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徐霽
盡管Blue Orca對名創優品的沽空報告有很大的爭議,但該公司收入停滯不前,始終無法盈利,虧損加劇是不爭的事實。
更加專業的美國投資者,已用真金白銀作出了自己的選擇。2021年2月至今,名創優品的市值,已從百億美元縮水至不足20億美元。
爭議做空
“殺人鯨”再次露出了其恐怖的獠牙。
上周,做空機構殺人鯨資本(下稱:Blue Orca),發布了一份長達30頁,關于名創優品(09896.HK)的沽空報告。
據稱,這份報告的出臺歷時7個月,對名創優品提出了三項指控:核心業務模式撒謊、董事長葉國富通過非正當交易挪用IPO資金、業務下滑。
具體來看,Blue Orca認為:
名創優品并非“輕資產、高利潤的特許經營模式”,其經營模式的基本敘述“是一個謊言”;
公司聲稱,其99%的中國門店,都是由獨立加盟商商經營。但Blue Orca經過數月調查,發現其中600余家,是由與公司高管或董事長有密切關系的人擁有;
董事長葉國富,通過與名創優品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轉移了公司IPO募集的數億資金;
最后,Blue Orca直指,名創優品收入從2018年峰值的170億元,下滑至當前的90多億元、特許經營費下降、眾多門店關閉,已是一個衰落的零售商。
Blue Orca在資本市場有較強的殺傷力。其創始人Soren Aandahl為知名沽空機構Glaucus的前首席研究員。
Blue Orca成立之后,于2018年和2019年,先后突襲新秀麗、安踏及澳優,都曾導致相關公司股價大跌。
沽空報告發布次日,名創優品股價一度大跌12%,當日以12.46港元/股收盤,跌10.87%。
很快,名創優品針對Blue Orca的指控進行了一一回復:
認為該機構,對公司經營模式的質疑毫無根據,對600余家門店獨立性的指控失實;
公司與董事長葉國富成立合資公司,葉合計向合資公司注資7.43億元,公司收購董事長所持股權時,經過了第三方機構的評估;
對公司業務前景的描述毫無根據,公司降低授權費,是為了激勵名創合伙人在中國三線及以下城市開設門店。
但是,針對公司收入下滑的質疑,名創優品并沒有正面回復。
全球第一
葉國富出生于湖北十堰丹江口,既沒有背景也沒有學歷,但是有一顆靈活的腦子。
1998年,他中專畢業,南下廣東佛山打工。關于其早期經歷,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比較可信的是,他在一家鋼管廠找到了一份銷售工作,因善于交際,賺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十萬元。不過,他因涉足陶瓷行業,又將賺的錢虧了出去。
直到遇到了自己的妻子楊云云,從開化妝品店開始,發現了小飾品這門生意,才有了后來全國知名的“哎呀呀”。
葉國富通過加盟模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哎呀呀復制到了全國。公司重金邀請SHE、林宥嘉等明星代言,進一步打響了品牌知名度,頂峰時期門店數量達到3000家。
這時,葉國富已有了將哎呀呀運作到A股上市的想法。知名機構達晨創投,也以億元投資提前潛伏。
讓葉國富沒有想到的是,電商的興起,對他的生意造成了巨大沖擊。小飾品的門檻太低,電商讓信息、價格瞬間變得透明。
葉國富需要另尋出路。
2013年,他和家人在日本旅行時,發現了當地火爆的百元店。不僅產品物美價廉,而且,大多產自中國。
回國之后,葉國富迅速創立了名創優品,就連名字也采用日文,因此,被深深地打上了“偽日”的烙印。
為了實現快速擴張,葉國富發明了“名創合伙人模式”:即合伙人承擔店鋪的拓展、前期投資、員工工資等成本,由公司特許授權和供貨,雙方進行收入分成,合伙人無需承擔存貨風險。
截至2021年末,名創優品已在全球百余國家和地區落子,有門店超過5000家,其中中國3100多家,海外約1900家。
在招股書中,名創優品宣稱,名創合伙人投資回收的時間,平均為12-15個月。
據機構報告,2021年,名創優品在中國的自有品牌GMV為108億元,在中國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1.4%;于全球的GMV為180億元,市場份額為6.7%,亦排名第一。
不賺錢
一般人可能不敢相信,名創優品的生意已做到了這個程度,仍然很難賺錢。
為了對顧客形成持續吸引力,公司每隔7天,就要從上萬個產品創意庫中,挑選出約100個新SKU。去年,名創優品每月大約要更新超過500個SKU,現存的SKU超過8000個。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我們每次去逛名創優品,總能看到一些新的東西。為此,公司必須付出高額的創意設計以及供應鏈管理成本。
名創優品的主要收入來自線下門店,最近兩年全球疫情反復,對其經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截至6月30日的2019年-2021年,公司的全球門店數分別為3725家、4222家和4749家,但同期公司收入分別為93.95億元、89.79億元、90.7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94億元、-2.60億元、-14.29億元。即便采用經調整凈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8.41億元、9.34億元和4.77億元,下滑的趨勢也很明顯。
以上各財政年度,公司受影響最大的是海外市場。其中,亞洲國家(中國除外)收入從17.38億元降至9.62億元;美洲國家從10.49億元降至5.85億元。
為擺脫對“名創優品”品牌的過度依賴,2020年底,公司推出潮流玩具品牌“TOP TOY”,一年后,開出門店89家。當前,TOP TOY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第三方品牌的銷售,僅小部分來自聯名開發的IP產品及內部孵化IP產品。多種因素疊加,導致品牌毛利率極其不穩,2020年為41.5%,2021年降至3.2%。
2021年,TOP TOY中國潮流玩具的GMV為3.73億元,市場份額為1.1%,與排名第一的泡泡瑪特(47億元)還有很大的差距。
名創優品為葉國富彌補了當年哎呀呀未能上市的遺憾,也讓他體會了一把財富過山車。
2020年10月,名創優品登陸紐交所,發行價為20美元/股。次年2月,股價摸上34.8美元/股的高點,總市值達到百億美元。葉國富也借此登上“十堰首富”的寶座。之后,公司股價急轉直下,當前總市值已不足20億美元。
7月13日,名創優品登陸港交所主板實現二度上市,開盤即跌破發行價(13.80港元),到現在仍未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