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戴晶晶
北京時間7月27日下午兩點,“北溪一號”的另一臺渦輪機停止運作,這條連接俄羅斯和德國的重要天然氣管道,輸氣量已降至滿負荷流量的20%。
7月21日結束年度檢修后,“北溪一號”一直以正常流量四成的輸氣量運行。
7月25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預告“北溪一號”流量將削減。
25-26日,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TTF天然氣基準價飆漲30%。截至當地時間7月26日收盤,該基準價漲21.17%,報214歐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14.69元/立方米)。
7月26日,歐盟成員國已緊急達成一項政治協議,將采取措施削減天然氣使用量。
根據歐盟理事會公布的聲明,今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歐盟成員國應自愿將天然氣需求在過去五年平均消費量的基礎上減少15%。當天然氣出現嚴重的供需缺口時,歐盟可以發布“警報”,強制成員國縮減用量。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曾表示,歐盟15%的天然氣使用量相當于450億立方米。即使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完全中斷,歐盟也能安全度過這個冬天。
去年,俄羅斯向歐盟總計出口了1550億立方米天然氣,“北溪一號”的運輸量占比接近四成。
2021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了1550億立方米天然氣,約占歐盟天然氣總進口量的45%和總消費量的40%。
2月末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已大幅削減了向歐盟的輸氣量,歐盟開始增加渠道進口。
歐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歐盟非俄羅斯LNG進口同比增加210億立方米;來自挪威、阿塞拜疆、英國和北非的非俄羅斯管道天然氣進口增加140億立方米。
這些新增天然氣進口總量相當于俄羅斯去年供應量的五分之一,但較此前歐盟提出的今年額外增加6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目標仍有一定距離。
在優先保證家庭、醫院和國防等關鍵部門用氣的情形下,歐盟成員國可能會減少電力部門的天然氣消耗、鼓勵工業燃料轉換以及減少供熱和制冷等。
為了達成協議與增加協議有效性,歐盟在7月20日提交的方案基礎上增加了許多豁免情形。
首先,未與成員國天然氣網絡互聯或與歐洲電力系統不同步的國家,可以不受強制縮減天然氣用量的限制;滿足嚴重依賴天然氣作為關鍵工業原料、氣體儲存率超過目標等條件的成員國,可以申請減少削減量。
據歐洲新聞電視臺報道,馬耳他、塞浦路斯、愛爾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可能受到豁免。
匈牙利是當天唯一投出反對票的成員國。
“這是一個完全無視國家利益的不合理、不必要、不可行且有害的提議。"匈牙利外長西雅多稱。
與歐盟其他成員國加速擺脫俄羅斯天然氣依賴不同,西雅多在上周訪問了莫斯科,希望俄羅斯額外供應給匈牙利7億立方米天然氣。
6月末,歐盟理事會通過一項規定,要求成員國天然氣庫存在今冬前至少達到其儲氣能力的80%。歐洲天然氣總庫存(AGSI+)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歐盟天然氣儲氣率為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