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IGBT(動力模塊芯片)供應出現問題,現代汽車IONIQ 5正面臨被迫停產的風險。
8月4日,據韓國經濟日報報道,為現代汽車IONIQ 5供應IGBT(動力模塊芯片)的廠商英飛凌,由于4月初至6月初生產的IGBT出現不良情況,這兩個月的新品將被全部廢棄。這意味著從本月開始,IONIQ5有可能被迫中斷生產。
按照計劃,4月初生產的新品應在8月中旬供應給現代汽車,但兩個月的芯片被廢棄后,供應危機將延續到10月中旬。
目前,即使是本月合約,IONIQ 5的出庫的等待時間也在一年以上。一旦生產中斷,等待時間將被進一步拉長。目前,現代汽車正與英飛凌及其他全球車載半導體供應商商討,以避免IONIQ 5出現生產中斷的情況。
IONIQ是現代旗下獨立純電動品牌,IONIQ 5是其發布的第一款車型,2021年4月,這款車曾在上海車展亮相,并計劃在2022年登陸國內市場,由北京現代引入國產。
英飛凌芯片出現瑕疵后,IONIQ 5的國產化進程是否會受到影響?
奧緯咨詢合伙人張君毅告訴界面新聞,芯片適配之后,短期內尋找替代方案難度很大,特別是IGBT全球供貨緊張的現在。在他看來,國產IONIQ 5的上市時間可能不會因此推遲,但交付的進程勢必將受到影響。“比如像特斯拉今年2月底,加州的model3 產線也因芯片停產了1個月,交付時間也都在半年以上。”
此外張君毅表示,降低芯片規格,或者采用其他品牌芯片作為彌補方案,都只能起到改善的作用,無法完全消除原型設計芯片斷供的影響。
近年來,韓系車在國內市場聲量日益式微,市占率已連續四年下滑。對于現代汽車來說情況尤其嚴峻,今年二季度,現代汽車在華銷量同比下滑超6成,僅有3.7萬輛。下半年即將迎來“金九銀十”,因為芯片危機推遲IONIQ 5的國產化,對現代汽車來說可能并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汽車的缺芯危機仍在延續。今年6月,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芯片短缺以及疫情影響,廣汽減產16萬輛。同樣由于缺芯,豐田已經暫停了部分車型的銷售。
兩個月的芯片瑕疵,讓現代汽車IONIQ 5陷入停產風險,但對英飛凌來說,身處賣方市場,其在IGBT領域的強勢供應商地位,依然不會發生改變。
IGBT被稱為現代電力電子行業里的“CPU”,在電動車上,IGBT主要應用于逆變器中。它的作用類似于一枚“心臟”,通過直交轉換,讓蓄電池的電流性質得以改變,驅動電機運轉。
在汽車領域,和英飛凌合作的客戶包括博世、大陸、采埃孚等頂級Tier1廠商,而這些供應商幾乎輻射全球所有知名汽車制造商。
在國內,超過8成的IGBT都需要進口,而英飛凌正是這一領域的龍頭公司。早在1995年,英飛凌前身西門子半導體就投資3億美元,在無錫設立工廠。
近年來,英飛凌也一直在拓展中國市場,2018年英飛凌聯合上汽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分別持股49%和51%,從事車用IGBT的研發、生產。近期,哪吒汽車也與英飛凌宣布就電動汽車BMS方案進行技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