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搭上光伏鈣鈦礦概念,金晶科技(600586.SH)已經連續多日漲停。
8月2日,金晶科技開盤再次漲停,上漲10.06%,報收9.85元/股,奪取四連板。
以金晶科技7月27日收盤價6.73元計算,其近四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46.36%。
8月1日晚,金晶科技發布股票交易風險提示性公告,表示主營業務及生產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
金晶科技受到資本追捧和鈣鈦礦概念相關。近日,鈣鈦礦企業纖納光電的組件產品α交付,成為全球首款鈣鈦礦量產商用組件。這引起市場對鈣鈦礦這一新型光伏技術的關注。
金晶科技主要從事建筑以及節能玻璃、純堿、光伏玻璃等產品的生產、研發、銷售,號稱擁有國內首條TCO導電膜玻璃生產線,該玻璃是鈣鈦礦電池組件的材料之一。
金晶科技8月1日稱,其TCO導電膜玻璃定位于碲化鎘、鈣鈦礦電池等行業上游,TCO導電膜玻璃已經成功下線,并且與國內部分碲化鎘、鈣鈦礦電池企業建立業務關系,得到認可開始供貨。
但該公司同時指出,目前國內碲化鎘及鈣鈦礦電池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故相關營業收入占比較低,不會對其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隆眾資訊玻璃分析師高玲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TCO導電膜玻璃與晶硅光伏玻璃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工藝上。TCO導電膜玻璃采用超白浮法工藝,晶硅光伏玻璃采用壓延工藝,兩種玻璃在成本上相差無幾。
據高玲介紹,TCO導電膜玻璃目前整體市場份額較小,國內可以生產此種玻璃的企業包括金晶科技、中國建材(03323.HK)等。
根據不同的技術路線,太陽能電池可大致分為晶硅電池、薄膜電池、鈣鈦礦電池等。
目前,主流的光伏電池為晶硅電池。單結晶硅電池的理論極限效率約29%;鈣鈦光伏電池的單層理論效率則可達31%,鈣鈦礦疊層電池轉換效率可達35%,被業內認為有望成為下一代光伏技術。
相較于晶硅組件,鈣鈦礦組件的產業鏈構成較為簡單,包括電極材料、人工成本、能源動力等。但根據浙商證券的統計,鈣鈦礦組件中的玻璃及其他封裝材料成本比重更高,達到32%。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表示,TCO玻璃是薄膜組件和鈣鈦礦電池組件的關鍵材料,中期建筑屋頂一體化(BIPV)政策推進下,薄膜電池組件有望快速放量;長期鈣鈦礦電池有望引領新的技術變革,TCO玻璃市場有望加速擴容,國產替代市場空間廣闊,有望成為傳統玻璃企業新的增長點。
受制于國內建筑玻璃需求的低迷及原料價格影響,金晶科技上半年業績欠佳。
7月14日,金晶科技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5億-3.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減少3.9億元-4.3億元,降幅為50.19%-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