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國家外匯管理局周日公布數據稱,截至7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41億美元,較上月末增加約328億美元,增量創2021年1月來新高。
對于外匯儲備上升,國家外匯管理局給出的理由依然是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但分析師指出,以美國國債為代表的資產價格上漲是更重要的原因。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界面新聞表示,7月主要發達經濟體10年期國債收益率絕大部分較前值下行,其中居于主導地位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6月收于2.98%,7月收于2.67%,下行0.31個百分點,利好我國外匯儲備。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表示,近期全球資本市場整體反彈,外儲投資標的價值也隨之回升,并對沖了外匯儲備中非美元資產價格下跌的影響。
他指出,7月美元指數上漲約1.1%,這會造成非美元外匯資產折算成美元計價后金額有所下降。“我們估計7月美元升值造成我國外匯儲備減值100億美元左右。”
Wind資訊數據顯示,7月,美元對日元下跌1.9%,歐元對美元下跌2.4%,英鎊對美元漲0.04%,美元對人民幣漲0.9%。資本市場方面,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漲6.7%,標普500指數漲9.1%,英國富時100指數漲3.5%。
對于外匯儲備后續走勢,鄭后成表示,8月我國外匯儲備大概率還將位于3.1萬億美元之上。
他分析稱,在地緣沖突持續存在、海外通脹高位運行、主要經濟體大幅度加息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是大概率事件。在這種情況下,預計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歐元區10年期公債收益率難以大幅上行,且下行概率大于上行概率,這會繼續對我國外匯儲備形成支撐。
此外,鄭后成表示,高額的貿易順差對外儲來說也是一大利好。海關總署周日公布數據稱,7月,我國實現貿易順差1012.7億美元,今年前7個月貿易順差累計4823億美元。
王青表示,按不同口徑測算,當前我國3萬億美元左右的外儲規模整體上處于適度充足狀態。后期外儲將繼續大體穩定在這一水平,持續大幅增減的可能性都很小。在當前外部金融環境波動加大背景下,我國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將繼續發揮抵御各類外部沖擊的壓艙石作用。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新聞稿中表示,雖然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充滿挑戰,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較大。但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將繼續支持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