀眾席前排的觀眾,還會發現積雪綿延到了身邊,這樣的設計讓觀眾置身于常順出生于小年夜的情景,也得以感受到他漂泊半生的悲苦和寒冷。

東野圭吾舞臺劇《放學后》

演出時間:8月12日

演出地點:北京展覽館劇場

《放學后》是東野圭吾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曾獲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正是由于這本書的成功,東野圭吾才走上職業寫作的道路。故事發生在一所女子高校,主人公前島老師發現自己總會在放學后遭人暗算,經過不斷分析和取證,兇手終于浮出水面。通過將小說進行全新的視覺化梳理,舞臺劇《放學后》呈現出了女子高校這一封閉環境下上演的種種戲碼——少女的朦朧愛戀、殘酷的殺戮,以及看似輕松的校園生活之下的復雜人心。

與東野圭吾后期作品中的社會性探討不同,該作品更集中于懸疑和推理本身,這也讓觀眾更加身臨其境,跟著主演一起收集線索和碎片,共同呈現出完美的推理。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話劇《老式喜劇》

演出時間:8月8日-8月10日

演出地點:北京國際戲劇中心

《老式喜劇》是由班贊導演,李幼斌、史蘭芽演出的話劇,講述了一對老人從相識到相知的故事。在經受過二戰的創傷之后,相遇于療養院的兩人用一次次的交談分享著對人生的感悟,也化解了彼此的心靈傷痛。這部戲劇的作者是阿爾布卓夫,作為蘇聯戲劇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專注于描寫家庭在大時代背景下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中蘊含著的人性光輝。雖然該劇描寫的是前蘇聯人民,但是主演李幼斌認為:“我覺得我們不是在演外國人,而是在演人,人的情感是共通的。”

此次演出首度登上了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不同于以往的小劇場,中劇場可以展現出更細膩的表演層次,也更強調表演節奏的留白與停頓。在主演史蘭芽眼中,這部戲本來就廣受喜愛,而這次終于可以和更多觀眾見面了。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我們不是在演外國人,而是在演人,人的情感是共通的 | 8月滬京好戲推薦

從經典文學改編到推理舞臺劇,本月戲劇精彩不斷。

記者 | 尹清露 林子人

編輯 | 林子人

【上海】

音樂劇《隱秘的角落》

演出時間:8月3日-8月14日

演出地點:上海人民大舞臺

隱忍數年的上門女婿,制造了精心謀劃的連環殺人案,卻被幾個在遠處玩耍的小孩無意中拍下。孩子們原本無憂無慮的暑假被命運強行扭轉了方向。天真爛漫的孩子、文質彬彬的教師,在無人知曉的隱秘角落里露出內心深處的灰暗底色……音樂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長篇小說《壞小孩》,由國家一級導演周小倩執導,青年作曲家陳祺豐作曲。今年3月,《隱秘的角落》全國巡演首演在廣州大劇院啟航,繼2020年爆款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之后,以音樂劇的形式再度引發觀眾對社會現實和人性的批判性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正派形象示人的資深音樂劇演員劉巖在該劇中飾演飽含復雜性的反面角色“張東升”一角。據看過該劇的觀眾反映,劉巖版的張東升說話輕聲細語,卻讓人毛骨悚然,不敢直視他的眼睛。

開心麻花X陳薪伊共創年度大戲《威尼斯商人》

演出時間:8月3日-8月14日

演出地點:上海文化廣場

威尼斯富商安東尼奧為了成全好友巴薩尼奧的婚事,向高利貸者夏洛克借債。夏洛克乘機設下圈套,約定如果逾期不還,就要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安東尼奧因商船失事無力償還債務,被夏洛克告上法庭。巴薩尼奧的妻子、聰慧勇敢的鮑西亞女扮男裝出庭為丈夫的好友安東尼奧辯護,機智地破解了夏洛克的陰謀……

這是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的劇情梗概,但在開心麻花攜手國家一級導演陳薪伊創作的《威尼斯商人》中,據說“除了莎翁的劇本,什么都改了”。在這部劇中,可以看到國內舞美設計師打造的超大型舞臺魔術,演員踩著滑板互相追逐、在水波光影中靈活穿梭,還原“貢多拉”尖舟水巷滑行的場景,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2022上海大劇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

演出時間:8月10日-8月14日

演出地點: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創作于1598年,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與其《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并稱為“臨川四記”。《牡丹亭》講述的是杜麗娘和柳夢梅超越生死的愛情故事,湯顯祖在該劇《題詞》中言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石破天驚地點出了這部劇的核心。《牡丹亭》因此是明末“情教”風潮中的重要文本之一,性別史研究顯示,《牡丹亭》尤其受當時女性讀者的歡迎。

在當代戲劇舞臺上,由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很大程度上將這部明代戲劇重新推回公眾視野。而在“2022上海大劇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中,編劇羅周將敘事重點放在杜麗娘之夢(原著第十出《驚夢》)與柳夢梅之夢(原著第二出《言懷》)上,展現湯顯祖在《牡丹亭》的創作中使用的極具現代性的敘述方式——通過時間線的剪斷重組與封閉循環,柳夢梅與杜麗娘互為因果。重逢《牡丹亭》通過回溯這部傳世之作,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杜麗娘與柳夢梅以“至情”沖破“生死夢中”循環的動人故事。

話劇《貴胄學堂》

演出時間:8月11日-8月21日

演出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

清朝末年,清政府效仿日本明治維新,設立“貴胄學堂”,將滿人青年貴族們選派入學,讓他們學習西方科技及現代“新學”。以秋琦、景瀾和仁祥為代表的青年貴族們對學習毫無興趣,整日無法無天、尋歡作樂,于吹拉彈唱、吃喝玩樂爛熟于心、浸潤于行。他們把學堂當成放浪之地,對美國留學歸來的教習林熙彥反感作弄。林熙彥秉持個性解放、平等自由的觀念,與這群貴胄學生們雞同鴨講,但又無可奈何。他又因倡導“新學”而遭到總理兼總教習裕王爺為首的守舊派抵觸。林熙彥夾在二者之間苦不堪言。愚昧與文明,守舊與創新,禁錮與開放的思想在貴胄學堂里強烈沖撞。然而,時日稍長,貴胄學生們與林熙彥之間似乎漸漸找到了某種屬于年輕人的共性。與此同時,一場驚天動地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這群年輕人在時代的浪潮里,將會有怎樣的命運?

《貴胄學堂》是編劇黃維若創作的清朝末年系列話劇之一,與前作黑色戲劇《秀才與劊子手》一樣都已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保留劇目。談到《貴胄學堂》的創作動機,黃維若表示:

“為什么我對清朝最后幾年如此感興趣?因為這是一個激烈動蕩的時代。國家的危機、社會的危機、民族的危機、個人的危機等等交織在一起,人們如被卷入急流中的漩渦。新與舊、保守與革新、開放與封閉、生存與毀滅、侵略與抵抗,交織如亂麻,尖利如滾刀,向每一個中國人劈面而來。所有的人,都處于危機與希望、蛻變與守舊、奮起與消沉、分裂與掙扎、消亡與重生的慘烈情境當中。其內心的痛苦與裂變,其人生的沉淪與悲慘,其生活的破產與重構,都是上佳的戲劇創作材料。這些人和事,延展為戲劇情節、人物關系、戲劇糾葛與沖突,有的是如此可笑而悲涼,有的是如此荒唐而怪異,有的是如此剛強而壯烈,讓人總想提筆去描寫他們。這就是《貴胄學堂》的創作動機與內容。”

音樂劇《星際信使》

演出時間:8月13日-8月21日

演出地點:上劇場

《星際信使》是創作于2017年的韓語音樂劇作品,藝術化想象了開普勒寫給伽利略的一封信,講述開歷史先河的科學家在研究“日心說”的過程中追求科學真理的希望、勇氣與自我犧牲。該劇曾獲2020韓國音樂劇大賞“最佳音樂劇”提名,此次中文版也是國內第一部在音樂劇領域講述追求科學真理故事的作品。

【北京】

2022國家大劇院戲劇季·《人世間》

演出時間:8月12日-8月14日

演出地點:國家大劇院

作為2022年熱播的國民大劇,《人世間》改編自作家梁曉聲同名長篇小說,從七十年代寫到改革開放后,從知識分子、國企工人寫到個體商戶等角色,匯聚而成一部“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

話劇版《人世間》將這五十年來的長篇巨作高度濃縮在了180分鐘的表演之中,既橫向展現出平凡而立體的角色形象,又縱向地契合了年代變遷后的人物變化。為了達到最好的舞臺效果,編劇苑彬用多散點、多時空、多鍛煉的方法構建本劇,并且原創了老周家跨越時空的深情對話。正如導演楊佳音所說:“改編作品的難度在于既要忠于原著精神,又要在舞臺呈現上有新的解讀。創作者的態度決定作品的溫度。人,立于世,如何為人、如何為事?面對生活的磨難,依然有向上、向善、向美的靈魂,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原創話劇《我這半輩子》

演出時間:8月6日-8月15日

演出地點:北京人藝實驗劇場

改編自老舍小說的話劇并不少見,《我這半輩子》卻是一部從老舍本人生平進行切入的作品。本劇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七十周年原創邀約單元劇目,編劇黃盈截取了老舍具有自傳性質的《二馬》、《我的母親》等作品,講述了北京的底層人民常順一生的跌宕起伏,也穿插了老舍往返于北京和倫敦的現實經歷。黃盈的創作動力來自于對老舍的種種疑問:“我很關心,他是怎么做到這樣的地步的?能寫出這么多形色各異的作品的人,他的人生是怎么樣的?” 

除了對劇本的打磨,本劇的舞美設計也對彼時的京城做出了還原,比如懸掛于舞臺上的不規則屋瓦,以及覆蓋于地面上的冬日積雪。坐在三面觀眾席前排的觀眾,還會發現積雪綿延到了身邊,這樣的設計讓觀眾置身于常順出生于小年夜的情景,也得以感受到他漂泊半生的悲苦和寒冷。

東野圭吾舞臺劇《放學后》

演出時間:8月12日

演出地點:北京展覽館劇場

《放學后》是東野圭吾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曾獲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正是由于這本書的成功,東野圭吾才走上職業寫作的道路。故事發生在一所女子高校,主人公前島老師發現自己總會在放學后遭人暗算,經過不斷分析和取證,兇手終于浮出水面。通過將小說進行全新的視覺化梳理,舞臺劇《放學后》呈現出了女子高校這一封閉環境下上演的種種戲碼——少女的朦朧愛戀、殘酷的殺戮,以及看似輕松的校園生活之下的復雜人心。

與東野圭吾后期作品中的社會性探討不同,該作品更集中于懸疑和推理本身,這也讓觀眾更加身臨其境,跟著主演一起收集線索和碎片,共同呈現出完美的推理。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話劇《老式喜劇》

演出時間:8月8日-8月10日

演出地點:北京國際戲劇中心

《老式喜劇》是由班贊導演,李幼斌、史蘭芽演出的話劇,講述了一對老人從相識到相知的故事。在經受過二戰的創傷之后,相遇于療養院的兩人用一次次的交談分享著對人生的感悟,也化解了彼此的心靈傷痛。這部戲劇的作者是阿爾布卓夫,作為蘇聯戲劇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專注于描寫家庭在大時代背景下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中蘊含著的人性光輝。雖然該劇描寫的是前蘇聯人民,但是主演李幼斌認為:“我覺得我們不是在演外國人,而是在演人,人的情感是共通的。”

此次演出首度登上了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不同于以往的小劇場,中劇場可以展現出更細膩的表演層次,也更強調表演節奏的留白與停頓。在主演史蘭芽眼中,這部戲本來就廣受喜愛,而這次終于可以和更多觀眾見面了。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江市| 罗平县| 响水县| 岫岩| 搜索| 攀枝花市| 沧源| 澳门| 泰来县| 工布江达县| 农安县| 新昌县| 邢台县| 新营市| 陈巴尔虎旗| 合山市| 都江堰市| 普宁市| 浑源县| 梨树县| 昌图县| 博乐市| 德安县| 宁津县| 蓬莱市| 积石山| 长葛市| 明光市| 临泉县| 金秀| 荣成市| 济南市| 九台市| 包头市| 宜宾县| 平南县| 渭源县| 丽水市| 淄博市| 巍山|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