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來跡FutureBeauty 向婷婷
中國化妝品市場正在從推新品開始慢下來。
門檻提高,新品備案注冊數銳減
(2022年1-5月普通化妝品備案數量)
不只是普通化妝品,2022年上半年新增特殊化妝品注冊數量更是銳減。
據《未來跡Future Beauty》粗略統計,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送達信息”公布的特殊化妝品批準證明文件發放數據中,截止到7月12日,2022年共發放新品化妝品注冊批準證明文件1639份。其中,進口特殊化妝品批準證明文件不到總量的10%。
而在2021年上半年,審批通過的國產特殊化妝品量約2100款,進口特殊化妝品量約720款,合計約2800款。
2022年上半年特殊化妝品注冊量與2021年相比下降非常明顯,較2021年上半年特殊化妝品注冊量,下降了約72%。
功效宣稱要求嚴,高額成本投入“逼”企業放慢腳步
功效宣稱要求嚴,高額成本投入“逼”企業放慢腳步
為保證《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施行,與其配套的相關規定和規范也在發揮作用。2022年,相關法規對化妝品新品的注冊備案也有了新要求:
自2022年1月1日起,注冊人備案人申請注冊或者進行備案時,應當按照《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管理規定》的要求,提供具有防腐、防曬、著色、染發、祛斑美白功能原料的安全相關信息。
自2022年1月1日起,申請祛斑美白、防脫發化妝品注冊時,注冊申請人應當按照規定,提交符合要求的人體功效試驗報告。
自2022年1月1日起,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申請特殊化妝品注冊或者進行普通化妝品備案前,必須依據《技術導則》的要求開展化妝品安全評估,提交產品安全評估資料。
自2022年1月1日起,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申請特殊化妝品注冊或者進行普通化妝品備案的,應當依據《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的要求對化妝品的功效宣稱進行評價,并在國家藥監局指定的專門網站上傳產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
新規范和規定中,對功效宣稱更加嚴格,更加強調功效宣稱的科學性、準確性與可靠性,對特定的功效,新增功效宣稱評價試驗,還包括人體功效評價實驗、消費者使用測試、實驗室實驗、文獻資料或研究數據等諸多要求。
“過去在紅線附近的行為,現在被明確為違法違規了。”廣州荃智美膚生物科技研究院研發總監張太軍在接受《未來跡Future Beauty》的采訪時表示,過去在功效宣稱上,企業在表述產品性能時不太規范,除了《廣告法》之外,對這方面的約束較少。而在新法規之下,會管得會更加細致、更加具體。
此前的“概念性添加”,輔以低價仍然能有好銷量的產品,如今已無處遁形。企業想要打造“抗皺、抗衰、緊致...”等產品賣點,必須要真材實料地把相關成分加入產品中,并且需要經過嚴格的功效評價,據《未來跡Future Beauty》了解,一款產品功效評價的費用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這導致新品開發的成本和難度增加。
廣州圣蘭戈化妝品有限公司產品經理李杰鋒表示,“現在開發新品的周期變長了,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產品策劃構想上。”他表示,原料成本和檢測成本的上升使企業不得不慢下來,認真思考產品在營銷時可傳播的賣點,并且在產品開發端就要明確下來。“要真正有功效,加的成分也過了相應功效評測的產品,才會賣的越來越好。”
保“質”不爭“量”,行業正走上“高質量發展主航道”
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新規的施行和政府的引導,正在讓整個化妝品行業逐步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前進。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就明確指出,要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保護發展中華老字號,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率先在化妝品、服裝、家紡、電子產品等消費品領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在行業法規和政策的雙重影響下,重原料、重研發,正在成為行業發展的大趨勢,盡管從整體上看,今年1-5月份化妝品企業推新品的數量在大幅度下降,但一部分率先在科研和原料端進行了提前布局的企業,推新速度并沒有受影響。
以珀萊雅為例,2022年仍在不斷豐富旗下的現有大單品,目前,已有5款明星單品完成了從1.0到2.0的迭代。除了雙抗精華、紅寶石精華、雙抗面膜外,4月和5月還分別上線了小夜燈眼霜2.0版本和紅寶石面霜2.0版本。
除了產品升級,今年上半年珀萊雅還分別在1月上線了源力面霜、6月上線了源力面膜,7月初上線了雙白瓶三款新產品。
當然,也有很多企業正在經歷陣痛,再加上受疫情的影響導致供應鏈不完整,上海、廣州、杭州等地,有多家大型企業向《未來跡Future Beauty》透露,原計劃今年3月份推出的新產品,一直拖到現在還沒有眉目,預計8月份都難以完成。
在法規、政策和市場競爭三方的合力之下,對于企業來說開發出更好的產品,打造生命周期更長的產品正成為不二選擇。這要求企業“慢下來”,通過時間的打磨增加“產品技術含量”,夯實產品的功效基礎,逐步走出一條不喧囂、不浮躁的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