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于淼
8月1日,軍工板塊集體走強,大飛機方向領漲。
截至當日收盤,軍工板塊有15家公司漲停,另有超200家公司跟漲。其中,新勁剛(300629.SZ)、富吉瑞(688272.SH)、賽為智能(300044.SZ)、銀邦股份(300337. NQ)和國博電子(688375.SH)分別上漲20.02%、20.01%、19.95%、16.48%和12.41%。
緊隨其后的12家公司天沃科技(002564.SZ)、青島雙星(000599.SZ)、漢馬科技(600375.SH)、光洋股份(002708.SZ)、萬馬股份(002276.SZ)、秦川機床(000837.SZ)、襄陽軸承(000678.SZ)、立航科技(603261.SH)、康達新材(002669.SZ)、奧維通信(002231.SZ)、金奧博(002917.SZ)、航天發展(000547.SZ)均收獲漲停板。
此外,包括國盾量子(688027.SH)、本川智能(300964.SZ)、科大國創(300520.SZ)、理工導航(688282.SH)和東材科技(601208.SH)等在內的公司漲幅均超過7%。
消息層面,當日早間,中國商飛微信公眾號“大飛機”宣布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取證試飛。

公開資料顯示,C919大型客機是中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此前已于2015年11月2日完成總裝下線,并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累計獲得28家客戶815架訂單。
中國商飛則是實施國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中大型客機項目的主體,也是統籌干線飛機和支線飛機發展、實現我國民用飛機產業化的主要載體;成立于2008年5月11日,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鋁業集團等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主要從事民用飛機及相關產品的科研、生產、試驗試飛,從事民用飛機銷售及服務、租賃和運營等相關業務。
事實上,9天前中國商飛就曾通過“大飛機”發布消息稱,7月19日,在C919大型客機六架試飛機圓滿完成全部試飛任務之際,C919大型客機試飛現場聯合指揮部閻良戰區在陜西渭南機場召開總結大會,會議強調C919六架試飛機完成全部試飛任務,標志著C919取證工作正式進入收官階段,開始全力向取證沖鋒。

如今不到10天的時間,國產大飛機C919已正式完成取證試飛。
不過,完成取證試飛并非完成取證,“C919完成的是認證之前所有的試飛活動,標志著試飛取證之前的重要環節已經完成,但后續還有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以及評審報告的論證等步驟,然后才是給C919發試航證;但是試飛的完成確實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式節點,標志著C919飛機離最后的取證并至交付首家客戶已經越來越近,同時也標志著國產大飛機的商用邁開了重要一步。” 民航業專家綦琦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談及國產大飛機C919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時,綦琦認為,短期來看C919飛機對整體國內市場的改變不會很大,因為目前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量產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著機型快速在市場鋪開,“特別是大型民用飛機的制造,它的難度其實不亞于發射衛星和火箭等,而且無論是航電系統還是核心部件都是高度國際化的,因此大規模的量產也要看整個境外供應鏈的穩定性;所以無論是產業鏈、供應鏈,還是它的組裝系統集成的難度都是巨大的,而這種難度也決定了一款新的機型從它第一架飛機的交付到被市場廣泛認可,中間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過程,而這也是任何一種成熟機型無法跨越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