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歷經多年仍未圓夢資本市場,紅星股份再因上市中止而被推至“臺前”。
7月27日晚,《每日財報》關注到,在大豪科技投資者關系平臺上其董秘表示,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股份”)將借殼大豪科技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目前審核狀態為“中止”,大豪科技與中介機構還在嚴格按照相關法律以及證監會的要求完成恢復審核所需的各項準備工作,對于重組公司暫無應披未披事項。
同時大豪科技發布公告顯示,擬通過收購新漢國際旗下興漢網際60%股權,交易金額為2.7億元。
紅星借殼一事到如今還是中止狀態,那未來一方面大豪科技是否可憑借進軍白酒概念獲得資金關注就被畫上了一個問號,另一方面紅星股份何時才能順利上市實現市場擴張,也就又成了遙不可期的事情了。
有業內人士表示,“其實最近多家擬上市酒企業都被暫停或終止,這說明國家對整個酒業上市的門檻和要求越來越高,紅星股份上市自然也面臨更嚴格審查。”
時隔一年仍為“中止”
早在2020年11月底,大豪科技就公告披露,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一輕控股”)持有的北京一輕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并向北京京泰投資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京泰投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其持有的紅星股份45%股份。
本次交易完成后,大豪科技將直接和間接持有紅星股份100%的股份。資料顯示,大豪科技主要從事電腦刺繡機、工業化產品等。2019年,縫制設備電控系統業務收入占比達到76%,與紅星股份的業務并不相關。因此,業內普遍認為,本次重組,紅星股份旨在完成借殼上市。
隨著大豪科技重組的推進,其股價也節節攀高,從2020年11月23日開盤價7.77元,一路翻漲近6倍。
不過在去年8月21日,變故徒生。因律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未結案,大豪科技跨界收購紅星項目被叫停,上市日程再次被拉長。
(圖源:公告)
近期,大豪科技董秘表示,北京紅星股份將借殼大豪科技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目前審核狀態為“中止”,對于重組公司暫無應披未披事項。可見,借殼一事一年來毫無推進。
據天眼查顯示,目前紅星股份45%股權由京泰投資持有,54%的股權由一輕控股持有,另外1%的股權由北京鴻運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據《每日財報》了解,京泰投資和一輕控股均為國資企業,且前者間接持股首都酒業40%,后者間接持股首都酒業60%。
由來已久的“IPO之夢”
早在2011年2月,由北京一輕控股旗下的紅星股份有限公司和龍徽釀酒有限公司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北京“首都酒業有限公司”成立。
公司成立之初,當時出任首都酒業董事長的一輕控股總經理蘇志民,公開提出了“力爭‘十二五’中期實現上市目標。如果能盡快找到合適的殼資源,首都酒業集團將于2012年借殼上市;如果不能借殼上市,則將在3年內登陸A股市場。”換而言之,自2011年2月起,首都酒業就被業界視為紅星股份在謀求上市主體。
只是事與愿違,紅星股份非但沒有找到合適的殼資源,在3年后也未順利登陸A股。隨后,紅星股份試圖通過“換帥”對公司進行調整。
2014年,阮忠奎接替于吉廣出任紅星股份董事長,肖衛吾接替馮加梁擔任紅星總經理。此前,阮忠奎擔任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常委、董事、副總經理,肖衛吾擔任北京一輕控股旗下的北京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但是,此次“換帥”并沒有讓紅星股份在資本市場更近一程,所以2019年,紅星股份再度換帥,北京一輕控股公司總經理助理周法田接任紅星股份董事長。
直到如今,紅星股份“IPO之夢”仍未實現。尷尬的是,同樣市場立足于北京地區,紅星系列白酒的直接競品牛欄山二鍋頭,背靠順鑫農業(000860.SZ)早已登陸資本市場,更在2016年順鑫農業的白酒營業收入就已突破百億元。
同賽道差距不小
紅星股份主營業務為白酒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形成了以“紅星”為主,“古鐘”和“六曲香”為輔的品牌架構,“紅星二鍋頭”清香系列、“紅星百年”兼香系列是該公司兩大主力產品線。
2009年,紅星推出綿柔口感的藍瓶二鍋頭;2011年推出柔和、時尚的“端肩瓶”第六代紅星;2016年,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紅星”為口號,啟動品牌升級;2017年,以二鍋頭元年“1680”及紅五星為顯著特征的第七代紅星二鍋頭問世。
近些年,隨著白酒市場逐漸往高端化方向發展,紅星股份也開始加碼全國化、高端化布局。2019年,紅星進軍高端白酒市場,推出紅星高照·宗師1949系列,定價850元,2020年9月16日,紅星再次推出高端清香型白酒“紅星1949·大師傳承”,定價為699元。但事實證明,這些產品在市場上的反響一般。
以近年的狀態來看,紅星股份的營收規模、盈利能力在上市白酒公司中,均處于中下游水平。與其他19家白酒上市企業相比,按2020年業績來排名,紅星股份營收位列白酒板塊第14名,凈利潤位列第13名。
就現階段的白酒行業而言,分化與集中仍在加劇,上市酒企前十名創造了絕大多數營收與利潤,其中次高端酒企凈利潤增速居前,低端酒企增長乏力。這也意味著,主要產品覆蓋中低端白酒的紅星股份,未來突圍也面臨不小的挑戰。
酒業人士分析認為,紅星二鍋頭作為老牌名酒,自帶光輝歷史,但市場化程度不夠,新品推出等方面都全面落后于競爭對手。況且紅星二鍋頭目前還是局限于北京地區及周邊,全國化進程落后于依附上市公司平臺的牛欄山一大截。
毫無疑問的是,倘若上市成功,紅星股份必然能夠在全國化進程上獲得重要助力,但即便紅星股份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其與同品類上市公司的差距也不是一個IPO就能夠解決的,想翻身絕非易事,更何況上市還遙遙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