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投財經
7月21日,百度(BIDU)與央視新聞聯合舉辦了主題為“AI深耕,萬物生長”的2022百度世界大會。會上,百度重磅發布了第六代量產無人車——Apollo RT6。據悉,Apollo RT6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非常明顯的突破,具備在復雜道路環境下的自動駕駛能力,并在成本控制上有著較大的突破。根據百度透露,Apollo RT6的成本將被控制在25萬元附近,并預計將于2023年投入使用。
隨著Apollo RT6的宣發與投入使用,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儼然走到了世界前列,也讓百度過去數年的投入凸顯出了意義。作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而言,百度在自動駕駛的突破超出了市場預期,也使得公司在中長期的業績具備了成長性。
01 8年投入,業績承壓
無人駕駛技術是一個極其特殊的領域,從技術上來說,無人駕駛技術的概念在短短幾年就已經突破到了L4、L5的階段,但是在如何商用化的問題上,存在大量的阻礙與困難。無論是激光雷達、算力芯片等硬件成本對造車帶來的壓力,或是極端天氣、道路施工、特殊地形等不特定困難對自動駕駛帶來的阻礙,都需要企業花費時間、精力與金錢去填補。
曾幾何時,百度作為國內互聯網巨頭,和騰訊、阿里巴巴并稱為“BAT”,是國內互聯網的領頭羊。然而自2013年以來,對自動駕駛的投入逐漸成為了百度的一項重要支出,同時在無人駕駛上的投入也使得百度的業績出現了失速。
正如李彥宏所言,公司持續處于一種壓強式、馬拉松式的研發投入狀態。自百度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推出自動駕駛開放平臺Apollo以來,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儼然都超過了百億,2021年,百度在無人駕駛上的研發支出更是接近300億。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不賺錢的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就像一個無底洞,在過去的時間持續蠶食著百度的利潤。2017年-2021年,公司的凈利潤持續承壓。截至2022年1季度,公司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4.11 億元、-8.85億元,凈利潤環比出現由盈轉虧。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在疫情的壓力下,百度的業績在短期仍存壓力。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02 自動駕駛業務超預期發展
從2022年開始,百度的無人駕駛業務正式進入了創收的階段。從業務上來看,百度無人駕駛業務主要分為三個方向,分別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自動駕駛解決方案“Minibus”和助力智能化汽車量產的城市領航輔助、自主泊車、小度車載OS車聯網等解決方案。隨著年初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的改組,成立分公司的舉動,預計未來公司將開始提出年度營收指標,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
根據一季度報披露,百度自動駕駛三大業務累計了超過100億元的訂單,預計將在3-5年左右逐步釋放。其中蘿卜快跑于一季度獲得自動駕駛主駕無人許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十個城市進行測量測試以及應用試運行,在7月21日的大會上,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宣布“蘿卜快跑”的訂單量已經累計超過了100萬;小度車載OS已與25家車企超過160款車型合作,目前累計搭載超過300萬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預計將于2023年7月量產,目標客戶為20萬元以上中高端車型。
對于百度而言,歷經8年的投資與研發落地在即,巨額的研發為百度帶來了技術上的回饋,也使不少對百度自動駕駛的質疑聲逐漸退去。RT6成本的大幅降低為 Robotaxi 的商業化進一步提供支撐,智駕業務訂單亦顯示出巨大的商業潛力,百度的“故事性”得以延展,而其業務上的長期可持續性同樣值得期待。
03 自動駕駛產業鏈迎機遇
“自動駕駛領域并不缺乏競爭者”,關注該行業的人都有這樣的共識。亞馬遜、蘋果、谷歌、特斯拉,這些耳熟能詳的科技/汽車企業均在自動駕駛的賽道上競爭,并以自己熟知的技術去探索。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方案目前已量產近4年,其主要解決方案走的是純視覺路線,即通過模仿人類視覺來實現自動駕駛。該技術需要龐大的數據集以及強大的算力要求,使得其他車企難以模仿特斯拉走視覺感知路線。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網
而百度則是以各類雷達感應結合視覺為基準構筑自動駕駛方案,儼然與特斯拉形成了一種“技術流派之爭”。本次發布的Apollo RT6全車身配備了38個傳感器,包括8個激光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12個攝像頭,多傳感器深度融合,以此保證自動駕駛的精準感知能力,也是目前國內車企的主流。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報)
就目前來看,筆者很難判斷自動駕駛未來的方向會是什么,但至少在商業化領域,以雷達為基準的自動駕駛方案率先實現了較為成功的商業化。相較于百度第五代無人車Apollo Moon 45萬元的成本,Apollo RT6成本再次降低,25萬元的成本在L4級別的自動駕駛行業中,其成本僅為行業平均水準的十分之一。打破了對高等級中駕駛系統成本居高不下的固有認知。
對于產品來說,成本問題永遠是阻礙商業化的最大因素,而百度在無人駕駛的成本控制是其商業化加速的最大優勢,有望使國內自動駕駛的滲透率快速提升。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目前在乘用車輔助駕駛領域和高等級無人駕駛領域,中國的車企和科技公司進展都十分迅速,這也為具備低成本、快速響應優勢的汽車電子國產供應鏈帶來長期成長機遇。
對于百度而言,能否通過自動駕駛來實現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延伸,將是公司未來發展中重要的一步。作為公司中長期的戰略性業務,后續合作車型的增加、方案價值量、robotaxi 的推廣等都將為公司打開長期增長空間。而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有望在未來的數年內得到釋放,不再是BAT的百度,或許有望成為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一大支柱。