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資本論 雪夜楓鱗
EDG去年11月奪冠之后,預言家身邊他們的粉絲就多了起來。相識多年的EDG老粉風沐感到非常開心,畢竟自己的隊伍壯大了不少。風沐經常愿意找預言家游報(ID:yuyanjiayoubao)聊EDG的比賽,但最近一周,拿走她更多休息時間的不是LPL夏季賽,而是一款名叫《英雄聯盟電競經理》的游戲。
風沐在《英雄聯盟電競經理》身上只花了兩單,但想要的選手卡片都已經入手。“后面的工作就是提升親密度了,有一些服裝和特殊語音我還是挺想拿的,尤其是那件電競之約,好可愛,感覺喜歡的選手就像在自己身邊,”風沐說。
7月20日,《英雄聯盟電競經理》正式上線,一眾LPL知名選手都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發布了推廣視頻。這一系列非常具有個人標簽式推廣,給游戲帶來了出人意料的成績。
根據七麥數據顯示,10天之后,《英雄聯盟電競經理》依舊能夠保持在免費榜第9,暢銷榜第4的位置上。僅僅是iOS平臺,就獲得了近7494萬元的流水成績。
《英雄聯盟電競經理》自身的制作成本不高,因此這很有可能是今年騰訊ROI比較高的游戲之一,超過《英雄聯盟手游》幾成定局。
翻看各個選手推廣貼下面的粉絲評論,有的粉絲只花了6塊錢就拿到了某支戰隊的全家桶,也有人因為40連抽還沒有抽到心儀的選手而哀嚎,更多的粉絲則是在和戰隊成績的現實相勾連。
究其本源,《英雄聯盟電競經理》采用的是一種類似于《足球經理》或者《FIFA》中FUT的游戲模式,通過招募電競選手的方式,組建戰隊并最終贏下比賽。與其他單機游戲最大的不同,莫過于騰訊為游戲引入了PVP模式,玩家們可以利用自己組建的戰隊去挑戰其他對手。
有些粉絲希望能夠在游戲中讓自己喜愛的戰隊重現巔峰時期陣容,還有些粉絲只是希望能夠借助自己的力量,給喜愛的選手穿上那件明星戰衣。人類的悲歡當然不相通,但粉絲們實現自己愿望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付費,獲得想要的選手卡片。
模擬經營類游戲一直都有著自己強大的受眾基礎,尤其是足球籃球乃至電競這樣的商業運作較為發達的體育賽事題材,《英雄聯盟電競經理》成為了電競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從《英雄聯盟電競經理》的成功經驗不難看出,利用粉絲經濟可以使得模擬經營類游戲煥發出新的活力,以實現“賽游聯動”的全新IP開發模式。這種游戲制作思路和運營模式對于幾乎所有的電競賽事都是適用的。
滿足粉絲需求,限定服裝帶來追星感
拆解《英雄聯盟電競經理》核心游戲系統,無外乎抽卡、組隊、打比賽,最終打造一支冠軍之師。如果核心系統只是這樣,《英雄聯盟電競經理》顯然無法取得今天的高流水。
通過預言家和粉絲們聊天發現,《英雄聯盟電競經理》在普遍的模擬經營類型中,加入了諸多類似女性向游戲的養成要素,從而吸引明星選手粉絲。粉絲經濟、卡牌收集和電競賽事文化,三者相互交融,最終實現了對于《英雄聯盟》賽事粉絲的精準獲取。
斯斯今年三十多歲了,已經不再年輕。但對于《英雄聯盟》,他的內心還是有一定情懷的。他告訴預言家,這幾年各個俱樂部為了提升自己實力,找了很多外援來當大腿,其實他挺不開心的。利用全華班打造一支無敵之師,是他和許多喜歡《英雄聯盟》的小伙伴多年以來的夢想。
當斯斯第一次游玩《英雄聯盟電競經理》的時候,他就發現組建一支具有戰斗力的全華班戰隊,實現一路過關斬將的夢想,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陪伴著這支隊伍成長,斯斯的內心也收獲到了極大的滿足感。
還有一些粉絲,他們更加關注那些人氣選手,希望能夠借助游戲與他們喜愛的明星選手進行更多元的互動。在這一點上,《英雄聯盟電競經理》進行了諸多游戲機制上設計,尤其是加入了類似女性向游戲的養成系統。
騰訊為每位選手設置了一個親密度的數值,每張卡片通過不斷提升親密值,都可以不斷解鎖新的服裝、語音和事件。語音中甚至包含了一些選手們經典的垃圾話,內測過程中就已經有玩家發到社交媒體上。
服裝是大部分電競粉絲最為在意的部分。曼曼很喜歡WBG電競俱樂部的韓國天才選手The Shy,游戲內置了多個The Shy身穿不同服裝的照片。除了最新的隊服定妝照之外,2020年夏季賽的服裝以及一件優雅禮服。
于是,電競粉絲們花費自己的碎片時間,為喜愛的選手解鎖不同服裝。這背后的邏輯,與娛樂圈的粉絲追星其實別無二致,都是一種增加陪伴感的體驗。
眾所周知,作為LPL賽事的主辦方,騰訊能夠很輕松地獲得所有戰隊選手的肖像權。這種肖像權上的便利,為他們制作不同的卡面提供了機會。當一張限定且稀有的選手卡片出現之后,粉絲們會產生強烈的攀比心理,收集欲望被進一步放大。部分限定活動,正是這種受眾心理下運營方式的集中體現。
游戲剛剛上線沒多久,《英雄聯盟電競經理》開始了第一次限時活動。對象也非常明確,就是去年S11奪得冠軍的EDG戰隊。此次活動中,通過挑戰系統設定的固定隊伍,獲得“冠軍降臨”限定活動代幣。使用限定活動代幣,玩家可以在活動專屬卡池中兌換相關的獎勵。
預言家身邊有不少EDG的粉絲,尤其是很多去年年底多了許多剛剛入坑的新粉。粉絲們對于這次的限時活動非常熱衷。
風沐告訴預言家,去年拿了冠軍,今年春季賽成績不錯,給足EDG面子理所應當。而且,活動限定的那張“圣槍哥”非常好用,作為粉絲當然是第一時間支持了。現在基本她身邊的EDG粉絲,只要是玩這個游戲的,每人都湊齊了一套EDG的陣容。
構建全華班、親密度系統以及限定活動,這些特殊機制無一不在滿足當下電競粉絲的核心需求,放大了粉絲們收集選手卡片的欲望。那么粉絲們用直接的行動支持游戲,拉高游戲的流水,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戰力隊,還是純血隊,這是一個問題
《英雄聯盟電競經理》中,玩家所面臨的最為重要的抉擇就是,隨心所欲組隊,做一個戰力黨;還是組一支純血隊,忠于自己所熱愛的俱樂部。對于這兩種組隊的模式,玩家如果想要滿足自己的需求,那么最終走向只有一個,那就是付費氪金。
《英雄聯盟》粉絲曼曼告訴預言家游報,她雖然每一屆LPL的比賽都看,但她內心已經沒什么主隊了。于是在嘗試《英雄聯盟電競經理》,她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贏。然而,她在按照戰力組隊的過程中發現,即便單純想要贏,組隊的選擇也沒有想象中的自由。
作為一款以卡牌作為驅動的模擬經營游戲,《英雄聯盟電競經理》游戲機制設計中,戰力恰恰被提高到一個最為重要的地位之上。
熟悉《FIFA》FUT模式的玩家都知道,如果想要讓一支自建球隊戰斗力更強,化學反應是極其重要的。球員的國籍、所在聯賽、所在球隊以及場上的位置都影響了化學反應的數值。化學反應的數值越高,每一位球員就能夠發揮出他們最好的狀態。
騰訊游戲將FUT的這套機制帶入到《英雄聯盟電競經理》中,化學反應變成了戰力。影響一支電競戰隊戰力的因素包括了單卡質量、收集加成、上陣加成、英雄加成、天賦加成和俱樂部加成。兩名玩家戰力懸殊的情況下,是很難以弱勝強的。
《英雄聯盟電競經理》全球制作人韓煦此前在接受游研社采訪時表示,正式上線的版本中,玩家們用到的就是根據選手們在春季賽的表現設計出來的夏季賽選手卡。因此,春季賽中表現優異的RNG、EDG和TES等三支戰隊,就成為了目前的版本答案。來自這些戰隊的選手,單卡數值有著明顯的優勢。
曼曼發現,追求戰力的玩法,最終很容易把自己限制到某幾個選手的選擇中。“全聯盟一共17支戰隊,最后選了半天,可能就那15名選手值得沖一沖。如果想要抽到那些頂級的選手,那只能氪了,”曼曼說。
曼曼頭疼的還有游戲的轉會機制。目前,游戲中的轉會系統無法在市場里根據市值搜索和購買卡,只能等待每天早晚六點的兩次市場刷新,來尋找是否有符合玩家需求的卡片。
那么,完全還原一支現實中的戰隊會不會簡單一些呢?答案是同樣需要一定的犧牲。
空空是iG俱樂部的粉絲,為了還原2018年那支成功奪得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的戰隊,空空已經投入了兩單,獲得了一些他想要的隊員。
不過,空空最終還是無奈地發現,很多限定的歷史卡片并沒有推出。上路和中路的兩位選手已經在現實中轉會,另外三名選手也不是同一年的iG隊員。如果想要還原出2018年的整支戰隊,或許只能等待限定活動了。
無論哪種建隊方式,《英雄聯盟電競經理》最終導向的都是氪金。轉會市場和部分限定選手卡片的缺失可能會對玩家的體驗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這并不會影響玩家對于游戲的投入程度。
從前面提到的EDG限定活動不難看出,騰訊已經意識到了一些體驗上的缺失。未來通過轉會市場的改進,以及加入歷史性限定選手卡片,兩種組隊方式都會越來越方便,進一步提升玩家的體驗。游戲系統改進之后,最終拉動的還是游戲的收入。
賽游聯動,電競賽事IP開發找到了新模式
《英雄聯盟電競經理》借助自身賽事IP的優勢和游戲機制上的設計,滿足粉絲的核心需求。這背后凸顯了騰訊對于賽事IP擴展的整體規劃。利用賽游聯動的全新模式,無論是《英雄聯盟》本身,還是《英雄聯盟》電競比賽,IP的知名度都可以得到進一步地提升。
此前的采訪中,韓煦曾經特意提到了一個設計游戲過程中受到重點關注的部分,他們稱之為“賽游聯動”。
韓煦舉了一個例子,現實世界里,一位電競選手獲得了當天比賽的MVP,這種成績會力刻反應到《英雄聯盟電競經理》之中。選手的卡片將會獲得一個短時間的MVP BUFF。玩家們自然會期待后續的比賽中,這名選手依舊能夠獲得更好的成績,從而延續MVP BUFF。兩者相互促進,從而帶動了觀賽熱情和繼續游戲的動力。
除了比賽結果直接作用在玩家的戰力之上,騰訊游戲還在《英雄聯盟電競經理》中設計了一個賽事中心。玩家們可以在賽事中心中預測比賽的結果,成功預測后即可領取不同的獎勵。
與《英雄聯盟電競經理》類似的體育模擬經營游戲,海外已經是遍地開花。除了我們剛才提到的《足球經理》系列和《FIFA》之外,《職棒野球魂A》這樣的棒球手游,也是采取抽真人球星卡,組隊打比賽的游戲模式。但對于電競領域而言,《英雄聯盟電競經理》還是具備一定開創性的。
隨著電競產業的不斷發展,許多項目的職業賽事都有著大量的明星選手,而《英雄聯盟電競經理》所代表的這種“賽游聯動”模式,是對于成熟的賽事組織方而言,都是極易復制的。未來,《王者榮耀》、《CS:GO》、《DOTA2》以及《守望先鋒》,這些知名的電競項目推出類似的游戲,似乎并不遙遠。
從游戲的用戶普及度、美術風格、女性受眾占比等多方面因素考量,《王者榮耀》背后的KPL賽事都非常適合推出類似的游戲產品,而且用戶畫像的匹配程度也遠超《英雄聯盟》。目前,電競市場較為波瀾不驚。如果《王者榮耀》IP能夠進軍模擬經營領域,勢必可以拓寬更多商業的可能性。
聊天的過程中,風沐給預言家展示了她的游戲陣容,并表示作為一個9年淀粉+仁川人,這個游戲已經徹底圓滿了,她也會繼續熱愛《英雄聯盟》電競賽事。滿足粉絲,尋找更多商業可能性或許就是騰訊游戲推出《英雄聯盟電競經理》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