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資本論 廿四
昨晚,趣店羅老板刪除了自己的抖音賬號,486.5萬粉絲瞬間歸零。
經歷了羅敏的一場鬧劇,大眾重新審視了預制菜這一新鮮事物,但實際上,如果拋開趣店的爭議,林林總總的預制菜,正在加速走入我們的生活,成為一股不可逆的潮流。
艾媒咨詢的報告將預制菜分為即食、即熱、即烹、即配4個大類。
按照這個分法,優形雞胸肉、李子柒螺螄粉、空刻意面等“現象級產品”,早在趣店之前就已快速崛起。
而近期“爆紅”的鋒味派,則是由知名藝人謝霆鋒聯手薇婭背后的謙尋共同打造,曾在直播間一場就賣爆60萬盒意面。
在即烹和即配方面,天海藏的麻辣小龍蝦、叮叮懶人菜的酸菜魚等等,也成為預制菜領域的“爆款”產品。一系列花膠雞、佛跳墻、粉蒸肉,也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的熱門品類。
飛瓜數據顯示,近半年來僅在快手平臺,“天海藏”月均GMV可達到7820萬,其中1月的GMV更是高達1.59億。
此外,汪小菲創立的“麻六記”、陸正耀創立的“舌尖英雄”、珍味小梅園等一大批新興預制菜品牌,也于近期紛紛發力,掀起流量搶奪大戰。
美團、餓了么、盒馬、叮咚買菜等互聯網平臺也陸續利用自己的渠道優勢快速入局。
被稱為“萬億風口”的預制菜賽道吸引了一眾企業入局。申萬宏源研報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共有6.81萬家預制菜企業,僅2020年至2021年就新注冊成立1.7萬家。相關數據統計,2020年及2021年,國內一級市場共發生23起與預制菜相關的投融資事件。
當預制菜走上資本與流量的大風口,剁椒TMT(ID:ylwanjia)盤點了行業最火的多個預制菜品牌,試圖歸納這個新興賽道的“致富密碼”。
即烹即配“快手菜”:場景式種草,全網達人“飽和式攻擊”
在趣店之前,預制菜商家基本都是新消費品牌或白牌,在沒有強勢的品牌競爭力之前,依靠供應鏈先進入短視頻平臺,通過“場景式種草”收獲一批用戶后,再依靠達人分銷、品牌自播擴大銷量,慢慢建立口碑和品牌。
月銷5000萬的預制菜品牌“叮叮懶人菜”,是叮叮鮮食在2020孵化的C端品牌,旗下有老壇酸菜魚、胡椒豬肚雞、湘西外婆菜等爆品。
而叮叮鮮食的核心團隊來自原“回家吃飯App”,在O2O創業失敗后,押寶預制菜這一新賽道。
2020年之前,團隊對預制菜走向C端缺乏信心,一直做的是服務便利店的B端業務。疫情之后,B端業務受到影響,“叮叮懶人菜”被提上日程。
“叮叮懶人菜”最先在天貓上線,由于在平臺上尚未建立影響力,銷量慘淡,2021年之后,團隊將渠道轉向抖音,經過短視頻等內容包裝,靠直播實現了爆發。
在剁主看來,叮叮懶人菜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團隊一直保持獨立思考,對預制菜賽道有自己的判斷力。
事實上,叮叮團隊剛進入抖音時,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概念模糊甚至還沒有消費預制菜的習慣,滲透率非常低。
行業普遍認為,預制菜進入C端市場,不做飯、不買菜的年輕人是重點受眾。但在叮叮團隊看來,快手菜不同于方便速食,真正受眾不是年輕人,而是家庭;不能代替做飯,只能讓做飯變得更簡單。比如,家常菜吃膩了,加一道大菜,剛好可以用預制菜解決。
短視頻“貨找人”的底層核心邏輯,正好讓預制菜通過短視頻場景種草,切中用戶痛點和消費場景,并為用戶提供場景下的解決方案。
“老公又饞酸菜魚了,我花五分鐘時間就搞定了,而且還非常好吃。”叮叮懶人菜的帶貨視頻的種草基本分為“開箱”和“制作酸菜魚”的展示,開箱擅用特寫鏡頭,清楚展示產品細節,場景化的美食烹飪過程,既具有視覺沖擊力,又看起來很下飯。很多消費者都在評論區詢問“在哪買?”
吃到“種草”紅利的還有天海藏。
2020年直播電商興起,以生鮮賽道起家的天海藏就開啟了直播帶貨的道路,先后進入薇婭、李佳琦、羅永浩、辛巴的直播間,逐步打開了直播市場和品牌知名度,之后延續“廣撒網”的打法,在淘、抖、快都建立了非常強大的主播合作網絡,目前已合作超過5000位主播,覆蓋粉絲超過2億人,麻辣蝦尾、烤腸等預制菜商品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爆款。
一方面是狂熱的推廣投放策略,天海藏大促時期找頭部主播投放,快速引爆消費,平時通過中腰部主播承接長尾流量,多方面觸達用戶心智。
以抖音平臺為例,蟬媽媽數據顯示,近30天,天海藏單品麻辣小龍蝦尾的關聯達人有1194個,關聯直播高達7606場,涉及美食、母嬰、情感等24個品類,美食、健康、種草類的博主為帶貨主力。從粉絲數僅一萬到超千萬的美食達人均有合作,其中,東方甄選月直播帶貨457萬。
另一方面是品牌矩陣瘋狂帶貨,天海藏旗下有6個品牌自播矩陣號,官方旗艦店粉絲已達41萬,月直播銷售額能達到2000萬。在組品方面,品牌善于多品組合營銷,比如“16片牛排+8片雞排+海鹽刀叉”或者“拍一發7”。
做電商直播,速食組品大于貨品,重組搭配,可以提高客單,提升價值。套餐組合多,直播間氛圍也會更靈活,主播利用熱點商品拉高觀眾停留時長,一方面讓主播有時間講解商品,另一方面也更提高了組合效應。
空刻意面、鋒味派等方便速食:找準空白賽道,利用平臺bigday破圈
快手菜賽道還在C端紅利期,一道“酸菜魚”就能吃遍消費市場。反觀方便速食賽道,從方便面、螺螄粉,到米線、拌粉,幾乎都被品牌卷完了,觀察電商平臺新出的爆品,幾乎都是在打空白細分的小眾賽道,通過平臺bigday等活動,提供一個短期能夠盡可能匯聚龐大流量的入口,集中曝光和轉化,實現破圈。
今年618大促,空刻是天貓、抖音雙平臺的方便速食和速凍食品意面類目雙TOP1。
在2019年空刻意面成立之前,中國意面有類無品,天貓平臺的整個意面市場僅在1.5億元左右。空刻則切中品類機會,提出“速食意面”的概念,在產品客單價的定位上,相對西餐廳動輒六七十元一份的價格,空刻意面定價在30元/份上下,讓消費者感覺物超所值。
空刻的加入,使得2021年天貓意面銷售額突破7億元大關。
在短視頻直播渠道,空刻2020年末就入局了抖音,不過,由于速食意面過于小眾,空刻一直未曾實現破圈。但在今年,空刻卻有了“國民網紅”的勢頭。
剁主發現,為了實現消費群體的破圈,空刻會與平臺共創,如競價廣告、品牌自播big day等,把品牌傳播點和平臺IP資源串起來。
比如,空刻參加抖音電商食品飲料行業的“抖in百味賞”活動,會把消費者在做決策時考慮到的所有因素,作為品牌的傳播點,以人物IP、食欲感沖擊、產品或品牌故事等,選擇用戶熟悉的生活場景切入,減輕用戶對意面品類的陌生感。如將寶寶厭食、親子互動等場景內容化。
“鋒味派”也是類似的打法。
最近,新品“黑豬肉腸”在各大平臺賣爆。值得注意的是,鋒味的烤腸客單價遠高于其他平臺,50元/盒,里面有8根。這么貴的烤腸市場為什么能賣得出去?
事實上,鋒味派面向的人群是追求健康美味的高黏性用戶,主要是經常進行國潮消費的Z世代。
除了謝霆鋒本人的明星身份賦能外,在鋒味派誕生之前,6年的“鋒味”節目已經為品牌奠定了價值基礎,想要從新消費打造新國潮。
因此,鋒味派一直綁定“國潮”營銷,把品牌追求極致的精神用各種商業化形態表現出來,比如,經常和電商平臺合作“bigday大事件”,5月份,和抖音合作“這就是國風美食”營銷IP。
7月份,鋒味派又參與了抖音電商新銳發布,先做預熱預售,通過琦兒等多領域的頭部KOL制作花式種草短視頻,在直播間連麥站臺,快速拉升新品認知,隨之帶來銷量增長。
預制菜“新玩家”:要么大規模鋪線下,要么線上“打爆單品”
過去,B端市場是國內預制菜的“主戰場”,占到八成以上。
從2010年外賣行業興起,就有一大批半加工品牌供應給外賣餐飲商家,奈何外賣行業利潤率低,作為上游供應鏈利潤率可想而知。
還有大型餐飲連鎖店會有自己的中央廚房和供應鏈,比如綠茶餐廳自建的預制菜供應鏈,90%供給綠茶各地的餐廳。
新興的預制菜品牌想要與連鎖餐飲品牌、大型經銷商達成合作,想象空間并不多,因為這一市場早已飽和。
以舌尖英雄為例,陸正耀踏著預制菜的風口創立“舌尖英雄”,選擇加盟商路線,快速擴張,在線下開“半成品菜+火鍋食材+預制菜”的社區門店,在分眾傳媒、短視頻平臺大量投放廣告。
據公司對外介紹,全國門店意向有6000多家。但據從業者介紹,實際只有幾百家。
大規模的線下店布局意味著,單店的管理更加考驗運營能力和供應鏈能力,這并不能用“鈔能力”來解決。
更多的預制菜新玩家選擇對準線上,舌尖英雄轉向抖音開啟了自播,珍味小梅園也重點布局抖音,并開設了天貓、京東旗艦店……但在眼下,入局電商的預制菜玩家,參與者眾多,聲量都很大,還沒有形成絕對的競爭力,也未跑出一家具有壓倒式的優質頭部品牌。
因為在電商領域,預制菜比的不是行業規模,而是比單品規模,用單品占領市場。
與諸多口味踩雷的預制菜相比,酸菜魚幾乎是這個市場上口碑最好的預制菜單品。
叮叮懶人菜、趣店、麥子媽、珍味小梅園的爆款都是酸菜魚,在抖音,酸菜魚是叮叮懶人菜的標桿單品,這道菜花了一年,調整了三到四版,抖音好評率可達到97%。
產品同質化嚴重也導致部分細分賽道已飽和,新玩家入場要想有優勢,必須拿捏消費者的味蕾。
在電商直播,有白牌供應商會結合地方菜系特色打造差異化的預制菜,但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分口味和口感兩個層面,口味是解決酸辣甜咸和復合味,口感是針對葷素搭配,要考慮什么樣的菜能做到軟滑嫩和清脆爽相結合互補。
更大的互聯網平臺,也在積極布局中。
今年7月,盒馬宣布從湖北采購8000噸小龍蝦,加工之后通過盒馬平臺對外銷售。事實上,早在2020年,盒馬就成立了3R事業部(即烹,即熱,即食)后,通過自建供應鏈及供應鏈中心自設的中央廚房工廠,加碼預制菜。
叮咚買菜同樣是自建供應鏈,2020年10月上線“叮咚谷雨”,擁有拳擊蝦、叮咚大滿貫等自有品牌,已研發出50多道預制菜,今年春節,7天賣出了300萬份預制菜,“財源滾滾”紅燒圓蹄和內蒙古炭烤風味羊后腿是其爆款,3月份,又推出B端預制菜品牌“朝氣鮮食”。
美團買菜事業部推出的自有品牌“象大廚”也加入預制菜混戰。今年5月,象大廚研發團隊經過半年反復測試,最終上線“嗨聊蝦”,還加入了茅臺迎賓酒調味,上線即空。
在剁主看來,目前,小規模做預制菜是有機會的,特別是在產品具備一定賽道熱度,有趨勢紅利,定價也合適的基礎上,快速看準電商渠道,培育爆款單品,可以增加盈利能力。但大規模發展某一個品牌的預制菜有一定困難,還需憑借爆品積累的口碑、品牌影響力以及渠道體系,橫向孵化新品類,整合行業資源不斷破圈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