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摩財經
作為全球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服務機構之一,匯豐控股(0005.HK)總資產接近3萬億美元。這家擁有157年歷史的金融巨擘,近年來經歷了核心管理層變動、業績下滑、市值縮水等多重困境。
為恢復派息,尋求估值修復,中小投資者多次提議將匯豐控股的亞洲業務分拆出來,獨立上市,但這與管理層的觀點相違背,隨著匯豐控股業績下滑、派息減少,二者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
8月1日,匯豐控股發布了2022年中期業績,稅前凈利為92億美元,同比下滑15.34%。和業績同時披露的,還有匯豐控股中期股息派發方案:每股派發現金0.09美元。
8月2日下午,匯豐控股時隔三年再次召開非正式股東會,這場股東會將匯豐控股管理層和中小股東的矛盾擺在了臺面上。
小股東抗議
現場照片顯示,匯豐控股小股東在會場外租用卡車展示了“分拆匯控 刻不容緩”的牌子。該牌子上還有“分拆匯控關注組召集人”呂宇健的字樣。公開報道顯示,呂宇健系“匯豐小股東權益大聯盟”創始人,此前在社交平臺上成立了“分拆匯控關注組”,要求將匯豐控股亞洲業務分拆獨立,以期釋放更大的潛在價值。
現場還有多位小股東,打出“匯豐業績沒有起色,管理層引咎辭職”等標語,要求匯豐控股分拆亞洲業務在港上市,還要求平安進入匯豐控股董事會。
在股東會上,匯豐控股管理層拒絕分拆亞洲業務,認為分拆會產生負面影響。按照匯豐控股管理層的說法,如果分拆亞洲業務獨立上市成本高昂且影響負面,耗時需三至五年,不確定性會導致更高執行風險,且分拆后的匯控亞洲可能難以獲批美元清算牌照。
不過,匯豐控股管理層也對中小股東進行了安撫,稱預計2023年及2024年派息比率約為50%,且計劃在2023年恢復派發季度股息。
亞洲業務分拆爭論
2019年起,匯豐控股持續陷入管理層變動和亞洲區以外業務的下滑的被動局面。
2019年,匯豐控股CEO范寧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雙雙離職,引發了匯豐內部動蕩。時隔近一年,今年3月代理CEO祁耀年才被“扶正”。
祁耀年上位后馬上宣布了一系列重組計劃,主要內容是在全球范圍“大瘦身”,削減表現欠佳的業務并精簡組織架構。2020年年初,祈耀年曾表示,匯豐未來三年可能會裁員3.5萬人,裁員率將近15%。不過,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擴張,該裁員計劃中途被叫停。
匯豐控股分拆的討論由來已久。最近一次是2020年4月,彼時匯豐控股突然宣布,應英國監管當局要求,取消2019年四季度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派息并暫停回購股份。
匯豐過去受到投資者追捧,最大賣點是分紅慷慨,在香港市場有許多長期股東,“圣誕鐘,買匯豐”一度是港股的流行語。暫停派息一事,引發了投資者對于匯豐控股分拆的討論。
投資者希望,匯豐控股可以將亞洲業務分拆出來在香港上市,彼時,市場傳言匯豐控股持股8%的大股東平安對分拆計劃“默許”,此后相關討論不斷發酵,但至今仍沒有定論。
中小股東此時再提分拆,主要原因是認為亞洲市場一直是匯豐控股最大的利潤支柱,剝離其余業務可以讓匯豐控股有更好的業績和估值表現。
最近幾年,亞洲業務一直是匯豐控股主要的利潤來源。2021年,匯豐控股稅前凈利達到189億美元,其中亞洲業務貢獻了122億美元,占比達64.6%。作為對比的是,匯豐控股歐洲業務在2021年實現扭虧,但貢獻利潤在匯豐控股總稅前利潤中占比不過20%。
2022年上半年,亞洲業務經調整利潤63億美元,同比下滑9.2%,但仍是貢獻利潤最大的區域,占集團整體稅前利潤的68.7%。相比之下,歐洲市場經調利潤8.83億美元,同比減少55.1%;北美市場經調凈利8.58億美元,同比增6.6%。
支持匯豐控股分拆的投資者認為,建立一個獨立的、在亞洲的上市實體,將更加符合亞洲投資者的利益。一方面,可以擺脫亞洲外市場的“拖后腿業務”,有利于估值提升;另一方面,分拆后匯豐亞洲會有更大的自主權,可以避免此前因英國監管影響中斷派息的事情。
據路透社此前報道,匯豐控股為駁回股東提出的分拆意見,聘請Robey Warshaw擔任戰略顧問,提出了加快退出非核心市場,并向亞洲業務注入更多資本等措施,作為對股東的安撫。
平安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方面從未明確表示過是否支持匯豐控股“分拆”,但其此前曾表態,投資者提出的對匯豐控股“經營管理有幫助、對長期價值增長有幫助的改革,我們都是支持的。”
2017年,平安資管因持股超過5%,首次被披露為匯豐控股大股東之一。此后,平安資管不斷增持,與BlackRock互為第一大股東。截至2021年末,平安資管持有匯豐控股8%股權,為第一大股東,BlackRock持股7.96%。
平安管理層曾公開表示,入股匯豐控股是純粹的財務投資,主要看重其兩點優勢:經營穩健、分紅可觀且穩定。匯豐控股近幾年跌宕起伏的業績,似乎與平安集團當初看中的“經營穩健”有所偏離。
2019年開始,匯豐控股的業績逐漸顯現出頹勢。2019年至2021年,匯豐控股稅前凈利分別為133億美元、88億美元和189億美元。雖然2021年業績有了起色,但還未達到2018年199億美元的水平。
2022年第一季度,匯豐控股營收、利潤再次出現雙降。二季度才逐漸復蘇,但今年上半年業績仍出現同比下滑:收入252億美元,同比微跌1.56%,稅前利潤為92億元,同比降15.34%。
最近幾年,匯豐控股股價承壓,2020年9月達到25.734港元的十年內最低股價,此后震蕩反彈,最新股價51.6港元,市值10481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