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冕財經 海棠葉
編輯|易鳴
7月28日,“生鮮電商第一股”每日優鮮被曝解散,欠薪、裁員,同時在全國多地已無法下單。
“生鮮賽道果然沒有奇跡?!睙嶂杂谵睹總€生鮮電商平臺羊毛的黎云(化名)很是低落,“我努力在各個平臺分別下單,就是希望它們都活著,別最后只剩一家壟斷獨大,有競爭才好?!?/p>
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盒馬、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淘菜菜、興盛優選......在這之前,很難判斷誰會走到最后。
如今賽道頭部選手的轟然倒下,使得生鮮電商玩家們,站在了懸崖邊上。
極限解散
每日優鮮驟然“結束一生”,打得眾人措手不及。
7月28日,一份聊天截圖和錄音在網絡廣泛流傳,有自稱每日優鮮的員工稱,由于投資款沒有如期到位,公司通知與會員工原地解散。
效率上看,每日優鮮還是那個每日優鮮。
破產解散趕超“最快30分鐘送達”的配送,從宣布到落地,只用了一個二十分鐘的線上會議。
“昨天假借空氣治理為由讓大家居家辦公,到了今天下午4點半左右,公司突然直接線上通知解散,然后刪賬號,下午剛解散的。”該名員工表示,“因為沒錢了,早沒錢了,一直拖到今天沒辦法了?!?/p>
員工直接遭殃:截至目前,在職員工6月、7月工資沒有發放,社保也斷繳了,8月份開始個人自理,被離職者則沒有賠償、沒有離職證明。
目前,大量員工處于停擺狀態。
職場社交平臺脈脈App上,有員工發言稱,估計每日優鮮超過80%的員工要待崗;下半年的裁員已經開始了,部分員工簽了待崗協議,只發基本工資。據“每日人物社”,截至29日凌晨,每日優鮮的員工維權群已經聚集起共計924人。
對于“關門大吉”的紛紛傳言,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表示,“并非解散,而是暫時關停極速達業務,對人員也進行了調整?!?/p>
不過有每日優鮮員工透露,7月27日晚收到通知,全國門店都已閉店,系統層面的更新也已經完成,極速達業務已正式關停。
7月28日上午,每日優鮮App首頁置頂了一項服務變更通知,配送時間由原來的最快30分鐘送達改為最快次日達。
每日優鮮App開屏彈窗頁、官方微信公眾號簡介中仍有“最快30分鐘送達”的字樣,但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已無極速達商品可購。
據每日優鮮官方客服回復,因業務調整,暫無極速達業務,并稱其門店已經關閉。
至此,每日優鮮的核心業務“全軍覆沒”。
對此,每日優鮮方面工作人員表示,在實現盈利的大目標下,公司對業務及組織進行調整。次日達、智慧菜場、零售云等業務不受影響。由于業務調整,部分員工離職,公司目前正積極尋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員工權益。
但無冕財經更換多個地址測試發現,每日優鮮APP中的最快次日達商品,下單結賬時界面會顯示“抱歉,本單購買的商品在當前地址下無貨”,可加入購物車卻始終無法完成購買。
工作時間內,點開在線客服頁面則顯示暫無客服在線,點擊頁面中的重建會話無效,客服電話也無人接聽。
早有先兆?
“每日優鮮取消半日達,我就覺得它快倒閉了?!毕M者有著自己的判斷。
“一個月前有家零食柜公司到我們公司推銷產品時,看到我們原來用的零食柜是每日優鮮的,那時候就來了句,每日優鮮不是倒閉了嘛?!?月28日,有網友感慨行業間消息比較靈通。
一切有跡可循。事實上,每日優鮮這場大潰退,征兆始于今年初,表露于今年6月。
短短3天時間內,每日優鮮關閉了9個城市的極速達業務,僅保留北京、上海、天津、廊坊四個城市的前置倉站點。
更早之前,每日優鮮覆蓋著20座城市,業務遍布全國南北。
與此同時,供應商催款的聲音漸大,黑貓投訴平臺上相關投訴不斷增加,他們中的許多人開始求助法律渠道。
天眼查顯示,2022年至今,每日優鮮作為被告開庭了15次,涉及買賣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等,最新一次發生在7月26日,原告為一家以從事批發業為主的企業。
根據財報,截至2021年9月30日,每日優鮮尚未支付的供應商欠款凈額為16.52億元,同比增加34%。這些應付賬款里包括三大類供應商貨款、外包配送公司運費、營銷服務提供商的服務費。
7月1日,每日優鮮自曝次日達業務存在“可疑交易”,在財報中的收入、成本均多計7億元,更是引發大地震。
面對各種問題,高管卻紛紛離場。
天眼查App顯示,7月18日,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曾斌卸任每日優鮮主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經理,另一位創始人徐正也已退出董事(理事)、經理、監事行列。
此外,每日優鮮副總裁李漾、每日優鮮智能生鮮市場業務負責人孫原、每日優鮮CFO王珺等一眾高管也從公司主要人員中退出。
解散消息后,有對接供應商的每日優鮮員工發朋友圈稱,請供應商聯系徐正、曾斌老板級別人物,但同時也有員工予以否認,“每日優鮮跑路,高層全部失聯”。
據了解,徐正未出席每日優鮮原地解散的線上會議。
▲每日優鮮在7月18日出現了一次人員集體變動。圖源自天眼查。
時間很微妙。
就在高管團隊解散不久前,7月14日,每日優鮮宣布獲得“救命錢”,與山西東輝集團達成股權戰略投資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山西東輝集團或其指定關聯方將認購每日優鮮約29851萬股B類普通股,價值折合約2億人民幣。
白衣騎士“救駕失敗”,而高管團隊們至今未有發聲。
值得一提的是,據媒體報道,在每日優鮮此前提交給納斯達克的披露文件中,徐正早已移居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為香港公民。
這也意味著,即便每日優鮮破產了,徐正也可以隨時走人。畢竟,徐正持有的股份全部放在海外離岸信托中,被拖欠的供應商們是無法向其追索財產的。
幸存玩家壓力山大
每日優鮮生死劫,受傷者眾多,公司近900名員工,來自全國各地的供應商、合作伙伴,以及一批散戶股東。
受解散消息影響,每日優鮮美股開盤跳水,一度大跌達50%。截至發稿時,其股價報0.1353美元,跌42.55%。
昔日重金加持的機構股東損失慘重。
天眼查數據顯示,至2021年上市前夕,每日優鮮完成了10輪融資,金額共計超過110億元,囊括騰訊、高盛、中金、聯想資本等一眾明星股東。
但自上市以來,每日優鮮股價一路走低,最新股價較發行價跌去98%,市值也從32億美元大幅縮水至0.31億美元。
大概推算,騰訊虧損近半,虧損比例為46.8%;老虎環球基金、元生資本的浮虧達16.6%、15.9%;F輪攜20億元入股的青島國資虧損比例最高達76.5%,虧損金額為2.2億美元(約人民幣15億元)。
若每日優鮮慘敗退市,損失難以估量。
而對于生鮮賽道而言,每日優鮮燒光百億資金,依舊沒啃下蛋糕,資本的噩夢再次敲響了警鐘,幸存玩家們“坐立難安”。
▲每日優鮮被曝解散后,叮咚買菜(NYSE:DDL)的股價也應聲下跌。圖源自雪球。
“每日優鮮這一弄,會把叮咚買菜也帶下坡,供應商不會再給什么賬期了?!庇蟹治稣J為。
而這對于仍未盈利的叮咚買菜來說,極其危險。
財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叮咚買菜凈虧損4.77億元。此前的2019年-2021年,叮咚買菜凈虧損累計114.8億元。
而截至2022年3月31日,叮咚買菜應付賬款、短期借貸等債務合計達到50.92億元,同期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僅48.52億元。
一旦供應商縮短回款周期,叮咚買菜現金流壓力更大。
事實上,生鮮電商玩家們皆面臨著相似的難題:摸索至今,仍依賴外部輸血,自身盈利困難、造血有礙,倘若資本撤離,能否再熬下去,還能熬多久。
以叮咚買菜為例,其平均客單價57元,以20%的毛利率計算,每單毛利僅11.4元,而每單倉儲成本3.5元、配送成本6.41元,再加上租金、水電、銷售等損耗、管理費用,每送一單虧損5.7元。
不穩定因素過多,直接影響了打工人的觀感。
有網友表示,曾經進易果生鮮工作了一兩年,后面就是破產裁員了,從那次就看清楚了生鮮賽道的坑,被裁以后接到了橙心優選、每日優鮮的面試邀約,直接沒去。
現實是,不設上限投入、勢要拿下市場第一的橙心優選垮了,每日優鮮也成昨日優鮮。
設計:嵐昇
實習生:龍鈺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