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視聽圈
2022年上半年,對于全球市場來說,俄烏戰爭已持續數月,能源與糧食供應危機下,全球通脹水平暴增。在這樣的背景下,非生活必需品消費面臨嚴重下滑,而彩電產品自然也會遇到巨大的“波及”。
據行業數據機構奧維睿沃(AVC Revo)《全球TV品牌出貨月度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TV出貨量90.7M(M=百萬臺),同比下降7.8%;出貨面積63.7M㎡,同比下降5.4%;出貨平均尺寸48.5”,較去年同期增長0.5”。

奧維睿沃分析認為,上半年全球市場萎靡主要原因則是:俄烏戰爭帶來的不確定性和歐美經濟在疫情期間QE政策下造成的高通脹困擾,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疫情后經濟尚未恢復,又面臨能源與糧食危機,同時美元加息也造成了投資減少,多重因素影響下,海外TV需求不振,自去年二季度起海外TV出貨已連降四個季度,下半年出貨仍難以實現反彈。
按區域來看:歐美、亞太等主要“貨倉”市場都在全線下滑。其中歐洲上半年出貨量下降13.3%,其中東歐下降24.4%,西歐下降7.9%;北美上半年TV出貨下降9.5%;日本在去年奧運會效應的高基數影響下,上半年出貨下降14.1%;新興市場中亞太、中東非上半年出貨分別下降3.8%、4.0%;
按照奧維睿沃的數據,上半年除了中國市場在持平之外,全球其他地區基本是一邊倒的“下滑”,這背后折射出當下全球市場的“窘境”。
頭部TOP5出現新情況:TOP2到TOP4品牌競爭膠著
全球彩電市場基本大盤在呈現“下滑”,尤其歐美發達地區下滑比例更大。這樣的局面,這自然波及到在歐美地區擁有很強市場話語權的彩電品牌。這其中,三星、LG等這對前二品牌面臨的沖擊更加的“嚴重”。

三星:上半年全球出貨19.3M,同比下降7.1%。北美、歐洲兩大發達市場是三星重點出貨區域,2021年合計占比達60%。但在這兩個貨倉市場,三星遭遇巨大的“跌幅”,尤其是歐洲地區,因為俄烏戰爭后,三星在俄羅斯市場停售,導致上半年歐洲出貨下降11%。此外,上半年三星在新興市場拉美、亞太、中東非出貨量下降。
LGE:全球出貨量11M,同比下降15.9%。和三星一樣,LG在歐美也是“主體市場”,這兩個重點區域市場整體下滑,這也會讓LGE出貨量“遭遇巨大的跌幅”。同比下降15.9%,這是TOP5頭部品牌下滑比例最高的品牌。而更讓LGD“心痛”的是,不僅僅是整體出貨量下滑比例最大,而其“引以為豪”的OLED電視也遭遇了“滑鐵盧”。據奧維睿沃數據顯示,上半年LGE OLED TV在全球出貨1.7M,同比下降1.9%。
TCL和海信“旗鼓相當”:都以10.2M的出貨量“卡位”第三。其中,海信(包含東芝)全球出貨10.2M,同比增長14.5%。海信多品牌策略定位明確,體育賽事營銷效果顯著,上半年中國TV出貨增長24%,海外出貨增長10%,海外各區域出貨規模均有增長。
而,TCL全球出貨10.2M。受海外市場持續低迷影響,TCL調整采購策略,按需采購,有效控制了庫存的增長;國內618期間積極促銷,整體表現優越,拉動上半年內銷出貨增長4.3%。
可以看到,按照奧維睿沃的數據,海信和TCL在上半年全球市場的出貨數據相當,雙方在爭奪“全球第三”的形式相當膠著。
小米繼續第五:上半年全球出貨6M,同比增長10%。上半年小米內銷出貨增長9.1%,東歐出貨雖受俄烏戰爭影響,但在亞太、拉美、西歐出貨拉動下,海外上半年TV出貨增長11.9%。
一位行業人士表示:從上半年頭部TOP5榜單的整體走勢來看,將呈現出三個市場明顯的特征:
其一,三星雖然遭遇巨大的“跌幅”,但依然保持一家獨大,這顯示出三星過往在全球市場“綜合霸主”地位強勢性;
其二,LG老二之位,今年可能不保。按照奧維睿沃的數據,LG上半年為11M,和身后的海信、TCL的差距只有80萬臺,更為關鍵的是,LG從當下整體表現來看,無論總量、還是備受期待的OLED,都在下滑,其下半年是否能“穩住”老二之位也是行業一大看點。
其三:海信和TCL老三之位更為激烈。按照上半年的數據,海信已經從去年第四,沖到和TCL共同霸占第三的位置。
而從整體趨向來看,上半年海信無論海外還是國內都在逆勢增長,這無疑給今年其全年成績走勢打了堅實的“基礎”。下半年隨著卡塔爾世界杯的到來,海信電視的體育TOP頂級贊助商能量渴望再次燃起,國際市場表現預期值得期待。這也讓更為激進的分析師,看好海信在下半年“沖刺彩電全球三甲”,甚至可能成為沖擊LG老二最有力的“上位者”。
后記點評:全球彩電市場的寒冬,也被認為是一次洗牌的機會。行業人士表示,彩電市場無論國內外,正在圍繞經濟性、新技術、大屏化等多維平衡,構建新的品牌格局。長期看,彩電行業份額正在向頭部品牌集中。因此,抓住任何必要的機會和時機,提升自己的全球市場份額是重中之重。這一點上,海信和TCL正在成為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