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夏能源網
關于資金與融資問題,似乎一直伴隨著上海雄程的起步與發展。
8月2日,上海雄程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雄程”)遞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沖刺上交所主板IPO上市。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公司本次擬投資項目的投資總額為22.61億元,擬投入募資22.3億元。主要募投項目分別是“雄程6”號3000噸自升自航式多功能海上風電工程船建造項目、購置2500噸全回轉海洋工程吊機設備項目、償還金融機構借款以及補充營運資金。
相關資料顯示,此次已經是上海雄程第三次沖刺IPO了,輔導機構也從光大證券換到了中信證券。
早在2017年起,上海雄程就擬在創業板上市募資;2019年底,又更改計劃決定在科創板上市募資。兩次募資計劃落空后,時至2022年1月,上海雄程又對上交所主板發起了沖擊。
用兩輔導機構,三沖IPO,屢敗屢戰的上海雄程到底怎么了?
跨界成功者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上海雄程成立于2013年08月13日,創始人、實控人為張鐵,主營業務為海洋工程服務,現已形成了以海上風電工程樁基沉樁及海上風電風機安裝服務為主,跨海大橋、港口碼頭沉樁等服務為輔的專業產品線。
在上海雄程內部,張鐵可謂是“靈魂”人物,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之前的從業經歷與上海雄程目前所涉及的業務毫無關聯。
據上海雄程早期上市輔導信息,張鐵于2000年7月至2000年12月在江蘇省委組織部任分局財務主管,后又擔任過上海羅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行負責人和上海源誼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后來,張鐵決定自主創業,并選擇了實體經濟。他發現,若想在實體經濟領域獲得成功并維持穩健,就必須建立自身的護城河,經過研究分析,最終他決定在海上打樁這個細分領域闖出一片天地。
2013年,張鐵以兩千萬元啟動資金成立了上海雄程,其創業的第一步就是制造打樁船。耗費整整一年半時間之后,上海雄程才將第一艘打樁船造好,即“雄程1號”。
據了解,“雄程1號”打樁船樁架高128米,配備國內首創六自由度波浪補償登乘系統、直流電力推進系統和DP2動力定位系統等,擁有在4級海況下進行登乘作業的能力,穩性滿足抗8級風的能力,施打能力領先國內外同類型船舶。
憑借這艘具備“硬核”技術優勢的打樁船,上海雄程拿下了國內首條跨海高鐵——福平高鐵的海上打樁業務,為公司奠定了發展基礎。
隨后,張鐵又開始制造第二艘打樁船“雄程2號”,并于2017年完成。有了這兩艘打樁船后,上海雄程施工能力大幅提升,業務訂單也接踵而來。
2018年,已經在國內取得一定成就的張鐵不滿足于現狀,開始把目光放在了世界舞臺。這一年,上海雄程拿下了克羅地亞佩列沙茨跨海大橋項目的打樁工程,成為了“一帶一路”中首批出海的高端海洋裝備企業。
經過數年發展,如今的上海雄程,已經擁有了一支種類齊全的作業船隊,主要包括“雄程1”號、“雄程2”號和“雄程3”號專業打樁船,“雄程9”號風電安裝船與“雄程天威1”號、“雄程天禧1”號和“雄程天禧2”號風電運維船等。
歷經多年發展,如今在風電行業,上海雄程更是大名鼎鼎。其參與了國電舟山普陀6#海上風電場、粵電陽江沙扒海上風電場、華能蒼南4#海上風電場等多個國內知名海上風電場的建設,業務足跡遍布我國四大海域。
一波三折上市路
但是,看似順風順水、風光無限的張鐵和上海雄程,背后也充滿著焦慮。從創業開始,資金問題便一直困擾著張鐵,“創業初期就有體系化的投融資計劃,但過程中會發現準備的資金根本不夠用。”張鐵曾表示。
在造第一艘打樁船“雄程1號”的時候,張鐵就發現兩千萬的啟動資金根本就不夠用,不得不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貸款2億元,用了三年才付清。
之后,隨著第二艘打樁船的制造和業務訂單接踵而來,資金短缺的煩惱更是與日俱增。有報道稱,當張鐵第一艘打樁船貸款還沒付清的時候,接訂單開工后產生的各種運營成本又接連不斷,而經營收入多是應收賬款,由此,公司資金鏈一度面臨中斷的危險。
在此背景下,張鐵不得不再次四處貸款,但由于缺乏抵押物而一直碰壁。后經努力,他終于從上海農商銀行得到了500萬元的訂單融資貸款,暫時緩解了資金壓力。
從此之后,張鐵更加意識到資金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并開始啟動上市融資計劃,但這一過程卻比貸款更為艱難。
早在2017年9月11日,上海雄程就與光大證券(SH:601788)簽署了輔導協議,擬登陸創業板。
在此期間,上海雄程的資金壓力與日俱增,在上市融資遙遙無期之際,張鐵不得不另尋他法。2019年6月6日、6月11日、7月16日和10月12日,上海雄程陸續在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了動產抵押信息,債權數額分別為1000萬元、1000萬元、1000萬元和6000萬元。
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這次沖刺創業板之路并不順利,于是在同年的12月,上海雄程擬將上市地點從創業板變更為科創板。
然而到了2020年8月,光大證券突發公告宣布:終止與上海雄程科創板上市輔導協議。關于具體終止原因,雙方均未透露。
同年12月,上海雄程聘請中信證券為其科創板上市進行輔導,并于14日在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備案。但后來經過研究,雙方決定將上市地點將科創板改為上交所主板,并于2022年1月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8月2日,上海雄程正式遞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有業內人士稱,如果上海雄程此次IPO成功,不僅資金壓力得以緩解,而且還有助于公司進一步開拓市場,擴大規模。
從2017年9月到現在,上海雄程在IPO之路上整整走了5年時間,如今雖然已經遞交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但是否能過會仍然是一大問題,因此可以說希望也在,風險也在。未來上海雄程能否解脫資金“緊箍咒”,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