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旗下光伏電站因擅自變更投資主體,面臨需退回補貼風險,太極實業(600667.SH)業績將受到重挫。
太極實業8月5日公告稱,其子公司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十一科技)位于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錫林郭勒盟發展改革委的五個光伏電站項目,因擅自變更投資主體,上網電價批復文件將被廢止。
這五個項目分別為內蒙地區所屬巴拉貢10 MW光伏發電項目、錫林浩特勝利20 MW光伏發電項目、察右后旗紅牧二期風光同場30 MW光伏發電項目、卓資縣九十九泉風光同場20 MW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和卓資縣巴音二期風光同場35 MW光伏發電項目,共計裝機115 MW。
太極實業稱,所涉電站項目公司于2015年取得批復,含稅上網電價按0.9元/kwh執行。
電價批復廢止后,這五個電站將不再享受 0.6171元/kwh的電費補貼,將執行0.2829元/kwh的標桿電價。
太極實業在公告中披露了所涉電站公司的財務情況和獲得補貼情況。去年,這五個電站營收為1.44億元,占太極實業營收的0.59%;凈利潤0.64億元,占太極實業東凈利潤的7.08%。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五個電站累計獲得補貼7.7億元。其中,已收電費補貼收入4.1億元,應收電費補貼收入3.6億元。
太極實業稱,3.6億元應收電費補貼是否能夠收到,以及已收電費補貼4.1億元是否需要退回,仍存在不確定性。
截至8月5日,太極實業已收到杭錦旗發改委轉發的廢止《鄂爾多斯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核定杭錦旗新元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巴拉貢10MW光伏發電項目網上電價的批復》的通知,尚未收到其他四個相關文件。
本次電價批復廢止,對太極實業經營業績將造成較大影響。該公司預計,對所涉電站評估后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后,初步測算將減少其今年上半年凈利潤3.28億元左右,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公司凈利潤的36.12%。
同時,預計將減少該公司今年下半年光伏發電業務收入0.49億元左右,減少凈利0.42億元左右,占最近一期經審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4.59%。
太極實業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相關產品的的制造與服務商,包括半導體封測業務。子公司十一科技2014年開始逐步形成光伏電站的投資和運營業務。
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太極實業共持有40個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達438.33 MW。
2021年,十一科技光伏電站設計業務對應的裝機容量達到8462.91 MW,占去年國內新增裝機容量的15%。
光伏電站電費收入由脫硫標桿電價及補貼電價構成。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高出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部分,可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予以補貼,前提是滿足獲取補貼條件。
界面新聞此前了解到,國家相關部門正在推動一次性解決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問題。
3月,內蒙古已發布文件稱,擬對已批復新能源項目有關情況開展全面排查工作,排查在建、待建的有補貼及無補貼新能源項目。
7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發布關于廢止部分可再生能源項目上網電價批復文件的通知。
該通知提出,呼和浩特市等八地廢止17個未納入年度建設規模管理的項目批復上網電價文件;烏蘭察布市等三地廢止5個擅自變更投資主體的項目批復上網電價文件;通遼市發展改革委廢止2個擅自變更投資主體的項目批復上網電價文件。
截至8月5日,太極實業上漲2.33%,報收7.48元/股,總市值15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