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摩財經
7月28日晚,證監會披露,博納影業上市申請獲得核準。博納影業2017年10月首次提交IPO申請,歷經五年,才終于獲批上市。
A股上一次對影視行業開閘還是2017年10月上市的金逸影視,此后A股市場一直對影視公司大門緊閉。
“回A長跑”
博納影業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博納影業成立于2003年,是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2010年,博納影業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電影行業海外上市第一股。不過,上市首日就遭遇破發,此后股價也長期處于疲軟狀態。2016年4月,在美股市場遲遲找不到突破點的博納影業完成私有化退市,計劃轉戰A股。
2017年10月,博納影業首次在深交所主板遞交招股書。但是,2018年國內影視行業整體進入調整期,隨后博納影業又受到康得新財務欺詐事件波及,2019年IPO被“中止審查”。2020年8月,博納影業更換審計機構后,再度在深交所主板遞表,并在當年11月順利過會,之后又經歷了20個月的漫長等待,直到2022年7月28日,博納影業終于獲得證監會核準上市。
IPO之前,于冬持有博納影業共計28.03%的股份,為實際控制人。阿里影業、騰訊、萬達電影分別持有博納影業7.72%、4.84%、1.88%股份。
除此之外,博納影業還有眾多明星股東,其中張涵予、黃曉明分別持有博納影業0.31%股份,章子怡持股0.19%,陳寶國持股0.13%,韓寒持股0.06%。這些明星股東都是在博納影業首次提交招股書前突擊入股,入股時間為2017年3月,當時博納影業的估值為150億元。
不過,在博納影業等待上市的五年里,中國電影市場已經不是其遞表時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
2018年下半年“陰陽合同”事件爆發后,影視行業隨即進入寒冬,疊加疫情影響,行業景氣度下滑嚴重。中國電影、上海電影和萬達電影在2021年成功扭虧,但還是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業績。光線傳媒2021年由盈轉虧,當年歸母凈虧損3億元左右。華誼兄弟近四年巨虧64億元。
贏在主旋律
博納影業近年來以主旋律電影蜚聲業內。2014年,博納影業推出了以真實事件改編的主旋律電影《智取威虎山》。這部電影成為當年賀歲檔冠軍,為博納影業帶來了8.84億元票房收入。
此后,博納影業就在商業化主旋律電影上一發不可收。其中,《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與《智取威虎山》共同組成的“山河海三部曲”,累計票房收入超過57億元。2019年,博納影業又推出了《中國機長》《烈火英雄》及《決勝時刻》組成的“中國驕傲三部曲”,累計票房收入接近50億元。2021年起,博納影業陸續推出了抗疫主題電影《中國醫生》、主旋律電影“長津湖系列”。
據貓眼電影數據,在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總榜上,《長津湖》以57.72億元票房位居第一,這也是目前國內電影的最高票房。2022年上映的《長津湖之水門橋》暫居年度國內電影票房第一,累計票房達到40.66億元。
博納影業最近一次提交招股書還是在2020年8月。從當時的業績表現來看,2017年至2019年,博納影業營收分別為19.97億元、27.84億元和31.1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9億元、2.64億元和3.15億元;扣非歸母凈利為1.13億元、1.56億元和1.76億元。
博納影業扣非歸母凈利潤與歸母凈利潤相差過大,主要是其歸母凈利潤中政府補助占了很大一部分。2017年至2019年,博納影業收到的政府補助分別為0.68億元、1.02億元和1.56億元,占當期歸母凈利潤比例分別為34.2%、38.6%和49.5%。
政府補助中最主要的就是影片補貼資金,后者系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給予特定影片的補貼款、電影節獎金等。博納影業的核心王牌就是主旋律電影,這部分補貼金一直很高。
2020年疫情突襲,電影院線是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2020年上半年,博納影業營收7.55億元,凈利潤2680萬元,扣非歸母凈利為793.11萬元。彼時,博納影業預計2020年全年營收約21.27億元,同比下降約30%,預計全年歸母凈利1.76億元,同比下降約44%。
疫情影響仍在持續
2022年疫情在國內多個城市出現反復,對影視行業再度造成重擊。
2022年上半年,光線傳媒預計歸母凈利潤在1.75億元至2.3億元之間,同比下滑52.53%至63.88%左右。同期,中國電影預計歸母凈利潤在1800萬元到2600萬元之間,同比下滑91%到94%。
2022年上半年,上海電影由盈轉虧,上半年歸母凈虧損在1.43億元至1.72億元之間,上年同期實現歸母凈利3334萬元。
同樣虧損的還有萬達電影,2022年上半年,預計歸母凈虧損5.2億元到6億元之間,而上年同期盈利6.39億元。
華誼兄弟至今還未披露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但在2021年影視公司回暖之際,華誼兄弟都沒能實現扭虧,當年歸母凈虧損2.46億元。今年一季度,歸母凈虧損1.32億元。
博納影業上市后的前景并不明朗。疫情對線下觀影的影響仍在持續,今年上半年匯集了春節、清明、五一等多個小長假,但觀影需求相比疫情之前明顯降低,整體票房仍不樂觀。藝恩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約172億元,僅有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一半左右。而且,北京、上海兩大票倉影院至今仍未全部恢復營業。
疫情也直接影響到了博納營業的院線業務。2019年2月,博納影業取得了院線牌照,到2021年底,博納院線旗下加盟影院已達到101家,年度觀影人次達到1800萬。根據原本的計劃,博納影業本次IPO將募資14.25億元,其中8.2億元用于影院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博納影業在2020年第二次報送招股書時,計劃發行1.22億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0%。根據證監會最新批復,允許其發行不超過2.75億股。IPO前,博納影業總股本約11億股,以此計算,如果獲得全額認購,新發行股份將占到發行后股份的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