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上市公司密集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汽車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分化,“4S店之王”龐大集團上半年業績陷入衰退,凈利潤預減九成以上。
7月15日,龐大集團發布半年業績預減公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00萬元至3000萬元,同比下降94.85%至96.57%;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853億元至-1.953億元,同比下降60.42%至69.08%。
資料顯示,龐大集團是國內大型汽車經銷商企業,總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主要經營奔馳、一汽奧迪、一汽大眾、一汽豐田和斯巴魯等30多個乘用車品牌。2011年4月28日,龐大集團在上交所上市,成為“中國汽貿第一股”。另外,據公司官網介紹,其于2014年開始銷售新能源汽車,是國內起步最早的新能源汽車經銷商。
對于上半年業績預減的原因,龐大集團表示,一是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銷售毛利率呈下降態勢,導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二是處置子公司股權所產生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較上年同期減少。
2017年公司凈利潤數據已現頹勢,2020年該公司凈利潤反彈至5.8億元,主要靠龐大集團出售子公司回籠資金。
2010年胡潤零售富豪榜上,龐大集團創始人龐慶華以48億元的身價在排在第16位。以當年經銷商網點數量作為參照,龐大集團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汽車銷售集團,其網點數量約是廣匯集團的1倍,當年扣非凈利潤也創下新高達11.9億元。
2017年開始,龐大集團業績步入下行通道,2017年至2019年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09、-68.41和-40.52億元。由于公司債臺高筑和嚴重的虧損,2019年龐慶華主動辭去董事長職務。同年5月,該公司因未能償還到期債務,向法院申請進行破產重整。
執行完成破產重整后,2020年12月該公司兩次出售旗下子公司,其中一次交易價值高達5.71億元,龐大集團旗下濱州星辰、淄博霸龍、秦皇島利星、青島中冀、哈爾濱中冀5家子公司全部股權打包,轉讓給天津中原星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天津中原星”)。
2021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021年度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14.4億元元,相對于2020年的3.6億元增長298.33%。對于非主營業務導致利潤重大變化,公告表示,對部分閑置或低效子資產進行了處置,這對非經常性損益變化影響較大。
今年6月,龐大集團再次向天津中原星轉讓其持有的滄州龐大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滄州實業”)全部股權。公告稱,滄州實業無實際經營業務,但持有土地使用權和房產資源,本次交易預計收益約為1.95億元,將影響公司2022年的當期損益。
另外,業績衰退的背后是整車銷售增量不及預期和毛利率的下滑。根據公司年報數據,整車銷售收入的營收占比超八成,售后業務僅占近10%。數據顯示,2019年龐大集團整車銷售同比下滑超五成,2020年整車銷量有所回升,2021年銷量與2020年持平,并未達此前的銷量目標。
與此同時,銷售毛利率從2020年的10.4%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7.7%。至于貢獻主要毛利的售后業務,2021年龐大集團的售后業務毛利為25%,而中升集團則接近60%。
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傳統汽車經銷商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大幅增長,給燃油車經銷商群體造成很大的沖擊,同時也帶來了對銷售模式的沖擊。例如,理想、蔚來等電動汽車公司采用直營模式,還有部分品牌采用“直營+經銷商”結合的模式。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指出,未來五年,經銷商在業態環境、經營模式等方面,都將面臨極大的轉變,有一些變化甚至是根本的、顛覆的,直銷模式是諸多變化中最為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